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中真正的進步是心態的轉變(連載二)

我渴望改變自己,渴望進步、提升,所以對他完全敞開,讓他挑。每次挑毛病時我都比較平靜,但內心還是不習慣。過後我才發現,為什麼和他在一起會感到累呢?因為他專挑我的毛病。

十幾天下來,他對我說了一句肯定的話:“心量還可以,能幹一番事業,但智慧還差得遠。”我說:“我根本就沒有智慧,為人處事還差很遠!”平時覺得自己還過得去,跟高素質的人一接觸,就發現自己差得很遠、很遠。

一個人很難把自己完全交給另一個人。即便你願意把自己交出去,也未必有人願意接受你。如果碰到一個願意接受你的人,那真是你的造化、你的福報了!要改變自己,必須把自己完全交給對方。我自己學法的體會是:你交給對方多少,就會得到對方多少的加持力。也即你打開多少,就能往裡面輸入多少。

佛門裡講,真正的改變是心態的轉變。學佛是為了成佛,不是為了永遠信佛、拜佛。有佛的心量,才會有佛的智慧和佛的悲心。我曾經說過多次,做人要有大心量,何況在座的都想成佛!佛的心量可以包容整個虛空宇宙,所以才有超人的智慧和悲心。就像我計劃在閉關中心蓋一個千人的大食堂,如果沒有這麼大的空間,怎麼也容納不下一千人。

學佛人最大的毛病就是不願意承認自己的不足。因為我們不瞭解佛的心量,總拿自己跟佛比。就像一個人從來沒有見過大海,無法想象大海的寬廣一樣。因為他的境界不夠,他的思想把自己的眼光框了起來,所以無法想象。只有到了海邊,看到了大海,才能徹底改變他原來的想象。

同樣,因為我們不是佛,所以也無法想象佛的境界,無論怎麼猜測、估量都不對。學佛修道這麼多年沒有進步,就是因為心量不夠,沒有徹底打開自己。我們學佛要想進步,必須接受別人的批評指導。你們可以體驗一下,當一個人無理地指責你時,你能對他合掌、彎腰、鞠躬,甚至向他頂禮,幾次這樣下來,你的心量就會幾十倍、幾百倍地增大。但是我們很難做到。

為什麼大家做錯了事,總會找理由推託呢?因為心量太小了,不敢承擔。實際上只要做事就會有錯,不做事就不會有錯;只要開口說話,就有說錯話的時候;只要吃飯,就會有咬到沙子的時候。你只要坦蕩蕩地把心放平就行了。不同的是,有的人犯了錯誤會承認,所以不會出現第二次、第三次;有的人不願意承認,所以就一直錯下去。

聖人會做錯事,我們凡夫就更會做錯了,沒有理由不做錯事。但是我們要學習聖人的敢於承擔,學習佛的心態。只有以真實的心態面對事實,我們才會改變,才能提升自己的境界。

修行,修神通,修定力,修智慧,修到最後是要在紅塵中起用。如果施展不開,不能在紅塵中起大用,又有什麼用呢?那才叫“無用”。要修在紅塵,悟在紅塵,用在紅塵。

生活中我們遇到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都是來成就我們的。如果你不會用,就會毀了你,那是你自己的錯。成就你的是他,毀掉你的是你自己。學佛的人應該把一切成就都看成是別人給的,一切過錯都是自己造成的。要把別人看得比自己高,才會成就。要發自內心地這樣想、這樣說、這樣做。雖然有時候也會說:“你學得好,比我強。”但實際上這是一種傲慢心。有時候能認識到,但無法改變。因為沒有魄力,不敢面對自己。

佛菩薩說要度盡每一個眾生。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在因地的時候,是這些眾生磨練了他們,成就了他們。所以成了佛、成了菩薩以後,沒有理由不度這些眾生。就像有一天我成佛了,也會來度你們一樣。從你們的內心來講,你們是來求道的,而在我看來,你們是來成就我的,我們彼此之間應該感激對方。禪修 心理學 宇宙 吸引力法則 冥想 靈脩 打坐 佛學 國學 哲學

修行中真正的進步是心態的轉變(連載二)

萬行大和尚

本文節選於東華禪寺開山方丈萬行大和尚的著作《降伏其心》

東華禪寺方丈萬行大和尚,一位用生命去踐行佛法、用生命去體證生命本質的智者。

15歲信佛、18歲出家、29歲證得生命本源,30歲復建東華禪寺、7年閉關、17年建寺安僧、12部著作、1萬多場開示、千萬餘字著述、17年間向社會捐款捐物4000萬多元……從童真入道、閉關證道,到建寺安僧、講經說法,六度萬行,歷經了三十餘年,找到了一條能讓人類證悟本源的解脫之道。

本著普度眾生的使命,將一生心血《東華禪》無私付予芸芸眾生,殷切期望天下蒼生通過學修《東華禪》融通人生四大關係:我與家庭的關係,我與社會的關係,我與國家的關係,我與自然的關係,從而獲得幸福圓滿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