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共享汽車,竟然還有共享旅遊?

近年來共享經濟快速發展,已經深入到交通出行、住宿餐飲、文化創意、教育培訓、醫療診斷、製造服務等多個領域好行業,共享經濟產生了豐富多彩的新產品新模式,引領新時代全球共享經濟的發展。

共享單車、共享汽車,竟然還有共享旅遊?

在今年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後總理答記者問重點回答了關於“互聯網+”和共享經濟發展勢頭迅猛的問題,指出“互聯網+”最最大的共享經濟平臺,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了廣闊的舞臺,推動著經濟社會生活發生著深刻的變化。

共享經濟激活釋放閒置資源,交通方面有大眾熟知的共享單車共享汽車,以及滴滴順風車,金融方面人人貸、積木盒子等,物流通過眾包形式解決最後一公里送達問題,餐飲方面廚師利用空閒時間上門做菜,服裝上衣二三、女神派之類解決眾多女性愛美和衣櫥空間不夠經濟有限的矛盾,物品租賃、寵物有人幫忙養,辦公場地辦公室閒置貢獻等,毫不誇張的說,共享經濟已經滲透到了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並且還在不斷髮力中。

旅遊業自然也趕上了共享時代的腳步,共享旅行依託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現代技術,最大限度實現旅遊資源和信息的共享,潛移默化的改變著旅遊者的消費觀念和旅行方式。

旅遊業迎來發展新機遇,伴魚平臺即將亮相,致力於提升旅遊者的旅行體驗,改變旅遊者的旅行方式,帶來旅遊產業的重構,迎來“共享旅行”新時代。

出遊方式

伴魚出遊,一鍵直連全球遊客和目的地旅行達人,整合的是旅行中涉及到的各種資源,包括交通、住宿、導遊、旅拍,“吃、住、行、遊、購、娛”各個環節,提供方案量身定製、導遊專屬服務、旅拍定製服務。實現出遊資源共享、出遊社交相結合,沒有中間環節,沒有強制購物、消費加價,讓出遊變得更簡單。

出遊內容

曾有一個外國遊客這樣評價中國的共享單車,“當我騎著共享單車走在北京的衚衕,我覺得我像一個北京人。”共享理念正在使遊客真正融入當地的文化和生活。

共享單車、共享汽車,竟然還有共享旅遊?

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指出,在旅遊過程當中,遊客有分享異地生活方式的權利,有使用共享資源的權利。共享恰恰架起一座本地市民和外來遊客共享城鄉生活空間的橋樑與紐帶。

伴魚出遊開發整合有鮮明的主題、豐富內容和價值主張的高品質、個性化旅遊路線,以伴魚為平臺,讓旅行者依靠當地旅行達人的服務,改變以往遊客在一旁看風景的的粗放模式,實現全域化、深度化、個性化旅遊模式。

出遊文化

共享經濟的迷人之處不僅在於它搞笑的資源共享模式實現了社會資源與需求的良好匹配,更在於它人人參與、文化共享的理念影響了千萬用戶,也改變了人們對於旅行的認識和實踐。

伴魚依託平臺品牌和線下區域運營中心組建社群,傳遞“愛旅遊、愛交友、愛家鄉、愛自己”的伴魚文化,以實際行動踐行大眾創新萬眾創業。

共享經濟正在悄然改變著旅遊的組織方式和遊客的消費行為習慣,勢必會成為未來旅遊消費的主要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