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長生爲什麼會有這麼大的膽子做假疫苗?

暢享蕪湖


主要的兩點原因很可能是企業存在僥倖心理、利益燻心以及違法風險較低。

首先,長春長生存在生產記錄做假的問題。因為狂犬病的高發期是在每年的7~9月,這三個月的疫苗銷量基本能達到全年的一半左右。為了加大產量,長生生物便在“重要的生產工藝”細胞培養上做了改動,用大罐代替了本來使用的小罐,並且並未在生產記錄上有所體現,當然,也不可能將此如實記錄,因為這樣是無法通過驗收的。

此外,就是違法風險較低了。其實,長生生物之前生產的1批25萬支百白破疫苗也同樣存在不合格的問題,但最終卻只收到了344.28萬元的罰單,這對於銷售費用就高達5-6億的公司來說,完全可以算作企業的運營成本,甚至可以說起不到任何震懾作用。

要知道,狂犬病至今無藥可醫,一旦發病,死亡率百分之百,為什麼有的人注射了狂犬疫苗,卻仍然死亡,不得不令人深思,也讓人細思恐極;百白破是新生兒必打疫苗,關乎到每一個家庭,關乎到整個社會。

去年7月西安有個女士被狗咬傷後接種了疫苗,但依然在20多天後去世,當時專家給了各種分析,現在看來又多了一個答案。

所以,疫苗造假的確是一件無法容忍的事情,其中的一系列問題值得我們深思,也為疫苗的安全問題狠狠地敲響了一鍾。


健識局


在馬克思《資本論》第二十四章“所謂原始積累”第七節中的註釋中引用了英國經濟評論家鄧寧格的一段話:資本會逃避動亂和紛爭,是膽怯的。這淡然是真的,卻不是全面的真理。像自然據說懼怕真空一樣,資本懼怕沒有利潤或利潤過於微小的情況。一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就會非常膽壯起來。只要有10%的利潤,它就會到處被人使用;有20%的利潤,就會活躍起來;有50%的利潤,就會引起積極的冒險;有100%的利潤,就會使人不顧一切法律;有300%,就會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絞首的危險。如果動亂和紛爭會帶來利潤,它就會鼓勵它們。走私和奴隸貿易就是據。一百多年過去了,歷史、社會現實都充分證明,這段話是真理!大到國家,小到個人,均是如此。在我們現在依然可以看到的現實中,一個國家為了一己之私,可以不顧國際法入侵另一個國家,社會中更有不惜冒著殺頭危險去販毒的犯罪分子,這些都是血淋淋的現實。

最近幾天,假疫苗事件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這次事件再次證明了上述真理。


AI滾滾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膽子是一點一點壯大的,良知是一點一點泯滅的!當然利慾薰心是背後深層次的原因。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留下過這樣一段話:“一旦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就大膽起來,如果有10%的利潤,它就保證到處被使用,有20%的利潤,它就活躍起來,有50%的利潤,它就鋌而走險,為了100%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300%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上絞架的危險!”


此次事件主要曝光了兩個問題,一個是百白破疫苗的問題,一個是狂犬病疫苗的問題,由於官方的通報當中涉及到一些專業名詞,例如效價指標、GMP等等,為了便於大家理解此事,我會圍繞這個疫苗的問題是什麼、影響有哪些,產生該問題背後的潛在原因是什麼這三個角度進行詳細闡述:


第一:問題疫苗的問題是什麼?影響有哪些?

1:百白破疫苗:結果質量不過關

這個疫苗是用來預防百日咳、白喉、破傷風三種疾病的,在去年11月的時候長春長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有限責任公司兩家企業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組織的檢查中被發現各有1個批次總計65萬餘支百白破疫苗存在質量問題,它們的流向是山東、重慶和河北,存在的問題是效價指標不符合標準規定,意思就是接種效果會打折扣,會導致接種兒童無法產生足夠的抗體起不到預防疾病的作用。

這個疫苗效價指標之所以不達標有多種可能原因,原材料的質量控制不到位、生產過程的控制不到位、存儲環節控制不到位都有可能。

2:狂犬病疫苗:過程質量不過關

這個疫苗顧名思義就是用來預防狂犬病的,如果某人被一隻攜帶有狂犬病病毒的動物咬傷去醫院及時接種狂犬病疫苗是標準處理程序,狂犬病目前是不治之症,狂犬病疫苗是唯一的救命藥,這個藥如果出現問題後果可以想象!

