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文弄默|刀煉肉身,斧鑿靈魂—摩崖石刻書法傳承人劉大曲

摩崖石刻,鮮有人知

卻是中華文化千年傳承重要的載體

舞文弄默|刀煉肉身,斧鑿靈魂—摩崖石刻書法傳承人劉大麴

其實通俗來講,摩崖石刻就是指在山崖石壁上所刻的書法、造像或者巖畫,記錄了當時的文人思想或者作品,極富有當時的人文色彩。摩崖石刻起源於遠古時代的一種記事方式,盛行於南北朝時期,直至隋唐以及宋元以後連綿不斷,它有著豐富的歷史內涵和史料價值,也因此被後人所學習傳承,是中國文化流派的一個重要的分支。

舞文弄默|刀煉肉身,斧鑿靈魂—摩崖石刻書法傳承人劉大麴

今天我們要談到的就是中華書畫家協會會員,陝西金石書畫院理事劉大麴。而他是最正統的摩崖石刻書法傳承人,他曾師從陳少默、鄒宗緒等大師的門下,生活在西安的他,從小在碑林博物館,摸著碑文長大,對各家書法均有研究,在長年累月的耳濡目染之下,他將碑文書體和書法相結合,創造出了獨一無二隻屬於他的書法風格,看他的字,就如同看碑文一般,厚重沉穩,不拘一格,具有著濃郁的金石之氣息,為各界文化人士所稱道。

舞文弄默|刀煉肉身,斧鑿靈魂—摩崖石刻書法傳承人劉大麴

可能這就是命運吧,他從小就對身邊的這些古色古香的字畫十分感興趣,生活在碑林博物館周圍的他,每次隨父母散步,都是流連忘返,這樣的石碑,這樣精緻有趣的碑文,在孩童時期便深深的刻在了腦海裡,那時年幼,可能不懂這是什麼,卻已經對它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

從上學以後,劉大麴漸漸懂得了,這些石碑和碑文的意義,一般的年輕人對老祖宗這種充滿沉重與歷史的文化,都是不敢靠近和敬而遠之的,但劉大麴不是,由於從小就培養起來的興趣,他卻對這些碑文格外的親切,時而拿著紙筆來模仿拓寫,然後回家後在臨帖練字,久而久之他就成了學校出了名的書法能手,而這樣的練習一直持續到學生生涯結束。

舞文弄默|刀煉肉身,斧鑿靈魂—摩崖石刻書法傳承人劉大麴

隨著自己的努力和父母的大力支持,劉大麴自2002年之後,開始了自己的職業書法生涯,終於可以全身心投入到這項自己喜歡的事業中去了,他從前人或作品的經驗教訓中去粗取精,吸取養料,不斷精進自己的書法技藝,憑藉自己的努力上進,從最初的文化圈子裡的毛頭小子,到逐漸嶄露頭角,再到現在的聲名顯赫,都是靠著他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的努力所得來的。

舞文弄默|刀煉肉身,斧鑿靈魂—摩崖石刻書法傳承人劉大麴

劉大麴認為,在欣賞書法的時候,不能侷限於字裡行間的造詣,而要透過作品看本質,看作者的思想,作者的感悟與經歷,這樣不僅是在於欣賞,也可以在思考中提升自己對書法的理解和感悟。幽思之中,似乎走進了古人生活的年代,似乎遠離了現代社會繁雜的生活,似乎尋覓到了讓靈魂安寧的幽靜之場所,這正是他為書法“狂”的原因所在吧。

而如今摩崖石刻書法的傳承者寥寥無幾,劉大麴身上的擔子便又更重了,這門中國的藝術,絕對不能在這個世上消失,儘管孤獨的前進,也要隻身擋住歷史的車輪,哪怕粉身碎骨,也不能讓這門文化變成絕響,這便是傳承者內心最孤獨的時刻,一個人上路也未曾恐懼,因為後方留下了那麼多走過的腳印。

舞文弄默|刀煉肉身,斧鑿靈魂—摩崖石刻書法傳承人劉大麴

“夢想這種東西和經典一樣,不會因為時間而褪色,反而更顯珍貴”

——《老男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