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頰河罷工發起者之一胡林曉

马颊河罢工发起者之一胡林晓

1984年劉全祿同志與當年參加慶雲縣馬頰河暴動的老戰友劉格平(左)胡林曉(右)相聚

胡林曉,1911年4月出生於慶雲縣龍王廟村(今屬河北省鹽山縣)一個農民家庭裡。他的父親和愛人劉默清都是共產黨員。少年時期,因其受叔父胡恆熙等津南早期共產黨員的影響,積極投入了黨所領導的鬥爭。 1932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因他參加革命工作,先後有四個親人死於敵人之手。

胡林曉入黨後,就投身於火熱的鬥爭中。為配合劉格平、胡恆熙、邸玉棟等人的工作,他做了不懈的努力。 1933年胡林曉任慶雲縣一區區委書記,活動在龍王廟、馬劉、孫良廣、白廟一帶。 1934年,慶雲國民黨反動政府,又藉機參貪汙了山東省撥的河工款,轉而向全縣人民搞攤派,按地畝、人口出錢、出工,群眾苦不堪言。胡林曉在一區首先成立河工抗援會,幫助當地群眾抵抗國民黨反動政府的壓迫。胡林曉及時將當時的情況彙報慶雲縣委和津南特委。津南特委和慶雲縣委決定組織馬頰河罷工鬥爭,罷工取得了一定的勝利,最後遭到國民黨反動政府的鎮壓。胡林曉也在鬥爭中肩部受傷,被捕入獄。被捕後,在獄中受盡敵人的嚴刑拷打,始終堅貞不屈。出獄後,他又設法和黨組織取得了聯繫。在環境惡劣的情況下,與馬振華、邸玉棟一起,堅持慶雲縣黨的地下鬥爭。 1935年10月,胡林曉任中共慶雲縣委書記。由於罷河工鬥爭暴露了黨組織力量,好多黨的領導幹部被捕的被捕,隱蔽的隱蔽,再加上王連璧的叛變,使慶雲縣黨組織遭到嚴重的破壞。在白色恐怖下,胡林曉和其他堅定的共產黨員穩定了慶雲的局勢,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1936年10月,胡林曉因工作需要,調津南特委任交通員。在特務密佈,鬥爭形勢惡劣,敵友摻雜難辨,交通不便,條件艱苦的環境中,他出色地完成了特委與省委之間的聯絡工作。

1937年4月,胡林曉受組織的安排,赴延安中央黨校學習。結業後,1938年任新疆財政廳印刷廠秘書,總務科長。 1940年在延安任中央財政部總務科長,總務處指導員,總務股長。 1941年任延安中央魯迅藝術學院總務處長。 1945年10月任歷任遼東通華支隊軍械股股長,遼東兵工部保管科科長、軍械處處長,東北野戰軍軍械部三處處長,武漢軍械學校副校長等職。新中國成立後,他曾任中南軍械部488倉庫主任、總後勤部444倉庫主任,為部隊的後勤建設做出了貢獻。 1986年10月1日,在天津因病去世,終年75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