爲什麼有人說「田楷」是丑書?

字畫娛樂圈


感謝邀請。


我不必說,各位看官認為這是醜書還是俊書?想必諸君自有判斷,也叫
公道自在人心,不勞我妄下結論,添油加醋塗脂抹粉。

熟悉二田的人們都知道,二田是醜書不共戴天的死敵,一直在不遺餘力的抨擊、鞭撻醜書,視醜書為貽害禍端殘渣餘孽,必欲除之而後快,何以倏忽之間自己的筆墨竟然也成了醜書呢?

這種轉圜之間的忽左忽右、風雲突變說明了什麼呢?

在下雖也練書,但自揣其程度與二田相比萬不及一,萬般不敢如此造次胡言亂語。私下以為,這種二田醜書論的觀點也該休矣。

忖度二田之所以被人稱之為醜書。我想其原因無非有三:

一是二田自稱學於歐體,實際卻有別於歐體。歐體攲正相合險象環生,卻懸崖置屋巋然不動,頗具大將風度。而二田的田楷卻帶有濃重的脂粉氣,瑰綺秀麗,四平八穩,和歐體相去甚遠,被稱之為“

現代館閣體”。這種字體初見驚豔,再看蹁躚,天長日久,就顯得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很難有令人品咂不盡的回味。

二是二田自幼習字,造詣匪淺,且自視甚高,對一般書家嗤之以鼻,抱持的觀點並不客觀。經常帶有一統天下的意志和不可容人的霸道,甚至對一些史上著名的書家頗為不恭,遽而加以無情褒貶,令人感到這是在欺世盜名、欺師滅祖,被一眾人等唾棄也就成了自然常態。

三是二田的門規森嚴,弟子雖眾,卻鮮有各逞波磔的絕妙表達。要求弟子的書寫要一律從訓從田,越發顯得孤陋寡聞,自命清高。一如有詩所云:一入侯門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

尤其是前些時日的小田門徒,竟因紛爭退出田門,越加放大、凸顯了這一劣勢規章,顯得那麼小家子氣,那麼不堪弘論,那麼小肚雞腸,那麼罪惡昭彰。

但說到底,打死我也不相信,二田這是醜書。這種相互無謂的攻訐、謾罵也該休止了。如此指責、征討下去,恐怕於書無益,於家於國也無益,更於家國千古傳承的文化瑰寶無益,為中華書藝今後計,也該讓文化的百花園裡鮮花盛放,百媚千嬌,百態千姿,百般風情,萬方儀態。


龍吟148119260


說田蘊章、田英章昆仲所領銜的“田楷”書風是“醜書”的議論,由來已久。這可說是當代書界最大的一個是非之爭了。天北天南,口角干戈,朝河暮海,誰醉誰醒?

可以說,中國書法史上,大概也還未曾有書家像田氏兄弟一樣,在精英與大眾兩造之間,譭譽如此懸隔。在民間鄉野城鎮,他們“天下英雄誰敵手”,揚扢標榜,炎炎赫赫,幾被奉若神明,遂成一代最流行書風;而在主流文化界、精英書法圈,兄弟倆實遭暗逐默擯,躊躇門外,在中國書協終身也只是一“會員資格”,屬於“聊備一格”之列,甚至被群起詆為”醜書之尤”。這個奇怪的現象,倘以仁心說以公心辨,當然是極不公平的。

一方面,二田論書學造詣足為一代名家。他們深入楷法,“臨歐修歐”,光亮媚潤,矩度森嚴,衍成風格,足以自立,說是“田體”並不為過,他們的作品某種程度上也是擴展著中國書法的容量;

另一方面,二田堪稱當代最成功的書法教育家。二位田先生自90年代以來,深耕細作於民間,風行草偃於四海,職教涵育,苦口婆心,引導無數人走上了書學之路,在書法的普及上教化廣大,居功至偉,其盛況幾乎就是書法界的李陽。就這兩個方面綜合而言,其成就和貢獻,當代書壇可說無人可以比肩。