在不久之前同樣是長春長生這家企業又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飛行檢查中被發現狂犬病疫苗生產存在記錄造假等嚴重違反《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行為,目前該企業的《藥品GMP證書》已經被收回,並且勒令停產。

與之前百白破是在終端發現問題不同,這次狂犬病疫苗發現的問題是存在與過程管理上的,檢查對應的產品還沒有流通上市,但潛在的風險卻是巨大的,現如今國際通用的藥品行業管理標準就是GMP認證,這已經屬於強制性標準了,它是一整套質量管理體系,這個體系把藥品生產全過程的一些要點都做了詳細的規定,如果嚴格按照這些規定來進行過程控制,質量肯定能得到保證,按照規定達不到認證的條件是不允許生產的,雖然已經通過認證但是相關主管部門也會進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審核,如果審核不過關相應資質會被吊銷的,因為做不到這些你就保證不了藥品質量。

顯然這家企業在實際的生產管理過程中並沒有真正按照GMP體系的要求落實過程管理,而是採取偽造記錄的方式編造莫須有的情節企圖漫天過海,過程管理質量存在重大問題,結果質量顯而易見是沒有保障的,可以說長春長生這家企業已經爛到根上了。


第二:背後潛在的原因是什麼?

我可以非常肯定的說這個問題並不是長春長生獨有,甚至它也不是最嚴重的!背後的土壤如果不除,這樣的惡人只會層出不窮,這種惡的土壤關鍵特徵有兩個,第一個是作惡的代價太低,第二個是向善的收益過小!現如今不僅僅在醫藥行業,許多行業都存在這樣的現象,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導致劣幣驅逐良幣!我們的市場上之所以到處充斥著假冒偽劣產品根源都在這裡!

1:從微觀層面能做的

微觀層面就是我們自己,我們每一個國人真的很有必要去反思反思自己,道德水準上你也許比這些奸商高了不知多少,但是真正落實到最終的行為上我們做過的錯事也很多,首先作為一個消費者你的購買傾向會影響這個土壤,如果什麼東西你只看價格不看質量,慢慢得這個行業也會只注重低價而不講高質,其次我們每一個人也都工作在各行各業的許許多多環節,我們對待我們自己的工作是怎樣的?你真的很講良心嗎?你真的在嚴格落實高標準嗎?我看未必!即使你自己真的做到了嚴格高標準要求自己其實也是遠遠不夠的,如果你發現自己身邊的人在昧著良心做事、在工作細節上打折扣而不聞不問做鴕鳥,最終受害的還是我們自己,某種程度上來說默認也是一種縱容!

2:從宏觀層面能做的

宏觀層面毫無疑問就是引導,其實我們國家真的很難,現如今環保治理同樣面臨諸多挑戰,一方面經濟要發展,另一方面又要擠膿包,許多平衡很難把握,就此次事件來說我是看到了國家進步的一面,這些問題就是有關機構在落實結果加過程雙向督查的過程中發現的,它們也是很重要的一環,這些可能是原來還不曾有的力度,但顯而易見從最終的結果上還遠遠滿足不了人民群眾的需要,我們必須去改良這個土壤,最最重要的是我們需要去完善這個獎懲機制,只有向善的收益高於作惡的收益最終這樣的敗類才會越來越少!


心安理得君


這個問題確實震聾反饋,一針見血指出了問題的實質,我們也想知道,到底是誰給了她底氣,如此肆無忌憚、草菅人命?

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在市場經濟社會中,道德都是永遠的底線,廣大群眾尤其是孩子的的生命健康安全,永遠都是不可觸碰的紅線和高壓線。一方面說孩子是祖國的未來,一方面祖國的未來卻在注射著“假藥”、“劣藥”,連生命安全都得不到保障,何談未來?

這一切都是拜長春長生所賜,如果不是企業員工因為內部崗位調整、獎金分配不均,憤而跳出來舉報,到現在社會公眾還是矇在鼓裡,繼續注射著沒有效價的狂犬疫苗。要知道狂犬病至今無藥可醫,一旦發病,死亡率百分之百,為什麼有的人注射了狂犬疫苗,卻仍然死亡,不得不令人深思,也讓人細思恐極;百白破是新生兒必打疫苗,關乎到每一個家庭,關乎到整個社會。

看看網絡上曝光長春長生家的兒媳婦,名下眾多豪車,出國私人飛機、愛馬仕的限量款女包800多個,過著跟普通人完全不一樣的奢華生活,要知道這些錢都是靠一支支疫苗所得,用的時候是否感到有傷天理呢?從另一方面也說明他們不差錢,300多萬罰款算什麼,也就幾個包包、一輛車的錢!

人在做,天在看,他們也都是有子女的人,包括長春長生的一干人等,壞事做多了,遲早會有報應的,不是報在這個人身上,就是報在另一個身上!


打虎拍蠅


我估計就兩點原因:

第一、疫苗“造假”利潤高。

第二、疫苗“造假”犯罪成本低。

上次的過期疫苗事件還沒有淡去,這次疫苗生產工藝、記錄造假又發生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那些過期疫苗、無效疫苗大多數都是收費的,甚至利潤很高的,免費疫苗幾乎沒有出過任何問題?

