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十C的性能有多強?

無情無盡卻情多


殲10C是殲10的最新改進型號,屬於單發中型多用途戰鬥機,按照我軍方的劃代標準:屬於標準的三代半戰機(俄羅斯標準:四代半戰機,很多網友也按俄標劃分)。與美軍的F16E/F block 60(F16的最新型號)、法國的陣風F3、颱風戰鬥機屬於同一水平。按照西方媒體的分析,殲10C的戰鬥力要高於美軍的F16的最新型號,也強於瑞典的鷹獅。這兩款戰機與殲10C一樣,都屬於單發戰機,鷹獅屬於輕型多用途戰機,比殲10C更小。



殲10C在確保“空中優勢”的前提下,強化了其對地、對海攻擊能力,換句話說就是提升了多用途作戰能力。具備對地、對海精準打擊的能力,配備了發射精確制導彈藥的目標指示吊艙。根據央視的報道,在殲10C身上還部分應用了四代機技術,其已經加入我空軍作戰序列,開始了執行戰備值班的任務。殲10C的服役,可以說殲10系列戰機真正走向了成熟,也代表著我國在戰機研發、製造領域取得了巨大進步。


外媒始終稱殲10C將成為我國戰機外銷的代表,並稱其是這個、那個戰機出口的有力競爭者。最大一個原因就是:殲10C完全實現了國產化,不用受進口零部件的限制,並且殲10C的性能優異。但實際上,我國官方始終沒有將殲10C外銷的消息。很多人說“殲10C性能不好,所以才沒國家買”,真不知道這都從哪看來的消息。殲10C性能好壞,與出不出口有什麼必然的聯繫?很多人說“巴基斯坦不選擇殲10C,卻想買F16,證明殲10C不行”,這是什麼邏輯?巴基斯坦購買哪款武器有人家自己的考量,這可不只是性能的問題,最重要的是哪個部門、媒體說過殲10C要外銷的?


殲10C相比殲10B的性能有了很大的提升,主要的改進之處有這麼幾個方面:換裝了推力更大的國產渦扇10B型發動機,裝備了新型有源相控陣雷達,進氣道改為DSI進氣道,多用途能力大幅提升,其它諸如電子設備等是否升級,未見官方消息。根據其與殲10B的外型差異不大,推測殲10C的基本數據為:機長16.43米,高5.43米,翼展寬9.75米,空重8.8噸(應該略高),最大起飛重量19.3噸,最大速度2—2.2馬赫,作戰半徑1200—1250千米,最大航程3500千米,載彈量7噸。

殲10C的武器系統也得到了升級,可使用更多新型的導彈、精確制導炸彈等,還配有目標指示吊艙。殲10C的外掛點有11個,可掛載的武器也很多,包括最新型的霹靂8、9、10、11、12、13、15等遠、中、近程空空導彈,以及雷霆2、雷石6精確制導炸彈、反跑道炸彈(200A)或傳統炸彈等等。

現代戰機比較哪個更厲害,是越來越難了——在空戰中,誰能夠做到先發制人,誰就更勝一籌。

這就得看機載雷達的性能了,先敵發現才能先敵攻擊,否則只能被動挨打——戰機的機動性能再好,也沒導彈厲害。陣風的雷達直徑直有550毫米,T/R模塊單元數量830,嚴重限制了其雷達的性能。與殲10C相比,差的有點遠。而颱風戰機,在2007年的時候開始試換裝有源相控陣雷達,結果又取消了,仍然使用原來的脈衝多普勒雷達——ECR-90/"捕手"(Captor)雷達。這兩年始終在研究機載雷達採用改進的"合成孔徑雷達"(SAR)模式,也不知道現在這雷達換了沒有——沒有消息能夠證明臺風戰機更換機載雷達。



殲10C的有源相控陣雷達,比這兩款戰機的雷達的性能要強得多——可以看得更遠、看得更清。儘管陣風、颱風都是雙發中型戰機,龍其是颱風,自重就達到了11噸,比殲10C大了一號——在推力上更強(殲10C只有一臺推力14噸,人家兩臺加起來達18噸),推重比更高,機動性上應該略佔優勢(這個實際上還要考慮氣動外型,沒有公開資料,不提)。但是空戰中,近距格鬥出現的機率實在是太低,超視距作戰已成常態。殲10完全可以對敵實施超視距攻擊,擁有先發制人的優勢。實際上,殲10C屬於空優戰機的改進發展版,我並不認為其近距格鬥上會輸給陣風、颱風。