但是,中國精英書壇幾乎集體性地認為二田為“醜書”,難道都是血口噴人嗎,難道都是出於私恚嗎,難道都是有眼無珠嗎,難道都是由嫉生恨嗎,稍有常識、略懂世情、粗通事理之人,都會明白這是無法完全解釋的。

(圖:田英章先生的師門聯誼會——二田可說是中國書法史上首例將自己的書風商業化、產業化、集團化的書家)

所以,我個人淺薄看法,倒認為其核心原因,在於理念分歧,而非意氣之爭。其要點又可分論為三個層面。


一,就自古以來的書學觀念而言,形俗骨媚才是真正的醜書


傳統觀念認為,書法是傳神達意的藝術,它的成立要素與價值美感,體現在線條、性情、神采、氣韻等層面之上。

也就是,書法是“寫字”,但絕非僅是“寫字”;它重在臨帖,但不是與古人為奴;其基礎在形似,但若以惟妙惟肖為追求則只是拙劣的複製品和印刷字,絕對不能稱之為書法。所謂“夫書者,寫志也”,書法是書家情思能量的迸發,是生命意識的流動,“涉樂方笑,言哀已嘆”,它的至高目標,必然是人格化和境界化的,是有精神創造的詩意和情感宣洩的哲思存乎其間的,入紙瞬間,人書俱老。

也就是說,學書到了一定程度,作品如果還停留在工整形似層面,亦步亦趨,沒有力量、氣勢、感覺、學養、性情的灌溉,沒有活潑潑的生命的感覺,這樣的”字”只是“死字”,這樣的“書法”不過就是5毛錢一張的複印。這樣的作品,從藝術的角度而言,功力越深,反倒離藝術越遠;我等老百姓、大眾、初學者喜聞樂見,而在功深力遠的書家看來,就是“醜書”。

二田被批評為“醜書”,顯然和這種認識的分歧有關。二田數十年苦心孤詣,看他們的書作,那種對紙筆手到擒來的控制能力,那種翰墨手眼合一的境地,那種結構之工整流利,那種結體之講究,確實卓然不凡。但是,在很多書家看來,二田連歐體都不是,不過就是清末王維賢、陳景三那些“新歐體”的奇怪變種,取法乎下,照搬複製,漂亮但聚墨成形,學歐實不遵古法,線條僵硬,筆畫枯槁,缺神無骨,甜俗媚巧,沒有流動性,沒有節奏性,沒有生命性,其用墨、運筆、形態、資質、神氣都俗不可耐,是典型的複製品、印刷體、美術字,似是而非、禍害無窮,是理所當然的“醜書”。可以說,指田楷為醜書,是一些書壇“精英”俯瞰初學者的路,指出田楷是害人大坑的疑慮,說到底就是理念、水平差距所導致的認識差異。



(圖:田英章先生門下規則)

但是,話說回來,以“性情是尚”的書協精英們,他們大開大合、破除規矩、立意創新的成果又如何呢?我們看到,前一段邵巖的“射墨”書法搞得沸沸揚揚,而數年前孫平和的女徒羅珊更是驚世駭俗到用下體寫書法,號為“天下第一性書”,性情是真性情,創新也是真創新,但是,敢問這些就是中國書法所謂的新路嗎?


