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大檢查揭露嚴峻水質問題 嚇得我趕緊買了淨水器

近一個月,第四批中央環保督察組進駐8個省、自治區,展開了大規模如火如荼的環保督查。此次大檢查可謂空前的嚴格,觸及到了一些人的利益,所到之處不乏“怨聲載道”。可見中央對解決環保問題的決心之大。

轉眼快到秋冬季節,本就是一個敏感時期。霧霾汙染是抬眼就能看到,呼吸就能聞到的麻煩事件,因此環保組得到舉報的多數是大氣汙染類問題。然而對於很多地方來說,霧霾只是季節性問題,而真正嚴重的是水汙染。在專業的環保人士眼裡,水汙染要比大氣汙染要嚴重的多得多。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全國河流的水質情況大抵如此:

環保大檢查揭露嚴峻水質問題 嚇得我趕緊買了淨水器

據2016年1月《地下水動態月報》對各地地下水水井(主要集中在開發利用地下水較多的北方)的監測:水質評價結果總體較差。無Ⅰ類水,Ⅱ至Ⅲ類水佔二成,Ⅳ類水佔三成多,Ⅴ類水佔近五成。

全國的河流情況相對較好,地下水次之,湖泊最末。

環保大檢查揭露嚴峻水質問題 嚇得我趕緊買了淨水器

相對來說,霧霾還只是季節性問題,而人的生產生活離不開水。看到長江流域還有Ⅳ、Ⅴ類、甚至劣Ⅴ類水質,而你又不知道自己喝的是哪裡的水源,嚇得小編趕緊上網挑選淨水器。

淨水行業在家電行業還屬於朝陽產業,目前中國淨水器普及率不及5%,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普及率也不超過15%,家庭用水依然停留在桶裝水或燒水形式。因此,有待挖掘的市場空間很大。

即使前景看好,但目前行業卻面臨困難重重。

中央環保督察組自從2016年初成立以來,在全國巡迴檢查,環保問題提上日程,陸續關停了眾多印刷廠、塑料廠、噴塗廠等“散亂汙”的工廠。隨著這些企業的關停,相關產品供應短時會出現緊張,一定會引起鋼鐵、銅、鋁等多種原材料的漲價。

原材料成本的上漲從去年末就在家電業蔓延開來,漲價聲也一直不斷。據業內人士介紹,今年春天淨水器原材料鋼化玻璃漲價20%、包裝漲價30%,不鏽鋼漲價35-40%、ABS原料漲價40%……

而今年8月份開始的檢查力度可謂空前嚴格,勢必導致原材料供應緊張,漲價在所難免。

同時,正因為是家電行業的藍海,吸引了各方關注並且進入該行業,以分得一杯羹。一方面是行業在多方入局的同時獲得了迅速發展,另一方面淨水市場還存在諸多問題。現在行業依然存在著前十年存在的問題:缺乏統一的標準,消費者缺乏統一的認識,企業之間互相競爭之下做出來的東西往往不一定是消費者所需要的,市場惡性競爭激烈。

9月13日,國家發改委、水利部、質檢總局三部委以聯合令形式頒佈了《水效標識管理辦法》[第6號令](以下簡稱《辦法》)。據悉,《辦法》的適用範圍覆蓋坐便器、洗衣機、淨水機、水嘴等用水產品,將於2018年3月1日正式實施。根據《辦法》要求,自2018年3月1日起,凡納入水效標識實施規則目錄的用水產品,需在產品出廠前或進口前粘貼水效標識。該《辦法》的實施旨在推廣高效節水產品,提高用水效率,推動節水技術進步,增強全民節水意識,促進我國節水產品產業健康快速發展。

這無疑對淨水行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總體來說,成本的上升、行業新標準的制定和實施壓力最大的就是那些小企業。

現在淨水行業還處於競爭激烈階段,尚未形成穩定的競爭格局。圍繞淨水市場的洗牌正在進行,至於洗牌結果如何,大概未來兩三年內可見分曉。

因此,小企業還有機會,只要有壯士斷腕的勇氣和決心來完成自身的轉型升級,才有站穩腳跟的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