問題就在這裡,因為有利可圖,所以造假,所以保存不當、所以偷工減料、所以降低成本。因為處罰力度不夠,所以膽大,昧著良心,鋌而走險。

我想小編提出這個問題,目的不僅僅是詢問他們膽大包天、昧著良心、唯利是圖的原因吧?

個人認為認為,他們不僅僅違反了食品、藥品生產的相關法律,而且還危害了公共安全,他們的行徑已經跟當年的“731”給水部隊差不多了。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人類的希望。所以我建議相關職能部門對這些罔顧孩子生命安全的違法亂紀的嫌疑犯加以重罰,罰他們一個傾家蕩產,給關的關,該斃的斃,殺一儆百、以儆效尤。只有這樣,才能杜絕類似事件的發生。


太極雲飛揚


關係也好,權勢也罷,本質上都逃不了利益,假疫苗也是商業公司的商業行為,也就是商人。

馬克思曾經在《資本論》裡說過這麼一段話,我覺得能很好的回答你的問題。

“如果有10%的利潤,它就保證到處被使用;有20%的利潤,它就活躍起來;有50%的利潤,它就鋌而走險;為了100%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300%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絞首的危險。”


因此,不是因為膽子大,實在是因為藥品利潤大啊......

還有很多其他的看法,沒法直接回復你了,我覺得好好理解馬克思的利潤說,你就能明白。


創業者楊琪


根本原因,就是老闆在賺大錢的驅使下,僥倖心理中的膽大妄為之舉。

長春長生最主要的是在在生產記錄上做了假。他為什麼要在生產記錄上做假呢?因為他在“重要的生產工藝”上做了改動,也就是細胞培養本來採用小罐,但是他為了擴大產量使用了大罐。

工藝流程的改變,這麼重要的決策程序,是如何出爐的呢?

首先,老闆在營銷和社會關係的營造上,造成公司疫苗供不應求,為了擴大產量,向技術員下達擴產通知。但藥品生產和其他產品不一樣,有嚴格的流程、工藝和時間限制,技術人員在強硬要求下,提出了一個應付式的答案,那就是將小罐換成大罐。

本來小罐是嚴格按照溫度、容積、溼度來測試疫苗性能的,如果換成大罐,產量固然提升了,但有可能會造成不良率增加。我們知道,其他產品遇到不良品,你可以退貨,可以不用,但狂犬疫苗不行,一個不良產品背後都是一條人命。

技術人員提出這個方法,本來想應付一下,因為誰也不敢拿生命當兒戲。關鍵的是,換成大罐,也不一定會出瑕疵,所以,技術人員寄希望於老闆對生命的重視,會不了了之。

但是,這樣一個意見反映到老闆那裡,性質變得不一樣了。

老闆是什麼?我們知道每一個大老闆,都是膽大、冒險、果斷的,而你為什麼成不了老闆?因為你謹小慎微呀!但膽大得看你用到什麼地方,看準行業、押上身家、破釜沉舟,你可以放手一博,反之,違法亂紀、人命關天的事,你就不能膽大啦!

老闆不一定懂技術,對技術人員提出的方案,為了增加利潤,他別無選擇。此時,他腦子裡,大膽、冒險的一面主導了他的思維,他認為,換成大罐不一定會出問題,但藥品生產,講究的是確定性地100%不出問題,你不能僥倖。

權衡利弊之後,老闆決斷性地拍了板,開始幹!我想此時他的心裡,想的更多的是產量增加之後的滾滾利潤,而對疫苗的不良反應和後果,他僥倖地以為不會出問題,就算出問題,他也有辦法補償。

為了應付上級檢查,老闆又見招拆招地,違造了生產記錄。因為,你此前已經換成了大罐,多生產了大量的疫苗,老闆一眾人等心態已經發生了變化,那就是行為改變態度,他違規生產的一系列行為,已經騎虎難下,再違造一些資料又算得了什麼呢?這時候,他想的並不是懸崖勒馬,在老闆的心裡,他已經瘋狂了。

縱觀整個事件,都是老闆在利益的驅使下,僥倖、膽大心理主導,野蠻生長造成的瘋狂行徑。

這也反映出一個問題,那就是,國內企業大都是老闆一言堂,缺乏監督機制,而老闆在長久的成功後,唯我獨尊,聽不進反對意見,雲深不知路,只緣身在此山中。

像馬謖失街亭,項羽鴻門宴不聽范增所勸,赤壁之戰中就有人向曹操提過火攻問題,但曹操自大地以為不可能有東北風!