二,書法界很多意見認為,二田號召學歐,實是變歐體的險峻為媚俗


二田先生是“歐體”的身體力行者,也是大聲疾呼者,他們本人都自稱學歐出身,也以田楷歐體暴得大名,平日教化徒子徒孫,也念茲在茲教導“楷法無欺”之理,散佈“書法不是藝術”的論調,宣稱“歐體”為最高甚至是唯一的“正宗”。

而在很多精英書家看來,二田的書作不是正規之途,表面上“學歐”實是“俗歐”;而他們的 一味強調酷似的教化傳播方式,只會將大眾的書法學藝之路導至沒有創新的、靜止的、封閉的、病態的死路。

一方面,二田所謂的“田楷”完全沒有“歐楷”的精髓,是明清“館閣體”與清末“新歐體”的奇怪變種。比如很多書家指出,田楷的筆法基本脫離歐楷古法,只是用毛筆的彈性與掭筆完成調鋒動作從而寫出筆畫外形,歐楷的傾側被平正取代,線條的硬朗被俗化為柔媚,緊結的結字被空怯地舒展,橫畫卻無端地彎曲和加粗度,運筆、結字、章法都如美術字一般有嚴格的規定,也就是說,二田實對歐楷的險峻風神的精髓並無所得,而是“館閣體”和”新歐楷”的當代變種,是將歐楷往俗化里拉進。

另一方面,很多人認為,二田的書法教學也是“醜的教學”。他們唯我獨尊,固步自封,自鳴得意,失道寡助,其教學中所宣揚的不是正確的書學之路。學歐無可厚非,搞偶像崇拜也笑而不語,但是若只要求學員酷似,津津樂道以臨摹為創作、以形肖為精能,是將學習過程當做目的,是把一種書體平穩化、柔媚化、匠氣化,實是領著人走向“寫字”而遠離“藝術”,走向休止而遠離創變。學田者長此以往,將徹底磨滅掉自我個性與性情神采,在奴化思想教育下徹底廢掉取法乎上的能力和思維。


三,二田書派的集團化、江湖化乃至宗教化、偶像崇拜化,導致書壇大面積的反感


如果中國書法有門派、有組織、有集團,那麼二田先生所統領的田幫,顯然是天下第一山頭——這是一個事實判斷,而不非是非評判。

可以說,連中國書協都還只能說是類似京東、淘寶這樣的一箇中介平臺,各自林立,結構鬆散,論聲勢根本無法比拼田門。而二田近些年來,挾聲勢之厲,鼓門徒之口,不斷髮動對書協名家的大批判,巧用輿情掀動不明就裡的群眾對“醜書”謾罵,而自身大門緊鎖針管不進,文過飾非,聽不進任何批評意見,無疑是容易讓人反感的。

(圖:自2000年前後,田蘊章先生開始將矛頭對準現代書壇名家,鼓勵門徒批判)

田氏兄弟過去在書法界籍籍無名,自從藉助網絡、書籍出版、商業包裝、機構組建之後,名聲大噪,日進斗金。以至於田英章先生書店簽名售書,連簽字都是以一字500元起算,我想,即便全世界範圍內估計還很少人可以做到如此地步吧。

二田昆仲,就我個人觀感而言,大田比小田厚道、樸實、有內蘊。過去,讀大田先生《歐楷解析》一書,看到他夫子自道,自己遠遠不及歐陽詢,讓粉絲不要學他,他只是做書法的普及而已,言辭誠誠懇懇,讓人動容。這是真正書家的風範。而小田先生很多言行則不免讓人心生疑慮。

(圖:田蘊章先生多年來不斷髮動對啟功、沈鵬、王鏞諸書壇前輩的否定。關於中國書協盛產的“醜書”言論也始於田蘊章先生)

比如,田英章先生收徒,其儀式儼然是舊社會幫會儀軌;比如他赤裸裸地將師徒授受關係利益化的規定;比如他那“學生必須要寫我的楷書,不寫就要清理師門”的神邏輯等等,其機構遍佈天下,門徒恆河沙數,利益關聯下的田門早已不僅僅只是學書機構,而日漸集團化、江湖化乃至宗教化、偶像崇拜化,這實際將書壇理念分歧、君子和同問題墮為意氣之爭、利益之爭、是非之爭。


(圖:2018年5月前後田門弟子王彬的退門聲名)

