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襄行書手札《暑熱帖》,夏日裡的一陣清風!

蔡襄行书手札《暑热帖》,夏日里的一阵清风!

清人繪蔡襄畫像,現藏於中國歷史博物館

蔡襄(1012-1067),字君謨,漢族,北宋著名書法家,政治家,茶學專家,奸相蔡京的從兄。原籍福建仙遊楓亭鄉東垞村,後遷居莆田蔡垞村,1030年(天聖八年)進士,先後在宋朝中央政府擔任過館閣校勘、知諫院、直史館、知制誥、龍圖閣直學士、樞密院直學士、翰林學士、三司使、端明殿學士等職,出任福建路轉運使,知泉州、福州、開封和杭州府事。卒贈禮部侍郎,諡號忠。主持建造了中國現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橋泉州洛陽橋,蔡襄為人忠厚、正直,講究信義,且學識淵博,書藝高深。

書法史上論及宋代書法,素有“蘇、黃、米、蔡”四大書家的說法,蔡襄書法以其渾厚端莊,淳淡婉美,自成一體,工正、行、草、隸書,又能飛白書,嘗以散筆作草書,稱為“散草”或“飛草”。世人評蔡襄行書第一,小楷第二,草書第三。與蘇軾、黃庭堅、米芾,共稱“宋四家”。

蔡襄行书手札《暑热帖》,夏日里的一阵清风!

蔡襄 楷書 《謝賜御書詩表》(局部)

雖然比起蘇黃米三人的大膽創新,蔡襄是保守了點,但劃歸到保守派是有失公允的。在蔡襄存世的手札中,精研的楷法下也不乏盡興揮灑的情趣,雖然沒有蘇黃米三人的灑脫狂放,但在尚法的唐人之後,用筆端在紙上把自己嚴謹、小心、也在一步一步向前試探式的創新心態表露無遺,這不能不說是開了宋代尚意的先河,說他是宋代尚意的先鋒,開啟了蘇黃米個性文人書法的先河是不為過的。

這種小心的探索。在蔡襄的手札中不難見到,《暑熱帖》就是一個極為明顯的例子。

蔡襄行书手札《暑热帖》,夏日里的一阵清风!

蔡襄 《暑熱帖》 行書手札

書於1052年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襄啟,暑熱,不及通謁,所苦想已平復。日夕風日酷煩,無處可避,人生韁鎖如此,可嘆可嘆!精茶數片,不一一。襄上,公謹左右。牯犀作子一副,可直幾何?欲託一觀,賣者要百五十千。

蔡襄信上的大意是說天氣太熱,來不及通報請求謁見,心中苦惱的事情已經想通了。日夜朝夕天氣酷熱煩悶,無處可避,感慨人生中的束縛也是如此。給你帶了精茶數片,就不詳細說了。犀牛角做的棋子一副,不知道能值多少錢?想帶給你看一看,賣家說要百五十千。

蔡襄行书手札《暑热帖》,夏日里的一阵清风!

《暑熱帖》(局部)

《暑熱帖》篇幅雖短,但帖中行楷相間,字字珠玉,暑熱所帶來的煩躁在筆端已化為一陣清風,如解暑的精茶一樣,給人一種清新悅目的感覺,作者淡然豁達的秉性也躍然紙上。

下面看看高清放大版

蔡襄行书手札《暑热帖》,夏日里的一阵清风!蔡襄行书手札《暑热帖》,夏日里的一阵清风!
蔡襄行书手札《暑热帖》,夏日里的一阵清风!蔡襄行书手札《暑热帖》,夏日里的一阵清风!
蔡襄行书手札《暑热帖》,夏日里的一阵清风!蔡襄行书手札《暑热帖》,夏日里的一阵清风!
蔡襄行书手札《暑热帖》,夏日里的一阵清风!蔡襄行书手札《暑热帖》,夏日里的一阵清风!
蔡襄行书手札《暑热帖》,夏日里的一阵清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