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甘肅麥積山 峭壁上的神祕微笑

到了絲綢之路上的甘肅天水,驚喜地發現這個青山掩映中的小城滿目清涼,感覺很是舒服。

我第一次知道天水這個地方,是小時候看三國演義時因為喜歡姜維而記得的。天水得名於“天河注水”的傳說,是歷史文化名城,人文始祖伏羲氏誕生於此;新石器時代的大地灣氏族在此創造了中國最古老的新陶文明;秦朝的先祖非子在此為周孝王牧馬有功,被賜姓為嬴,封地為秦,天水成了秦國的開業基地,後遂有“秦州”之稱,漢武帝時建置天水郡,至今已有2600多年的歷史。

早就聽說了天水麥積山的大名,素有“東方雕塑館”的美譽。於是和同事一起,興致勃勃地去朝覲麥積山。

探訪甘肅麥積山 峭壁上的神秘微笑

形似麥垛

形似麥垛而得名

沿著天水城區向東南行進大約三十五公里,便到麥積山風景區入口了。一拔地而起的形如場院中的麥垛的孤峰在蒼松翠柏、野花茂草中猶如鶴立雞群,內心不禁一陣激動,我已經來到了中外聞名的麥積山石窟的腳下了。

麥積山,因其形狀像堆積起來的麥垛而得名。遠遠的便可看到那鑿在石壁上的佛像和半山腰迴廊上小如黑豆的人影。到得近前,更是生動宏偉,不得不嘆先人手藝的精湛。所有的石像、石窟均開鑿在一座形如麥垛的山頭上,因為這座山,也便有了好多好多美好的民間傳說故事和文人騷客的千古佳句,所以自古以來,這兒的人文之氣就很濃厚。

探訪甘肅麥積山 峭壁上的神秘微笑

東方雕塑館

跨度1600多年的“東方雕塑館”

東崖三大摩崖佛像是麥積山的標誌,中間為佛,高16米,兩邊各有菩薩像一尊略小於大佛。麥積山大佛,肅穆莊嚴,當你在他腳下仰視的時候,震撼你的不僅是他的高大。

麥積山是沉積岩的山體,並不適合雕鑿佛像,但古人的聰明才智不是我們可以企及的,在一個條件並不好的山體上開鑿了數千座佛像。看到了久仰的藝術品,北魏的刀槍鐵騎,隋唐的溫婉笑容,兩宋的衣袂飄飛,似乎歷史一下子倒轉。

探訪甘肅麥積山 峭壁上的神秘微笑

崖閣

麥積山石窟是隨著絲綢之路的暢通,最初從十六國後秦(公元384年至417年)時期開始營造的。據梁《高僧傳》載,南朝宋年間,高僧曇弘禪居麥積山,不久名僧玄高繼至,二人共住寺院,常有學徒三百餘人,可知當時佛事之盛。麥積山石窟歷代都有不斷開鑿或重修,歷史上雖遭多次地震、火災的破壞,現仍保存窟龕194個,泥塑、石刻造像7800多尊,壁畫千餘平方米,北朝崖閣8座,麥積山石窟同敦煌莫高窟、河南龍門、山西雲岡一起,被並稱為中國的四大石窟。莫高窟以其壁畫而著名,龍門、雲岡以其石刻聞名,而麥積山則以精美的雕塑獨樹一幟,以石窟多、塑像完美、延續時代長久而被稱為“東方雕塑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