現今任何平臺對於田楷的討論,都將招致如蠅似蚊般的謾罵、詆譭、人身攻擊、安插罪名。前一段時間沸沸揚揚的田英章弟子退門事件不過就是掀開了一個小口。


總結


總之,詆二田為“醜書”,未免太過;喜歡二田,無可厚非;但是,獨尊二田,排斥異已,是愚民愚行。

我個人尊重二田先生,也對學田者敬佩有加,唯對那些邪教型的二田門徒不僅敬而遠之,也深表鄙視。這類群體,往往有些共同的特徵:愛好書法,但讀書不多;時有臨帖,但功夫較淺;偶有所得,但眼界未開;略窺門道,但師心自用。假設能脫田尚古,篤志於經典,未必不能魚躍龍門;倘一味迷信,取法乎下,不難預見,只能終身混跡在江湖書體叢中,以罵書協噴醜書招搖過日,不能看到真正的書學風光。

(圖:公園街頭寫字的市民——可說是書法擺脫了名聞利養羈絆後的真正狀態)

可以說,二田書風,居其先者,雖極力開創,不足傳世;承其後者,雖極力蹈襲,無法有成;當其際者,雖極力擺脫,不能倖免。

我也知道,對於二田,在頭條是不能有意見的,但有非議,就是為“醜書”站臺,各種攻擊橫飛籠聚。好在我不是什麼名人,也非書法界中人,只是貧民窟一盲流,多的是無知無畏的勇氣,所以對於眾人之非譽,觀者之耳目,貴者之權勢,傳闢者之辭,我都是無所謂的。

2018,7,9,午後閒敲

感謝閱讀。會勉力堅持每天都寫一些文史八卦、生活隨感、人物看法、影視評論等。歡迎關注本號、點贊鼓勵,若有其它看法,也歡迎大家留言批評——雖然我是不會改的。

劉愚愚


“田楷”就是指以田蘊章,田英章兩兄弟為代表的田氏楷書,由於他們在當今書界的廣泛影響,所以人們想出了這樣一個名詞。如今的“田楷”都特指田英章的楷書了,因為他的活躍度似乎要高於他的哥哥。


不過,田英章老師還挺樂意接受這個詞的,他說田英章寫的楷書,怎麼不可以叫田楷呢?想想也是!這只是一種叫法罷了!

醜書,顧名思義,就是不按書法法則,隨心所欲地亂搞出來的字。但是“田楷”一向以工整,規範著稱,喜愛者不計其數,為什麼有人把它與醜書同列呢?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他的字本身是規範,美觀的。這就有人說他的字死板,僵硬,沒有變化。我認為這一點是因為,他的書法發展到今天,教學佔去大部分,所以把歐楷程式化了,總結了一套新的理論,便於教學和學習。

第二,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一個人太過於出風頭,就會有人眼紅的,況且,他們對書界的不正之風大加批評,讓一些人改變了看法,同時也損害了一些人的利益。所以有些人就看不慣他們本人,也就看不起他們的字了。


第三,媒體的過分吹捧,媒體為了博人眼球,經常報導一些不實的言論,不知道“當今歐楷第一人”的說法是誰說出來的,肯定不是他們自己,過於吹捧,就容易引起人們的逆反心理,最後除了捱罵什麼也沒有。

以上就是我粗略的總結,不足之處,或者大家有其他看法,歡迎提出來,共同討論。

總之,歷史會給出答案,歷史上還沒有醜書傳世的。


鐵匠的頭髮


不少人說田楷很美,田粉覺得田楷是古往今來最美的楷書,遠超歐陽詢。山人吳海萍覺得田楷是最醜的楷書,甚至不堪入目。

到底是美還是醜呢?很簡單,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

下面我和大家一起仔仔細細、一個字一個字的評鑑田先生的這幅作品。


這田先生大作,咋看雖然像路邊廣告,雖然死板,但是不醜,甚至很美。但是仔細一看,滿臉麻子的都露出來了。

















拋開精氣神不講,拋開氣韻不講,甚至拋開是不是書法都不講。。。但個論字,各位看官,這種字是不是很醜?一幅作品20個字,17個字很醜,是不是醜書啊?

