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發揮法學會優勢 深度參與法治建設和法治改革

北京市司法責任制改革第三方評估工作總結會今天在京舉行。中國法學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陳冀平出席並講話。會議由中國法學會黨組成員、副會長兼秘書長鮑紹坤主持,來自北京市委政法委、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北京市人民檢察院、北京市法學會等有關單位的負責人和評估專家組代表共20餘人參加會議。

陳冀平在講話中指出,開展第三方法治評估工作是《中國法學會改革方案》確定的重要舉措,是中國法學會作為全國法學法律界的人民團體、群眾團體、學術團體在全面依法治國中發揮職能作用的重要抓手。本次評估堅持定量評估與定性評估相結合、主觀評估與客觀評估相結合,確保評估結果的客觀性、科學性。由中國法學會組織在司法改革領域造詣深厚的理論與實務部門專家開展第三方評估,發揮了法學會地位超脫、專業人才薈萃的優勢。今後,在推進新時代政法改革的背景下,各領域有關改革舉措落實情況的評估需要廣大法學研究工作者更加積極地參與。

今年3至5月,中國法學會受北京市委政法委和北京市法學會的委託對北京市司法責任制改革的落實情況開展第三方評估。評估組圍繞員額制與分類管理、司法責任制、職業保障三項基礎性司法體制改革事項,設計了包括三級共158個具體指標的評估指標體系;評估對象覆蓋北京市全部45家法院檢察院,選取15傢俱有代表性的法院檢察院進行實地測評,回收有效調查問卷7198份,形成了12萬字的評估報告。

評估報告指出,北京市司法改革自2016年3月啟動以來,兩年間全面快速推進,形成了許多本地化的經驗與亮點:充分發揮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作用,針對體制性問題攻堅克難,確保重大改革按時落地;發揮後發優勢,改革舉措在全市45個法院、檢察院全面鋪開,最大化地激發各司法單位推進改革的積極性;統籌推進法院系統和檢察院系統的改革工作,在各自司法領域探索目標一致但路徑不同的改革方案,形成法檢改革齊頭並進的良好局面;司法職業保障舉措的出臺和落實為統籌推進司法體制改革提供強有力保障,隊伍活力和積極性明顯提升;著眼於分類管理改革中的短板問題,及時出臺聘用制司法輔助人員的招錄和職業保障政策;內設機構改革探索起步較早,初有成效,積累了豐富的改革經驗。

會議總結了評估工作的經驗和不足,進一步明確評估的目標定位和原則,圍繞如何完善評估指標體系、評估方法和評估工作機制,加強評估結果的分析和應用,規範評估行為,更好推進司法改革評估乃至整個法治評估工作的專業化提出了許多重要意見。與會專家認為,本次評估不僅高質量完成了評估任務,還形成了一套科學合理的以評估指標為核心的評估體系,建立了一支具有豐富經驗的比較權威的評估專家隊伍,為在全國廣泛開展第三方評估提供了理論支撐、經驗支撐和人才支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