殲10C在空戰方面,要強於颱風、陣風戰鬥機。而在對地、對海打擊能力方面,殲10C卻要差了些——畢竟陣風、颱風是專門研製的多用途戰機,而殲10C卻屬於“半路出家”。在載彈量上,殲10C也比陣風、颱風要低很多,載彈量可是對地、對海攻擊能力的重要指標,這沒什麼好說的,誰的載彈量高,它的對地、對海攻擊能力就會更強(其它因素相差不大的情況下)。


這與空戰不同:雖然殲10C的雷達性能先進,但空戰中1、2枚導彈基本上就解決了戰鬥,對地攻擊、對海攻擊可未必能夠解決(視目標而定)。陣風共14個掛點,最大載彈量超過9噸;颱風擁有13個掛點,載彈量也在8噸以上。殲10的掛點、載彈量上面已說過了,在這兩個方面確實是都比不過人家,對地、對海打擊能力較陣風、颱風要差一些。


儒道之主


殲-10C雖然不錯,但陣風和颱風好歹也是雙發中型戰鬥機啊,這麼不給人家面子?

殲-10C作為殲-10的最新型號,其性能其實都在不在改進過程中,不同生產批次都有所改進和變化,目前來看主要變化有。

  • 航電升級,雷達確定更換為AESA雷達。
  • 發動機更換為國產太行B(FWS-10B),推力14噸級,帶AVEN矢量控制。FADEC全權數字電傳控制,從而實現飛(控)火(控)推(力控制)一體化設計,戰鬥力和機動性能全面升級。
  • 配備的導彈升級,裝備國產最新的第四代格鬥導彈霹靂10和遠程空空導彈霹靂15。

可以說這些升級之後,殲-10C已經無愧於三代半戰鬥機行列,性能配置上看,已經超越經常拿出來對比的老對手F-16的新型號F-16 E/F block 60。
殲-10長期以來的老對手F-16,對比其block 60型,其使用的AN/APG-80屬於第一代AESA雷達。而殲-10C還有IRST和飛火推一體化設計,WMMC型航電架構也比1553B航電總線架構先進一代,個人認為殲-10C已經全面超越F-16。

如果與提主說的陣風和颱風進行比較的話,在技術水平上可以說是同一級別,但是在機型體積上的差距可以說是導致依舊存在一定的差距。

殲-10A的空重約為8.7噸,殲-10B通過進氣口修改為DSI進氣道平衡了航電升級帶來的重量提升,殲-10C升級航電和發動機帶來一定重量增加,但發動機推力增加推比應該更出色點。
殲-10C其實最令人欣慰的是太行發動機配備,標誌著國產發動機可靠性終於達到預期

而陣風和颱風都是屬於雙發中型戰鬥機,陣風的空重為9.5噸,M88-2發動機最大推力7.5噸。一再跳票的將要裝備的M88-3最大推力9.5噸,以平衡陣風升級帶來的重量增加。颱風戰鬥機的空重和體型要比上述都大一號,11噸的空重,但是兩臺EJ200發動機,單臺最大推力達到9噸。

所以殲-10C與雙風進行對比的話,最大不足在於推重比略有不足,本身雙中推戰鬥機在堆推重比方面是最容易的。推重比方面的吃虧,在空戰機動性方面就要吃虧。
要承認的是歐洲發動機技術水平還要領先我們

另一個不足點在於空空導彈方面,殲-10C雖然全面升級了空空導彈的彈種,但是在最常用的中距空空導彈方面,陣風和颱風都配備流星空空導彈。作為第一款裝備衝壓發動機的空空導彈,流星極大的提升了空空導彈發動機工作時間,延長不可逃逸區範圍。