本小編是中國易經協會專家吳海萍 ,喜歡傳統文化,尊重田先生的人品,對他宣揚推動書法教育的功績很佩服。。。但是我也喜歡說實話。如果非要說田楷不醜,除非他重新改變書寫風格,重新練起,從新學習字的結構。

田字整體更垃圾,大小一樣,分明是印刷字,沒有氣韻,沒有奇正,沒有呼應,不知避讓,沒有動感,沒有大小錯落,死板,掛在哪裡都像廣告牌或者墓碑,這種殭屍字沒有一點點藝術性,唯有那種毫無書法基礎的人才認為田字是書法。

田的字最大的毛病是有新意而無一點點古味,有肉無骨,虛浮,一堆死肉,筆畫軟弱無力,收筆如脫褲子放屁,磨磨唧唧畫了半天收筆都收不利索。。。。。。這種作品完全是多年的電視廣告吹出來的,是忽悠不懂書法的初學者的。沒有一個實力派書法家看得上田字,更鄙視田粉,只是不想撕破面子罷了。



請大家看看田粉的無知,把那種不入流的字垃圾字美其名曰“田楷”,把一個水平極其平常的的會寫毛筆字的人吹噓成古今第一,後無來者,把他們自己的掛名祖師爺歐陽詢直接踩在腳下。。。這種操作方法與瘋狂的傳銷何異?與邪教何異?

這兩草書是山人吳海萍寫的,自古只有草聖沒有楷聖,不是自誇,我寫這兩種字的全幅,二田學一輩子都不一定學會,更不可能寫到我這種水平。


字畫娛樂圈


1首先,我們要搞清楚“田楷”指的是什麼?首先,我不認為有田楷一說,任何一種書體風格派系的形成,最後需要歷史的認可,難道說姓張的寫的楷書叫“張楷”,姓李的寫的叫“李楷”嗎?這不是很可笑嗎?我想作者所指的應該是當今書法家名氣很大的田英章和田蘊章的楷書。


2為什麼有人總是說田氏兄弟的楷書是醜書?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首先,田楷不是醜書,毫無疑問。田氏兄弟的書法取法歐陽詢,後遍臨歷代歐楷名家之作,自成一體,是簡化的歐體楷書,更加符合現代人的審美。而有些人卻寫不好楷書,出於某種目的說田楷是醜書,其中原因不用講明白。

3其次,當今某些自稱書法家的人看不起寫楷書的人。他們認為楷書是初級的,簡單的,是非常容易學習的,而他們眼中的藝術應該是行草書,而且是醜化的行草書,以別人不認識為藝術。我想是他們這些人誤會了楷書,如果楷書很簡單的話,那麼人人都是“歐顏柳趙”了。



4再者,和當代人臨帖有很大關係。現在真正能靜下心來臨摹古人經典法書的有幾個。朝學執筆,暮已自誇,這種現象越來越嚴重。對於認真臨摹古人的,說泥古不化,不懂創新。這也是認為田楷是醜書的一個重要原因。


5綜上所述,雖然田楷不像歐楷那麼高水平,但是我們也不能否認田氏兄弟書法所取得的成就。


清雅齋書法日講


首先闡明我的觀點,就傳統書法而言,無趣無味的妖媚殭屍描畫印刷田字不僅僅是醜字,而且是當今書法界的最大毒瘤!為何如此之說的緣由我已在其它回答裡闡述分析過,我知道講的再多,對於田家人馬的那些腦殘來說,不過就是對驢彈琴!我乃一介老農,不比有些所謂文化達人,我學不會拐彎抹角,以下所寫是針對所有愛好者,如有冒犯,懇請諒解!至於那啥的玩意,就此乖乖地回到該去的地方玩你們的猜猜猜遊戲去吧!

