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走向終結,人類如何自救?

宇宙走向終結,人類如何自救?

長春長生疫苗

人生從生到死,就像過關,剛剛出生就要過疫苗這一關,然後呢就是奶粉關、霧霾關、地溝油關等一波波的關卡,可以說一個人能壽終正寢當真比關羽牛逼幾百倍!

所以心態很重要,要知道人生除了殘酷的現實,還有詩一樣的遠方!

宇宙走向終結,人類如何自救?

此刻,請放下手中的磚頭,一起來聽小編吹吹牛吧。

相信每個人都對宇宙充滿了好奇,所以讓我們把目光看向宇宙,要知道宇宙也是有自己的壽命的,當它的壽命到來的時候,人類如何自救呢?

有人會說了,我活不了那麼長時間,我關心這些幹嘛?

兩個理由需要你關心宇宙:

第一,你活不了那麼長時間,但是你的子孫呢,我們算一算,假如家庭平均30歲生孩子,那麼按照一對夫妻生兩個孩子算,也就是說,你這一代30歲生了2個孩子(2^1),你的孩子生了4個孩子(2^2),你的孫子女生的孩子達到8個(2^3),這是指數級的,1萬年後,你的後代將達到2^100個,一億年後,你的後代將達到2^1000000個,這還要加上沒有過世的上一代人(30歲)和上上一代人(60歲),簡直就是一個國家呀,你現在還不為他們考慮還等到什麼時候?

第二,你怎麼知道你活不了那麼長時間?要知道科技日新月異,人類基因技術發展如此快,保不準未來幾十年不會修改你的基因讓你長生,或者冬眠技術成熟了,又或者光速飛船技術發展出來,這些都可以讓你的壽命成千上萬倍的延長,所以宇宙的未來還是要儘快考慮為好!

好吧,下面我們簡單說說正題。

爭論

目前為止,科學家仍然爭論不休,不知道宇宙的最終歸宿,他們認為有三個方向,一種是大凍結,另一種是大收縮,還有一種就是大撕裂。

宇宙走向終結,人類如何自救?

好吧,我們接著說,為什麼非要是這三種結果呢?因為這是宇宙膨脹理論的最可能的結果。那怎麼知道宇宙是膨脹的呢?這是哈勃等天文臺觀察的結果,而且也是科學界的共識。

大凍結理論認為,物質隨著宇宙的膨脹慢慢衰變成輻射。經過數萬億年的變遷,甚至連構成餘下物質的原子也開始衰變和分解。恆星將最終溶解,黑洞將蒸發殆盡,甚至連光粒子也將最終消失。

大收縮理論認為,宇宙內的物質隨著時間推移不斷減少,引力最終將成為佔據支配地位的力,進而導致宇宙收縮,其結果是恆星、星系和行星相互撞擊,宇宙發生塌陷,這種塌陷將最終吞噬宇宙其他區域,所有東西都會墜落到一個熾熱的奇點上。

大撕裂理論認為,暗能量將讓宇宙的結構發生扭曲,導致星系首先撕裂,緊隨其後的是較小的黑洞、行星和恆星。宇宙膨脹的拖拽力不斷增強,一旦達到超過將星系聚集在一起的引力,大撕裂便會出現。宇宙最終會以光速膨脹,到這一刻,將物質聚合在一起的力將被撕裂。最終,宇宙將化為烏有,只剩下單一粒子並且不與宇宙內的其他任何物質存在聯繫。

但不論哪種結果,對於人類來說都不是好事,所以,科學家就想討論出一個解決方案。

解決方案

宇宙走向終結,人類如何自救?

物理學家弗里曼·戴森在1979年提出了一些策略,為了應對大的危機,他想知道一個高度發達的文明是否能夠“打破一個封閉的宇宙,改變時空的拓撲結構,使其只有一部分會崩潰,而另一部分會永遠膨脹。”當時他認為,這樣一個先進的文明也可以隨著永恆的擴張而發展,但後來的發展改變了一切。

因為在1998年,人類發現宇宙膨脹不僅在持續,而且在加速。2015年,英國廣播公司(BBC)作家亞當·貝克爾就這一問題與戴森進行了接觸,戴森說,他不那麼樂觀,最樂觀的可能性是,加速本身會放緩。否則,宇宙就會變得太過分散,太過寒冷。

在2018年,天體物理學家丹·霍珀思考了銀河系文明能否長期生存的問題,並主張至少可以通過一點點囤積恆星來推遲毀滅。就像世界末日預言者收集和保存罐頭食品一樣,高度發達的文明也會囤積太陽。它們可以將中等大小的恆星(如地球自身的太陽)拉出,並將它們拖到太空中進行安全保護。

宇宙走向終結,人類如何自救?

如果爭搶恆星不是你的風格,物理學家阿蘭·古斯(順便提一下,他提出了宇宙膨脹理論)提出了另一種方案,河系文明可能有能力創造自己的袖珍宇宙。逃到袖珍宇宙裡,你可能會避免前一個宇宙的墜落,當然,這種方案在劉慈欣的小說《三體》中也有介紹。

這些只是一些你可以用來避免宇宙停滯的方案,它們甚至根本沒有與大的變化或大的撕裂相抗衡,而只是投機取巧的想保留人類的火種。要知道在大撕裂中,你所認識和熱愛的宇宙要麼會因出現的低溫真空泡而冷卻下來,要麼會被密集的、虛幻的能量粉碎。

總結

當然,我們可以為未來的宇宙大變局想出很多方法,但目前這一切終究是不可能成功的。正如我們所知道的,宇宙將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直到它發生變化、撕裂或者破碎。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好好搬磚,賺到更多的錢,只有這樣當宇宙變革發生的時候,你才能留下一些星星來照明和取暖。共同努力吧!

關注《未來科技社》,我們一起眺望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