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一奇書,乾隆:此書無用!日本卻如獲至寶,傳入歐洲被瘋搶

導讀:中國有一奇書,乾隆:此書無用!日本卻如獲至寶,傳入歐洲被瘋搶

民國年間,有一個人在學習《雲南通志》中冶煉銅礦部分時,發現了其中引用到另一本書的內容,書名叫《天工開物》。於是他好奇心大起,想見識見識這本書的有何神奇之處,隨後遍尋了各地圖書館均無所獲,甚至於一本都沒有找到。他不死心,於是又去諮詢各個藏書家和行業裡的老人,也沒有一個人知道這本書。

中國有一奇書,乾隆:此書無用!日本卻如獲至寶,傳入歐洲被瘋搶

在機緣巧合之下,這個人在一個日本朋友家看到了這本書。於是他立馬和朋友打聽,據他朋友說,不少國家都有這本書的翻譯本,包括日本、俄國、英國、法國、德國等,並且法國居然還有明朝最初的原刻本,反觀民國時期的中國,是真正意義上的一本都沒有。

這事情有點不對勁,究竟是怎麼回事?後來他通過不斷的求證、瞭解,事情背後隱藏的真相才慢慢浮出水面。

中國有一奇書,乾隆:此書無用!日本卻如獲至寶,傳入歐洲被瘋搶

《天工開物》是明末編寫的,作者是宋應星,明朝的一個科學家。此書裡面記載著大量當時先進的科技技術,有鋅礦冶煉技術、煤礦開採技術、提花織布機技術、蠶種雜交技術等等,可以稱的上是手工業的百科全書。其中,“作鹹”中的頓鑽打井技術,比俄羅斯要早300多年;鋅礦冶煉技術,更是當時的世界上的獨一家。

中國有一奇書,乾隆:此書無用!日本卻如獲至寶,傳入歐洲被瘋搶

到了十八世紀,乾隆皇帝命人設四庫館,修《四庫全書》。在江西進獻書籍中,發現宋應星的哥哥宋應升、宋應星友人的一些著作具有反清思想。於是把宋應星也牽連其中,乾隆皇帝評價《天工開物》只有一句話,那就是:此書無用,乃“華夷之辨”。自此,《天工開物》經過滿清276年的統治之後,已經從中國徹底消失,連知道這本書的人幾乎都沒有。

中國有一奇書,乾隆:此書無用!日本卻如獲至寶,傳入歐洲被瘋搶

幸好在之前,日本使者就帶了一本《天工開物》回國內,一時間日本學術界如獲至寶,由日本書商柏原屋佐兵衛發行了刻本,也是第一個外國刻本。更有日本學者依據宋應星的《天工開物》提出富國濟民的學說,讓日本的手工業得到極大的發展。

中國有一奇書,乾隆:此書無用!日本卻如獲至寶,傳入歐洲被瘋搶

隨後此版本又流傳到韓國,甚至於不少歐洲國家。當時歐洲蠶桑技術有限,導致生絲大量減產。而《天工開物》則記載了一整套關於養蠶、防治蠶病的成熟經驗。歐洲用的犁也是採用比較原始的設計,操作非常吃力,而中國的犁則更省力也更高效。當《天工開物》傳入後,直接推動了歐洲農業革命,掀起了歐洲國家瘋搶《天工開物》的熱潮,發行出各國不同語言的刻本。

中國有一奇書,乾隆:此書無用!日本卻如獲至寶,傳入歐洲被瘋搶

由於閉關鎖國,清朝掌權者們還不知道世界正發生何種巨大的改變,如果知道,不知道是否會有悔不當初的感覺。後來,按照法國圖書館裡的原刻本,《天工開物》這本書才又能在中國發行,終於再度問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