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上半年推進成效明顯 「四新」重大項目蓄積發展動能

編者按5月4日,五屆市委常委會第49次會議指出,全市上下要牢固樹立“抓發展必須抓項目、抓項目就是抓發展”的理念,廣大領導幹部凝心聚力、勇於擔當,突出抓項目這根主線,全力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實現新的突破。本報此次集中展示了上半年全市重大項目建設的成果,並從9月份起,除特別重大活動外,在每月的第一個工作日推出“新簽約、新開工、新竣工、新投產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報道,用相對固定的視角,持續、動態展示重大項目建設進展情況,推動全市上下進一步形成“比學趕超、緊張快乾”的項目建設熱潮。敬請關注。

宿遷網訊(記者 洪磊) 發展是硬道理,項目是硬支撐。新簽約、新開工、新竣工、新投產“四新”重大項目的進展情況,是衡量項目招引和建設成效的直接體現。

上半年,全市“四新”重大項目974個,包括新簽約重大項目275個、新開工重大項目359個、新竣工重大項目132個、新投產重大項目208個,計劃總投資2721.3億元,同比增長29.2%。在“項目為王”理念的引領下,全市“四新”重大項目全速推進,蓄積高質量發展動能,跑出了“宿遷速度”。

“項目為王”既是共識也是行動

重大項目建設是經濟工作的“牛鼻子”,是推進經濟發展的後勁所在。5月11日至12日,全市重點產業、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和民生實事工程建設工作推進會召開,市委書記張愛軍強調,要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進一步推進思想解放,加快項目建設,全力推動宿遷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當前,“項目為王”理念已成為全市上下的一致認同和自覺踐行。而這一思想共識的形成,源於宿遷在推動加快發展上解放思想,將發展不充分作為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最大問題。

對此,我市將加快發展、轉型發展作為主旋律,將做優存量、做大增量、突破總量作為主方向,將做大做強工業經濟、實體經濟作為突破口,將招商引資、項目推進作為主抓手,凝心聚力攻堅項目建設,鍛造高質量發展的硬支撐。

“項目為王”既是共識,也是行動。為全面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多次召開會議調度項目建設,舉辦系列招商引資活動,力求把宿遷幹群的思想和注意力集中在重大項目的謀劃、推動和保障上。

近兩個月以來的市委常委會會議,都安排了“聽取重大項目進展情況彙報”這一議程,向各地、各部門傳導工作責任和壓力,持之以恆推動全市上下抓經濟發展、抓項目建設。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率先垂範,多次深入各地進行調研指導,會辦解決項目推進過程中發現的問題。

抓項目集聚、做大增量經濟,宿遷項目招引也在不斷髮力,成果豐碩。4月25日,宿遷(上海)產業合作對接會在滬成功舉行,會上共簽約14個項目,計劃總投資113.08億元;5月14日,市政府與常州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舉行項目簽約儀式,雙方將合作建設光伏組件生產基地、電池生產基地、光伏電站等項目;5月23日上午,長電科技集成電路封測基地項目正式落戶宿遷,實現了當天簽約、當天開工……

項目建設“遍地開花”

盛夏時節,烈日當頭,在宿遷大地,與氣溫一樣“火熱”的還有重大項目建設。為確保施工進度,各地創新機制,科學調度,全面聚焦、全力推進項目建設。

戰高溫、鬥酷暑,放眼全市,項目建設“遍地開花”,一派熱火朝天的施工景象。

在沭陽縣,正中新材料項目第一條生產線已投入運行。項目佔地約1000畝,計劃總投資20億元,建設可降解薄膜產業園,現已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25億元。預計全部建成投產後,年可生產聚酯30萬噸、拉膜15萬噸,實現開票銷售收入30億元,用工2000多人。

在泗陽縣,恆天(江蘇)化纖家紡科技有限公司的新建廠房主體已經完工。作為一家專業從事滌綸低彈絲、化纖面料生產與銷售的企業,該公司計劃投資22億元,三年內將建成擁有300臺加彈機和3500臺噴水織機的加彈織造產業園。

在泗洪縣,總投資40億元、規劃總裝機容量50萬千瓦的西南崗光伏發電應用領跑基地已於5月開工建設,著力打造光伏先進技術示範與特色漁業養殖相結合的綜合示範基地。目前,5個升壓站土建基礎基本完成,外輸線路塔基土建完成50%。

在宿豫區,萬達廣場項目已封頂,正在進行內外裝修施工。項目佔地面積80.1畝,總投資13.5億元,其中2018年投資11.5億元,建設內容為完成項目建設、投入運營。

在宿城區,賽木科技項目完成辦公樓建設,展廳牆板施工及部分設備結構框架、設備安裝正在進行中。項目計劃總投資5.6億元,建成後形成年產100萬平方米無機集料阻燃木塑複合牆板及50萬平方米裝配式建築部品部件等綠色建材的生產規模。

在宿遷經濟技術開發區,聚燦光電項目基建工程基本完成,首期設備安裝調試完成。項目計劃總投資40億元,引進國際先進金屬有機物化學氣相沉積設備100餘臺,全部達產後,可實現年銷售額不低於40億元、年創稅收不低於4億元。

項目推進氣象新特點明

一個個重大項目的招引與建設,不斷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和生產力,為宿遷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上半年,全市“四新”重大項目呈現出喜人的新氣象和鮮明的新特點。

縣域項目佔比不斷提高。上半年,沭陽縣、泗陽縣、泗洪縣“四新”項目累計達595個,佔全市比重的61.1%,計劃總投資1659.6億元,佔全市比重的61%。三個縣域的項目數、計劃投資額均超過全市比重的60%,比去年同期提高5.2個百分點。

項目儲備工作穩步開展。除去已開工建設的新簽約項目,截至目前儲備項目共有275個,計劃總投資898.1億元。

發展新動能不斷湧現。上半年,全市新投產項目208個,完成投資529.3億元,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41.6%、91.8%,其中沭陽縣70個,完成投資158.5億元;泗陽縣43個,完成投資110.6億元;宿遷經濟技術開發區14個,完成投資83.2億元。

區域發展重點突出。從新簽約項目來看,泗陽縣紡織服裝、家居製造產業項目居多,佔比48.9%;市湖濱新區、市洋河新區主要為服務業和農業項目,佔產業項目的比重分別為75%、50%;蘇宿工業園區全部為工業項目。

新氣象和新特點的背後,是宿遷對項目招引和建設的創新推動。據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我市建立重大項目建設推進工作運作機制,並進一步建立健全市重大項目協調推進機制,建立跟蹤通報制度,健全考核獎懲制度,建立現場服務制度,健全分級調度制度,集聚資源要素保障,統籌項目招引落地,以強有力的組織領導和科學的機制方法,有效促進項目加快建設、擴大投入量、提高效率,為全市高質量發展蓄積了持久動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