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豬頭豬蹄換美元或終結後,美國龍蝦或也無法再「變廢爲寶」

美國有句俗話“一個人的垃圾卻是他人的寶貝” ( One man’s trash is another man’s treasure)。現在聽起來可能更像是對美國農業經濟領域的某種預見性的警告。BWC中文網近期提及,豬頭、豬蹄、豬心、豬舌、豬內臟雞爪,亞洲鯉魚,鰱魚,魚頭,鴨脖,鴨腸,鴨肝、鴨掌、雞胗,牛肚、羊肚等一系列美國人並不喜歡吃的“食物”卻是一些亞洲市場上豐富的美食。多年以來,美國的農民和相關食品加工企業憑藉源源不斷地向亞洲市場出口大量上述美國人眼中的“廢物”而賺取了大量的美元,這門“變廢為寶”的生意使得美國相關產業鏈輕輕鬆鬆就可以大發橫財。

然而,今天諸多跡象表明,美國的豬頭豬蹄換美元的光景或正在或終結。

據美國肉類出口聯合會的數據,在原有每磅76美分價格的豬內臟市場流失的情況下,如果找不到其他買家,豬內臟將在美國以每磅約18美分的價格出售,這可能導致美國豬肉行業明年損失8.6億美元。愛荷華州立大學農業經濟學家Dermot Hayes說,加工企業會降低生豬收購價,將上述損失轉嫁給養殖戶。“受傷害的是美國生豬養殖戶。”據路透社近期報道,美國豬肉加工企業的利潤率承壓,今年6月滑落至三年來最低水平。事實上,相比於上述農產品相關產業遭受巨大經濟損失的同時,著名的美國緬因州龍蝦的市場份額或也正在經歷斷崖式下跌。

美國的豬頭豬蹄換美元或終結後,美國龍蝦或也無法再“變廢為寶”

圖片來源businessinsider

美國緬因州面向大西洋,一直以來,海洋漁業是這裡的重要產業,確切地說,在美國還沒有在美洲大陸正式建國之前,緬因洲的龍蝦捕撈業就已經開始了。緬因州的一位高級貿易專員曾表示,“緬因州的龍蝦捕撈業已經有400多年曆史了。而如今我們增長最快的市場就是亞洲市場。”在緬因州這個擁有130萬人口的小州,約有4500名持證漁民,還有近1.2萬人直接從事龍蝦貿易相關行業。緬因州龍蝦經銷商協會負責人安妮·泰絲莉科斯數月前表示,“如果你從波士頓坐飛機去亞洲一些城市,飛機貨倉裡多半可能也裝著緬因龍蝦。”近日相關的消息是“緬因州幾乎每個人都會受到保護主義的影響,”“這裡的家家戶戶都有人靠龍蝦過日子。”

以龍蝦大戶湯姆·亞當斯為例,去年他向29個國家和地區出口了約3175噸大龍蝦,其中至少四分之一最終都被端上了亞洲人新興的消費升級飯桌。然而近日不僅亞洲市場的銳減他憂心忡忡,同樣的境遇還發生在歐盟市場,而取代美國緬因州漁民市場的正是他們的鄰居加拿大漁民。早在去年9月,龍蝦傳統消費市場歐盟就與加拿大之間達成了五年內龍蝦進口零關稅協議,致使美國龍蝦商痛失大量金錢。亞當斯說:“這極大地影響了我們在2018年的歐洲出口量。”

其實,美國農牧漁業相關產業近期痛失大金主的景象屢見不鮮

美國的豬頭豬蹄換美元或終結後,美國龍蝦或也無法再“變廢為寶”

圖片來源TWITTER

我們再以市場上較為常見的豬肉為例,數據顯示,去年美國銷往墨西哥市場80多萬噸火腿和其他豬肉產品,價值15億美元。而近期,表明墨西哥市場已經轉向歐盟生豬供應商。德國《農業日報》近期表示,“歐盟豬肉生產商成為贏家。”歐盟農業專員菲爾·霍根稱,“墨西哥將進一步開放市場,從歐洲和其他國家進口更多的豬肉。這關係到35萬噸豬肉。”

也就是說,美國經濟一系列的“優先”和“保護”舉措,似乎正在為其他經濟體擴大市場份額提供一個絕佳的機會。畢竟,此前美國的相關產品無論是在貨幣便利性上,還是交通運輸條件上都具有一定優勢,特別是在美元優勢上,這是任何一個市場所不能比擬的。但今天,美國經濟或卻自我把這一優勢消耗殆盡。從近期日本與歐盟簽訂堪稱史上最大的自貿協定可見一斑。我們分析認為,經貿的流失只是表象,深層次來講,反過來又加速了世界經濟去美元化的進程。不僅如此,對美國經濟還有一個巨大的隱患就是,可能一些美國人眼中所謂的豬內臟等“廢物”滯銷而臭氣熏天。以下的跡象或正在佐證這一觀點。

美國的豬頭豬蹄換美元或終結後,美國龍蝦或也無法再“變廢為寶”

圖片來自中國日報

比如,中國日報此前報道,亞洲鯉魚曾在美國氾濫成災,美國兩河漁業公司(Two Rivers Fisheries)創辦人於泳琴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初來到美國,於2012年6月註冊公司,工廠在2013年就開始運作,當年出口了50萬磅的冷凍魚到亞洲多個市場,據悉,50萬磅的半成品需要約百萬磅的魚,這為防範亞洲鯉魚氾濫立下一功。分析認為,接下去,一系列無處安放的“廢物”所帶來的垃圾成災景象將遠大於當年亞洲鯉魚的災患,丟了金錢損害了環境,或是美國經濟即將面對的尷尬

。(完)

BWC中文網原創作品,本文不得以任何形式摘編、轉載或轉化視頻、音頻等,違者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