很多企業損失幾百億,都是老闆一個人的一時意氣之舉。你想,上億的項目,得請法律、心理、行為、環保、技術、戰略等各個方面的專家,充分論證之後再實施,不,有時候就是老闆一句話的事。

而劉邦,就比較能採納不同意見,酈食其初見劉邦,見劉邦在洗腳,就批評了劉邦一頓,說: 你究竟要不要取天下,你為什麼輕視長者!劉邦一聽,向他道歉,立即採納了酈食其奪取陳留縣的意見。劉邦在古代,被稱“豁達大度,從諫如流”,所以,成功不是偶然的。

我公司20幾個人,老闆是典型的一言堂,盡是書上的理論,刻舟求劍式管理,天天無奈。

對長生生物的老闆,處罰是其次的,對一些關係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如何有效監督一把手一言堂的問題,值得全社會深思。


用技巧改變世界


斗膽回答:

假、假、假,連生產廠家自己都造假,可見假貨是多麼盛行! 為什麼造假?為什麼冒天下之大不為去造假?我想無非為利所動。打進人體的疫苗都敢做假,還是生產廠家本身,足見長生生物是多麼可以怕,還命名為“長生生物”,不如直接叫“短命生物”,看來“長生生物”變“短命生命”只是時間問題。 本來,你長生生物生產疫苗是高利行業,據你自己披錄:招回兩億價值的疫苗,損失1.4億的利潤,暴利啊!有哪行業有這麼高的利潤?這麼暴利的情況下還去造假,是不是想去搶錢啊! 分析原因:

一、被暴利衝暈了腦殼。作為疫苗生產企業難道不知道疫苗生產的嚴格嗎?肯定不是。

二、企業老闆負有不可推卸的重大責任。沒有你老闆的應允誰敢這麼做!我相信誰也不敢,誰也不會去這麼做。

三、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完全喪失。一個沒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怎能去擔當如此重任?建議有關部門對此企業先關後查,再從嚴從重懲處。 四、長生生物還是什麼上市公司,昧了良知,狼心狗肺,儘快退市,別害了小孩又去害股民。


寶慶資訊


利益使人瘋狂,但卻不曾想到,居然真的有人為了利益,連人都不當了。


這次的疫苗大規模的不合格現象被爆出,從報道上來看,其在生產記錄上動了手腳,本該用更為精良的小罐培養為了效率換成了大罐來滿足市場的需求。而藥品的本質是精細的。由於產量的大幅度增加, 而相應的技術卻無法提升,這就必然導致次品,甚至是廢品的出現。而黑心的企業,為了獲取高額的利潤,選擇忽視這一點,將大量的殘次品投入市場,致使效價指標無法達到。GMP認定成為擺設。而這種疫苗和保健品那些東西不同。保健品藥效達不到,但總歸是沒有太大危害。頂多就是宣傳造假。疫苗的效價失衡,導致的可能就是生命的危險。是一種變相的謀殺


一旦東窗事發,該企業損失的東西相較於企業所獲得的,就顯得微不足道了。打個比方,企業正常業績是80,造假是160,但是有百分之5的幾率減少到-20。那麼問題來了,作為一個利益燻心的老闆,你會怎麼做。而如果企業正常業績是80,造假是160,但是卻有50%的幾率減少到-160。作為老闆,又會怎麼做,還敢下這個危害社會的決定麼。所以我認為還是犯罪成本的問題。至於長春長生怎麼敢做假疫苗。我永遠理解不了不當人的傢伙的思想。這和間接謀殺沒有區別了都。


簡族


本次疫苗風波的核心是長生在破傷風生產流程中未執行GMP規範,存在生產紀錄造假違法行為。

而百白破的效價問題並不是國產疫苗才有,進口疫苗被檢出效價不夠問題的批次並不比國產疫苗少,僅賽諾菲一家就曾檢出8批次疫苗效價不夠問題。而這其中未必完全是產品效價問題,檢測技術方式,運輸送檢環節,原料工藝環節等均可能導致檢測結果效價不夠。

我國的一類疫苗是國家強制接種,是政府財政買單,每支的政府採購價非常低,百白破一支僅3元右,其價格甚至低於一瓶可口可樂或一瓶礦泉水,這樣價格的一支疫苗不存在暴利的問題,只是在生產環節與檢測上市環節缺失了行業責任,什麼理由都不能允許效價不夠的產品流入市場,生產環節效價不達標是難以避免的,但檢測環節絕對要把住出廠上市關,不達標的堅決不能上市。

如果萬一已上市的被檢測出效價問題,則必須全部召回,並給已使用問題產品的人給予相關評估和記錄,由涉事企業履行賠償責任,而不是行政部門罰款了事這麼簡單,要讓企業付出相應的代價,如接種效價問題疫苗的人,應該由涉事疫苗生產企業為其購買相關疾病的商業保險項目用來保障其未來可能面臨的醫療風險,這才是危機處理的科學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