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反彈 金秋未到

近期反彈 金秋未到

國泰君安

政策雪中送炭,近期信用問題得到緩釋,市場將迎來反彈,但金秋未到。反彈過程中,結構重於倉位,製造業中的TMT 優於消費。後續需重點關注貿易戰演繹情況。

政策雪中送炭,近期反彈但金秋未至。對於週五央行、中國銀保監會、中國證監會發布的文件,核心的邊際變化在投向、計量方式、執行節奏上的邊際放。預期層面,此次放鬆本質是央行主導,結合央行前期表態,整體態度市場或已有一定預期。但是超預期的點主要在細節規定上,如投資非標、老產品投新產品、放低調控頻率等,從週五的市場表現中可見一斑。近期以來,去槓桿是因,金融部門、公共部門信用收縮是果,企業信用分化是果。政策雪中送炭,我們認為,資管新規對理財、公募的放鬆,對非標、信用債的投放有助緩解尾部風險,降低信用違約的深度和廣度,這將直接導致分母端信用風險的收斂,是市場近期反彈的重要力量。但是,我們認為的金秋時點仍未到來,此次央行表態是其預期中的態度的延續,並非拐點。同時,節奏調整並非去槓桿轉向,腳步暫歇對市場影響來去匆匆,在此過程之中做好結構調整是首要任務。

信用問題僅是緩釋而非轉向,市場反彈而非反轉。信用問題的本質是信用收縮週期下,貸入方預期違約風險上升或借出方風險偏好下降帶來的投資、融資需求錯配問題,去槓桿政策為此提供了較大催化。這本質上是個結構問題,導致結構性尾部信用風險的大範圍暴露,此次政策邊際放鬆有助階段性緩解信用風險,但本質上信用問題的出清需等待槓桿去化後的新一輪的信用擴張,即需要信用擴張來解決,未來核心重點是關注公共部門的信用擴張情況。因此,近期信用風險緩釋而非轉向,市場反彈而非反轉。

靜待金秋,關注貿易戰的演繹路徑。從500 億到2000 億,再到特朗普接受採訪威脅對5000 億中國輸美商品徵稅,貿易戰步步升溫、愈演愈烈。時間上看,8 月初160 億、9 月初2000 億、以及汽車關稅調查進程是幾個重要時點。格局上看,歐日與美,在中國貿易和知識產權問題上有共識,德國、墨西哥近期也有跟美國妥協的跡象,中國貿易戰面臨的各國之間的格局十分不利。內部政策上看,對內的顯著放鬆是個負向指示器效應,印證了外部壓力大的現實,對沖外部壓力的目的較為明顯。綜上,作為近期擾動市場的重要因素,貿易戰仍懸而未決,且存在進一步加劇的可能性。即使市場迎來反彈,也要高度關注,這將會持續抑制市場風險偏好,也是影響金秋時點的重要因素。

近期博反彈,調結構是重中之重。伴隨信用風險的階段性緩釋,市場近期將迎來反彈。在此過程中,結構重於倉位。一方面,前期抱團嚴重的消費板塊存在較大的微觀交易結構問題,在市場調轉過程中容易引發踩踏;另一方面,消費板塊的穩增長邏輯,在前期消費數據急轉直下情形下引發隱憂。相反的,在市場風險偏好階段性修復的過程之中,“製造業中的TMT”(計算機/電子/通信/軍工/機械)屬於估值敏感型受益於風險偏好修復邏輯,交易結構良好,同時股票質押影響由負轉正將為其提供較強反彈基礎。主題推薦鄉村振興、核電板塊。

近期反彈 金秋未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