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側布局估值合理優質標的 追求長期穩定絕對收益

——專訪廣發基金消費品精選基金經理李琛

“我追求淨值長期穩健增長,不要大起大落。”作為市場上為數不多的女性基金經理,這句話從李琛的口裡說出來,一點都不讓人感到意外。尤其是結合其18年股海浮沉的經歷,更是印證了那句箴言——“市場上有資歷深的基金經理,但沒有資歷深又膽大的基金經理”。

2007年進入市場擔綱基金經理不久,李琛便經歷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大牛市。此後長達11年股市征戰,她在歷經多輪牛熊週期考驗後,也從最初的追求排名與高彈性徹底蛻變為絕對收益的擁扈。現在的她由衷地認為:只有細水長流,取得長期穩健的絕對收益才是自己追求的目標。

這種投資理念落實到具體操作上,便是任何時候都將防止淨值回撤、追求本金安全放在首位。具體而言,就是注重在市場左側佈局質地優秀的龍頭公司。不過,與一般價值投資者僅僅注重自下而上選股不同,李琛還給自己的組合加了一道保險,那就是自上而下回避系統性及行業週期風險。

針對下半年的投資機會,李琛認為,從大環境看,未來兩年宏觀經濟大概率較為平穩,這就使得消費類行業相對週期性行業收益更好。結合宏觀經濟環境和行業景氣度,李琛認為,未來下半年更看好食品飲料、旅遊、醫藥以及符合三四線城市消費升級的投資機會。

防禦是最好的進攻

當年輕的基金經理逐漸成熟,“育兒經”也成了他們茶餘飯後必不可少的話題。對於廣發消費品精選基金經理李琛來說,也正是新生命的降臨,使她蛻變成了一位優秀的穩健型基金經理。

李琛坦言,過去的她也就如許多年輕基金經理一樣,看重業績和排名,努力追求較高的超額收益,而隨著她成為一位新生命的媽媽,她的心態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我逐步意識到,做投資一定要著眼長期,希望追求長期穩健的回報。我開始追求絕對收益,努力控制淨值回撤,這就是我的真實心態。”因為在李琛看來,投資最終是人生哲學的體現,有什麼樣的世界觀、人生閱歷,都最終會體現在你的投資組合。而父母同樣是孩子的榜樣,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首先自己要成為那樣的人。

除了與女性身份有關,李琛投資理念的成熟,還與其長達11年的投資實戰經歷息息相關。她告訴記者,從業18年,做了11年的基金經理,經歷過幾輪的牛熊轉換,在市場起伏中也坐過過山車,慢慢便形成了不注重短期排名、注重控制回撤的風格。

李琛回憶道,從2007年-2008年那波牛熊轉換,再到2011年開始長達數年的熊市煎熬,她學到了很重要的一課便是:在經濟波動與行業週期面前,任何個股都抵禦不了系統性風險,做股票首先要學會通過自上而下回避系統性風險。

“所以我現在的投資策略裡面,第一點就是自上而下,為什麼自上而下?這十年裡經歷過很多次宏觀下滑導致所有的股票都沒有辦法抵禦系統風險,因此對系統風險非常重視。”

此外,李琛還表示,這種自上而下除了宏觀層面的考慮,還需要對行業週期性有一定考量。她以曾經投資過的一家高成長企業為例告訴記者,無論是多麼優秀的企業,如果行業景氣發生拐點,都會發生很大的波動,基金經理一定要學會賣出。

“在市場拐點和泡沫面前,一定要注意風險。所有東西都在教育我風險控制是第一位,沒有什麼比這個更重要。系統性風險、行業拐點、公司經營風險,每種風險都非常重要。對這三種風險的防範,其實就是對淨值回撤的控制,我追求長期穩健回報,不希望我的基金淨值波動較大。”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注重防禦的風格反而讓李琛走得更遠。Wind數據顯示,她自2016年2月23日管理廣發消費品精選以來,截至今年6月22日,累計管理回報60.84%,年化回報為23.05%;期間最大回撤為-13%,遠低於同類基金平均最大回撤-19.37%的水平。

堅持買便宜的好公司

針對下半年對市場以及消費行業看法,李琛表示,宏觀對行業配置的大方向起決定性作用。假設未來兩年是整體經濟向上的繁榮週期,消費品的彈性肯定不如週期品。但如果這幾年經濟增長平穩,週期品不太可能有大行情,此時買優質消費品會有更好的相對收益。

在李琛的投資體系中,第一步是自上而下結合宏觀經濟形勢、市場流動性、市場風險偏好、行業基本面對比等因素後,再進行行業配置選擇。其中,她看好的行業方向通常具有三大特點:一是行業具備較好的空間容量,或者行業具有較高的內生增長性;二是行業處在底部復甦階段;三是行業處在行業集中度提升初始階段。結合這幾個指標,李琛下半年主要看好食品飲料、旅遊、醫藥以及符合三四線城市消費升級的投資機會。

第二步是精選個股,李琛也有一套嚴格的篩選標準:首先是好公司,從定性角度分析公司的競爭優勢、行業地位及空間,從ROE、現金流、財務穩健等定量角度篩選;其次是優秀的管理層,要求公司治理完善、管理層追求的長期利益目標與中小股東一致;此外是要買估值便宜的公司,股價相比企業價值存在低估。值得一提的是,在買入過程中,李琛偏好左側前瞻性佈局,如果用一句話來總結,那就是堅持買便宜的龍頭公司。

展望下半年的個股機會,李琛認為,“國內經濟發展到了強者恆強的階段,市場資源和行業資源向龍頭公司集中。此外,IPO制度發生改革、中國加入MSCI之後,資金也會集中到優秀的好公司。”對於龍頭公司的定義,李琛認為,需要從行業壁壘、毛利率、淨利率以及管理能力等多方面進行綜合考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