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歲那年,我活得很孤單

17歲那年,我活得很孤單

01

……

什麼樣的心情

什麼樣的年紀

什麼樣的歡愉

什麼樣的哭泣

十七歲那年的雨季

……

晚上小敏忙完了手頭的事情,帶著疲倦的身體,斜著躺在床上,但是並不想馬上睡覺,便拿起手機打開網易雲音樂,點了一下每日推薦,手機裡緩緩放出第一首歌是林志穎的《十七歲那年的雨季》

17歲那年的回憶如瀑布一樣一瀉而出。

02

17歲那年小敏參加中考,並考上了縣裡的重點高中,全家人都很開心。

暑假裡,媽媽兜裡揣著學費帶著小敏去縣裡的高中報道,回來的路上帶著小敏去商場裡買了新衣服,小敏的心情比小時候過新年還要開心,這種開心前所未有。

開學的日子漸漸臨近,小敏興奮的心情裡夾雜著一絲緊張,上了高中之後,她要開始住校了。

可是,她從來沒有在學校住過,就連親愛的姥姥家她都沒有住過,她是一個非常黏媽媽的人,她從來沒有離開過媽媽。

可是,話又說回來,就像歌詞裡唱的:

人總要學著自己長大,總要經歷風吹雨打。

想到這裡,她的緊張感得到了緩解,她想自己慢慢就會習慣了。

17歲那年,我活得很孤單

03

開學第一天,學校裡分了班,小敏被分到了高一三班,班裡人好多啊!

教室裡密密麻麻的擺滿了課桌,一共坐了72位同學,全部按高低個來排座位。

早早發育的小敏,已經長到一米七的個頭了,媽媽總是說不要再長了,女孩子長的太高了不好看。

她順理成章的被排到班裡的倒數第二排,最後一排全是男生,就連她的同桌都是男生。

小敏被包圍在男生堆裡,非常害羞,這是她第一次跟男生做同桌。

上初中的時候,由於她成績好,老師喜歡她,總是把她安排在第一排。

現在大家都是考進來的,想必以前都是尖子生。

她總是一天到晚也不說一句話,除非有大膽的男生問她叫什麼名字,她才簡單介紹一下自己。

她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向前看,班裡的女生大部分都在前排,她們交頭接耳,彼此介紹著自己,整個班級充滿了蜜蜂一樣嗡嗡的聲音。

小敏深吸一口氣,使勁嚥了咽口水,張開嘴,並沒有發出聲音,鼓起的勇氣又像洩了氣的氣球一樣癟了下去。

她拿起書桌上一本新發的書假裝看了起來,耳朵卻時刻留意周圍同學的說話聲,她的周圍全是男生的聲音,從左邊右邊,還有後面傳來。

17歲,男生女生都處於非常敏感的狀態,前面的女生從不扭到後面跟男生說話,後面的男生也不去找女生聊天,最起碼這種狀態持續了好長時間。

小敏住在四人宿舍裡,另外三個女生的座位被巧妙地排在班級中間那兒緊挨著坐,所以她們就提前熟悉了起來,女生天生是一個典型的群居動物,做什麼事情都是一起。

小敏天生不善交際,性格內向,也不喜歡討好別人,自然跟室友交流很少,每天都是獨來獨往,有時候越是獨來獨往,她就越想家。

陌生的環境,陌生的同學,她找不到出口去排解,她就每天記日記。她把她想說的找不到人傾聽的話,都寫進日記裡。

後來,室友看見她每天寫日記,覺得她太用功了,就慢慢接近她,有的時候還會在下了晚自習等她一起回宿舍,有了朋友以後她變得開心起來,雖然在班裡上課的時候,她依然不主動去說話。

04

有一次,班級裡進行了一次物理測試,物理是小敏的短板,考卷發下來她考了19分。

天哪!仔細想想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她用餘光掃了一下同桌的卷面“99”,她身不由己的把頭扭過去:“考這麼好!”發出一種崇拜的感嘆聲。

同桌把頭伸了過來,看了看小敏的卷子,就在那個晚自習,他們講了一晚上的物理題。

小敏這才知道同桌非常喜歡理科,而小敏恰恰不擅長理科。

平時測驗完了以後,都是同桌幫小敏講理科試卷,而小敏為同桌講文科試卷。互來互往,他們漸漸的變得非常熟悉,也非常親密。

除了上課時間,只要在班級他們就會討論各種題,他們做題,爭論,有時候後排的男生也會加入進去,但是前排的女生從不加入,有時候他們討論的聲音大了,她們會扭過頭來看一眼,立馬又回過頭去。