各位,如果你是真正的傳統書法愛好者們尤其是喜歡真書的朋友們,一定要知道什麼才是正宗的傳統書法,什麼是那些掛著羊頭賣鼠的假冒偽劣製造者,這裡我提供給大家一個自我評判是否真正弄懂了什麼才是中國的傳統書法!先上幾張圖片,圖片上的真書才是真正的傳統書法,這些美輪美奐的書法才是如同長江發源地那純淨無比的活水之源!!!!如果你看懂並理解了真書之祖的“五表”、“六帖”、“三碑”以及魏碑的精湛作品並能說出這些真書的精髓,那麼你才是真正算得上是一個懂書法的人了,也就是說:“你入門了”,你也可以不喜歡這種風格,但如果你還不能品味到其中的精彩,那我可以明確告訴你,你還是門外漢一個!而當你能完完全全地被這類真正的傳統楷書的起源所感動併為此陶醉,你就自然而然地會厭惡那些臭如同陰溝水般極其骯髒噁心的醜字,而無趣,無味的殭屍田字就是其中之一!

再有,我要提醒那些誤入田害的書法愛好者們,二田寫字墊著個破腕,把紙摺疊了一層又一層這種連三歲小孩都不如的那種寫字方式是自古以來為文人墨客所不齒的投機取巧的旁門左道,但如今卻被二田包裝成一種時髦來推廣,這是徹徹底底地違背了傳統,請問,在造紙尚未出現前,古人通常在不到1.5公分寬的竹簡上這寫字,我要問當時的古人是怎麼用枕腕和摺疊的方式在竹簡上寫?他們難道能趴在小矮桌上枕腕寫?還是乾脆脫光了上衣寫呢????

既然都在把傳統高高舉起,那一定要先了解清楚什麼才是真正的傳統!否則就是打著傳統的幌子幹著騙子的勾當!

最後我要告訴有些半吊子的所謂文化達人,楷書不是半空中掉下來的野孩子,它有爹,它的爹叫漢隸,它還有爺爺叫秦篆!所以楷書不是在裝孫子,因為在千年的書法變化流傳過程中,它就是孫子,所以請你們不要裝孫子,別再用“行不行寫幾個楷書看看,不會楷書就不懂書法”的無知腦殘邏輯思維,那些經常套用古人話說“楷法無欺”的鸚鵡們,也要記住了,還有今人老農我的下句,那就是“田字有毒”!(注:田字不能稱田楷,因為田字不是書法!)











42年的大伯



“田楷”是什麼玩意?我從網上大量查閱資料才得知,原來是當代兩位書法家田蘊章、田英章兩兄弟的楷書。

不知道“田楷”的名號是他們自封,還是一些書畫投機者和田粉們給戴上的?

歷史上,僅有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趙孟頫四位,因楷書成就突出,一直流傳到現在,引領了很多追隨者,才被學術界和社會界分別冠以歐楷,顏楷,柳楷,趙楷。


即使現代書法大師李叔同的楷書寫得那麼好,也沒被人們冠以“李楷”,還有啟功,楷書也不賴吧?但有稱“啟楷”嗎?

田氏二兄弟的水平遠遠超過了李叔同和啟功兩位?如果說超過了,只能證明說這個話的人坐井觀天。

是不是能寫兩筆楷書,就能用他的姓氏給冠以什麼楷?如果能這樣,豈不是楷書大師遍地都是?

歷史上寫楷書的人一大片,恰恰就出了那麼屈指可數的幾位楷書大師,足以說明,能創造並形成傳世的楷書,是一種萬里挑一的篩選。

所有楷書的亮點在於,在前人的章法和書寫規範上,融入自己的思想和認知,完成對字體內涵和精神的重構,繼而開拓出一種新的楷書語言,既有傳承性,又有創新性。


田氏二兄弟的楷書雖然藉助了歐陽詢的筆法,但在間架結構的排列上,以及線條變化的處理上,毫無自己的特點,完全是一副印刷體模樣,死板,呆滯,僵硬,既看不出雄壯美,也沒有樸拙美或秀麗美,跟一堆動物屍體擺在一起沒什麼兩樣。

並且,在一些筆畫細節上自我重複,不懂變化。一條路子走到底,若不及時改變書寫模式,今生恐怕也就這種江湖字體的水平了。

這樣的字體,別說是創新,連歐體的基本傳承都沒有學來,卻敢稱“田楷”,是沒有自知之明嗎?