但是陣風有個不足點,那就是其雷達實在是可憐。因為採用半埋式進氣道設計,陣風的雷達直徑只有55cm,比梟龍和鷹獅這些輕型戰鬥機還要可憐。而殲-10C雷達直徑是設計時有意增大,80cm的雷達罩直徑與颱風、米格-29、F/A-18這些中型戰鬥機屬於同一水平。
陣風RBE2雷達的T/R單元只有830多個,殲-10和颱風擁有將近1200個T/R單元組件,差距實在有點大。

此外,颱風有個DASS主動電子對抗系統非常值得肯定,該系統由一系列各種類型的雷達、激光、紅外告警設備,進行高精度輻射定位,根據目標自動使用針對性的電子對抗、釋放干擾彈以及誘餌。沙特、卡塔爾等神壕國選配最新的F-15時都採用該系統替代美國的電子對抗設備。

而在對地攻擊方面,殲-10則要比陣風和颱風都要差多了。歐洲雙風本身就是多用途戰鬥機配備,特別是陣風,設計上對於對地攻擊能力要求非常高,空重只有9.5噸的情況下,最大起飛重量24.5噸。最大可以攜帶將近10噸的掛載投入戰鬥,掛載能力接近F-15E的水平。


陣風的極限掛載展示。陣風有14個外掛點,圖中共有11個,其中機腹中央可以前後掛載2枚空空導彈,另外進氣道下方各有一個用來掛載瞄準吊艙的掛點。

颱風戰鬥機對地攻擊能力同樣十分出色,颱風在英、德、意空軍計劃裡面是要取代狂風戰鬥轟炸機的,所以也相當重視對地攻擊能力的開發,標準的最大8噸的武器掛載能力,一共有13個外掛點,而且其中7個屬於1噸級的重掛點。

相比較之下,殲-10設計定型於空防壓力山大的年代,前期蘇聯逆火轟炸機如高懸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後期與美國關係惡化,美軍龐大到令人絕望的三代機群壓境。所以殲-10任務就是爭奪制空權。雖然也擁有5個重型掛點,但這更主要是機身結構強度帶來的紅利。內部油箱過小(2.9噸),出門巡邏都常帶3個大號奶瓶,不利於開發對地攻擊能力。
殲-10一共有11個掛點,但是我們未開發裝備半埋式發射的空空導彈,自衛用空空導彈只能擠佔寶貴的機翼下掛點。

所以綜合來講,個人認為,殲-10在制空方面性能上跟陣風相近,略遜於颱風。同類別三代半機型比較中,較為看好,應該要優於日本F-2、美國的F-16E/F block 60、瑞典的鷹獅E/F等。但是在對地攻擊能力方面,殲-10C還是屬於三代半機型中墊底。


五嶽掩赤城


殲十是我國中航工業集團成都飛機工業公司在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自主研製的單座單發第三代戰鬥機。其是一款中型,多功能,超音速,全天候空中優勢戰鬥機。並在此基礎上研製出殲十B和殲十C,其中又屬殲十C最為優秀。

機身設計

殲十C的機身設計採用鴨式佈局,通過巧妙的設計,不僅增加了機內容積還有效利用了空氣動力增幅,同時設計的四塊減速板更好的保持飛機了的穩定性。




座艙設計

殲十C的座艙設計經過不斷的優化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尤其在救生彈射方面成功通過了平飛,俯衝,橫滾,下沉,倒飛和大速度狀態下的考驗,極大提高我國飛行員的生存力。


航電設計

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其使用的是國產太行發動機,彌補了我國在這方面的空白!在雷達方面採用的是國產JL—10脈衝多普勒,搜索距離可達到100~130千米,甚至可以同時跟蹤六個目標,並選擇四個加以摧毀。

武裝設計

殲十C裝備了一門半埋入式雙管23毫米機炮,除了裝備PL12中距空空導彈,還裝備了PL13遠程空空導彈。由於加裝了激光制導吊艙甚至還可以發射多種激光制導炸彈,極大的提高了殲十C的精確打擊能力。



從總體上來說,殲十C屬於第三代戰機中的佼佼者,雖然與陣風和颱風相比各有所長,但相對來說我還是認為殲十C在持續作戰能力上更加突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