可能這就是男生和女生的差別吧,女生都喜歡走矜持路線,而小敏則也是被逼無奈,不過她覺得和男生做朋友也挺好的。

17歲那年,我活得很孤單

05

小敏也想和女生玩,非常非常想。

有一次晚自習,她鼓起勇氣向前排女生問了一道題,她們同時往後扭了一下頭,其中一個女生說了一句“還是讓你同桌給你講吧!”。

小敏永遠記得那個眼神裡充斥著各種鄙視,輕視,還有一些看不懂的表情。

從此以後,小敏再也不敢嘗試跟她們說話了。

慢慢她發現在女生中間流傳著她和她同桌的謠言,她並不知道那算不算謠言,只要她一進教室,她們就開始用奇怪的眼神偷瞄她,然後竊竊私語,就連同宿舍的那三個室友都開始疏遠了她,下了晚自習也不再等她一起回宿舍。

她一個人上課,一個人去食堂,一個人回宿舍,一個人上廁所,一個人寫日記。

她就這麼孤單的過著三點一線的生活。

她每天外表高冷,內心擰巴,她不知道為什麼全世界都在孤立她。

大概是因為那些流言,可能是她們覺得她長相太普通,學習也很普通,不值得有男生喜歡。

每天同桌都給小敏講理科題,就算小敏不問,他也講得津津有味,他喜歡和她說話,他喜歡逗她笑。

每當自習課上她低下頭去想這些流言蜚語時,他就會用他的大手掌拍拍她的頭,微笑著看著她。這些都被前後左右無數雙眼睛看著,就產生了流言。

女生們都是愛嫉妒的,尤其看見處處沒有自己好的女生卻得到男生的賞識,她們就會發瘋似的報復,這些是小敏上了大學以後才悟出來的。

06

17歲的小敏,採取一個特別幼稚的方式來終結流言。

她不和同桌說話,就算他努力逗她笑,她都不抬頭,甚至和後邊的男生換了位置,她不和任何人說話,有好幾次同桌扭過頭來看她,她都低下頭不去看他。

直到有一天晚自習,後排的同學沒有來,同桌扭過頭來跟她小聲的說話,問她這是怎麼了?是不是在有意的疏遠他?

小敏還是低著頭做題,一句話也不說,她感覺到他也低著頭看她,甚至把頭輕輕的挨著她的頭髮,但她還是選擇了沉默。

17歲那年,我活得很孤單

07

高一的第二個學期馬上就要結束了,小敏獨來獨往了一年,她單純的想著跟同桌保持了距離就能找回她和那些女生的友誼,甚至有幾次她從家裡帶來東西去討好她們,每當她討好她們的時候連她自己都討厭自己了。

她看不慣自己討好人的嘴臉,還不如去寫日記,厚厚的日記本在高一結束時攢了三本。

在放假的前一週,老師拿來了文理分班的冊子,報文科班的同學和報理科班的同學名字是分開的。

小敏理所當然選了文科。

同桌走到小敏面前:“我本來想報文科,後來想了想還是報理科吧,那我們以後就不能做同學了。”

這次小敏抬起了頭,看著他的眼睛,心裡五味雜陳。

08

想到這裡,小敏從床上坐了起來,她笑了笑,覺得自己17歲那年太單純了,會為了和她們合群去委屈自己,去丟棄自己和同桌之間的友誼。

現在的小敏,從來不去委屈自己,她擁有著一個自己說了算的人生。

她記得看過一篇文章有一句話特別好:最好的孤獨不是你的世界只剩你自己,而是你一個人就是全世界。

現在的她雖然還是一個人,每天把生活安排的滿滿當當的,做的都是自己喜歡的事情,她很享受,從不覺得孤單。

小敏感覺獨處的時間越長,自己的大腦越清醒,就越明白自己心裡的想法,獨處成了她的詩和遠方,它使小敏從浮躁的俗世脫離出來,跟另一個自己面對面的交談,不會迷失自己的初心。

如果時間可以重來,她還是不會後悔自己過了一個孤單的17歲,畢竟每一次挫折都會帶來一次成長,畢竟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畢竟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況且自己在17歲的時候,開始瘋狂的迷戀上看書,對於現在的自己已經是個大大的回報了。

《17歲的雨季》在小敏的手機裡單曲循環,17歲的回憶使此刻的人生豐富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