鴻鵠迎罡


《你“俗”,我比你更“俗”!戰勝田英章,學習田英章就是最好的武器!流行的實質代表的是市場大眾已嚐到了甜頭》

一、專業人士對田楷的“總結”,展示了田楷的實用特色!

田英章楷書打翻了中國楷書培訓市場的醋罈子。今天說一說田楷是“手寫美術字”,新一天又說是“現代館閣體”,再過兩天又說是“手寫印刷體”......在專業人眼裡無非要說明一個字“田楷很俗”!

圖:田楷對手的評價,都幫助大眾總結了田楷的實用特點

二、田楷好不好,學習者能寫出好字才是關鍵!

說田英章楷書是"醜書",這張口的人,估計自己都覺得言不由衰。

其實楷書風格無窮無盡,為什麼現代書法市場上,就田英章楷書就能瘋狂佔據絕大部分的楷書培訓教育市場呢?田楷自己的教育產業做得風生水起之外,更是挑李滿天下。

在商品經濟社會,忌妒對於對手毫無用處!

口水帳對於對手只是幫人做了宣傳!

俄羅斯不相信眼淚,書法市場更不相信網黑?!

田英章楷書風行於市,是市場大眾的自然選擇,沒有別的推動力!依賴的是田楷本身的親和力,實用性?!

書法是一個沒有知識產權的手藝,有如怨天憂人,不如學習田楷對歐楷的優化思想,發展出更加實用有效的書體來應對大眾人群的需求,自然分得一份市場,也帶得書法文化一份多樣性!何樂而不為?!

三、田楷的特點不在醜在於“實用”在於“俗”!

進行市場經濟,中國書法社會早已市場化。中國書法早教育市場早已“市井化”。十幾億人都需要上學工作寫字,“俗市”只要能實實在在讓人寫好書法,那就俗到高貴!

也許有人說,這種新書體已沒了!那現代硬筆書法也剛起筆!最大的實用書法市場還沒有人發佈現在版"館閣體“!

每個時代都有人學習書法,有實用書法,有藝術書法!但是最大的市場還是"實用書法"。元代到清代幾百年來流行的都是館閣體。

全民識字寫字的時代,“俗人才是大眾”,俗俗的館閣體也許多才是最大的市場所在!

四、你能發現總結一套大眾上手就能寫好字的書法工藝,你將就是眾矢之的!

很多人在向田英章楷書吐口水時,好多人自學田楷已經當上了老師!

面對越來越大的中國書法市場!向市場低頭最重要!

田楷也僅只一種書法形式而矣!不是田楷耽誤了你!也許僅僅因為你懶,不願意學習!不願意向現代文化學習!


創新炎黃


很早之前我就說過這樣的話,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田氏將楷書規範化、程式化,這豈不是與書法藝術相去甚遠?

先上圖

(田英章入室弟子夏梁楷書,號稱師法歐虞,書友們看出這裡面有半點虞世南的影子嗎?)

(號稱田楷十傑的祝金廷楷書)

(荊宵鵬楷書)

在此只舉此三例以作為大家參考。各位看了之後是否覺得如果不看落款,無法分辨是誰書寫的?這是田氏教學時用自己的楷書代替歐陽詢楷書的結果,且不許學員越雷池半步。 再看田氏點畫,橫如柴擔、長豎扁頭蜂腰、撇帶虛尖、橫折全帶一三角尖,其它不一而足。 再說結構,歐公是平中寓險,因形就勢,田氏完全摒棄這些,只為了規整,字字如一,千人一面。就像名山大川如果全部一個模樣,你還會覺得美嗎?綜上所述,說田楷是醜書有何不可!


童觀


書海一枚小學童,不請自來!首先得肯定二田在現在書法界的地位!我認為田楷和“醜書”不沾邊,也不是“美書”,我給它的定位是“媚字”!

它媚,因為寫出來是給不懂書法的人看的!好多人一眼看過去覺得,嗯,很整齊,很好看!必須承認一點田楷現在“市場佔有率”很高,高!哈哈!我經常去西安的書院門去買紙買書,那裡好多賣字為生的人大多寫的是田楷!一副也就幾十塊錢!生意還不錯!這些字買給誰了呢,賣給遊客了,賣給不懂書法的人了,而且遊客覺得寫的很好!假設你寫魏碑,我敢保證沒有那些寫田楷的生意好!所以田楷受歡迎不是它能做到“雅俗共賞”而是因為它“媚”,它媚給了那些不懂書法的人!

有人可能會反駁我,說能被大眾所認可接受的才是最好的麼!田楷能被大眾接受說明它很好!我舉一個不恰當的例子,李玉剛,和梅蘭芳!李玉剛的知名度是遠超王佩瑜的,在大街隨便拉一個人可能都會捏著嗓子唱一句“愛恨就在一瞬間”,然後說京劇太難唱了,大家都認為李玉剛是唱京劇出身然後轉行當歌手!你去大街上拉個人,讓他來段京劇“智鬥”,十之八九都不知道你在說什麼,可能好多人可能把梅蘭芳和梅豔芳都分不清楚!王佩瑜又是誰呢?在京劇層面,可能王佩瑜對李玉剛會嗤之以鼻,更別提梅蘭芳大師了!好多唱京劇的人都會覺得李玉剛在打著京劇的幌子騙錢!所以說,不能以市場佔有率來肯定或者否定某人某物某事!

也有會說那王羲之呢,王羲之的字不懂書法的人也覺得好,他一幅字裡寫了幾十個“之”,沒有一個重樣的!大眾也認可他,難道他也媚?咳咳,劃重點!二王的字在業內是備受推崇的!歷代皇帝重臣文化名人,都認可二王!皇帝,重臣,文化名人,這些人都是懂書法的人,所以二王字寫的好,是從業內傳到外的,田楷寫的好,只是以外傳外的!沒有可比性!

然後再說,我為什麼認為它是“媚字”不是“媚書”!書與字不同,大家都說書法,沒有說字法!我從我的自身一個小小的經歷來說說!剛開始練字我一直練的是九成宮,有次我把碑帖忘在家裡了,在學校想練字,恰好我書架有本田楷,我練了一會兒,給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覺得田楷鉤就是那一種鉤,橫就是哪一種橫,三點水就是那一種三點水!沒有什麼變化,雖然當時自己的欣賞水平還不夠級別,但我的直觀感受告訴我九成宮和田楷百分之一百的不一樣,別看外觀很像!後來我把我的感受告訴了我爸,我爸直接告訴我別碰二田!就好好練我的九成宮!如果讓我去說田楷和九成宮區別我可能會講出一大堆!但我覺得我當時最直觀的感受就能說明問題!

田楷是字,不是“書”,更不是“法”!所以我認為它是“媚字”!大家不能說寫毛筆字就是寫書法!

寫到最後,我從來都沒有否定過田楷在當今社會的地位和影響力!因為在這個時間段,能拿起毛筆寫字的人已經少之又少了!書法的傳承生死大事都是問題,就不要去否定田楷了!總有明白人,總有糊塗人!往往糊塗人多於明白人!沒有必要去爭!但是明白人請不要去教那些不懂人去變成糊塗人!我爸是明白人,他也沒有放任我去學田楷,所以明白人不要做錯事就行!

(不要噴,與人為善)嘿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