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創業開小吃店,賠了兩次100萬,結果賺了一個億

從內蒙一個不足20平的街邊小吃店,到擁有71家門店、年營業額達20億的中國最大西北菜餐飲連鎖企業,這個過程賈國龍用了25年,這個過程他從未停止過折騰。

賈國龍是在大二退學做小生意的,21歲就成了萬元戶。紮根餐飲業20多年,從小地方的小飯館殺將出來,靠羊肉和莜麵掘金大城市做到上市公司,賈國龍的創業史看上去大概有三個階段。

大学生创业开小吃店,赔了两次100万,结果赚了一个亿

第一步:因病退學卻不耽誤創業掙錢,迎來人生第一個小高潮。

賈國龍是60後,土生土長內蒙人。1986年9月考上大連水產學院,1988年5月因被神經衰弱折磨而退學。讀大學時從大連倒賣“大重九”回巴彥淖爾盟臨河市老家,賺了幾百塊。

退學後,母親和姐姐分別拿出3700元和1800元資助他做生意,他又跑到石家莊進上小商品,賣回內蒙古,從中賺取數倍甚至10倍的差價,這讓20出頭的賈國龍幾個月就進階為萬元戶。

此後,賈國龍開始做餐飲,土地方整洋事兒。他說,“我還開過很前衛的咖啡廳、酒吧、西餐廳。在小縣城,就我捨得請很有名的設計師、投巨資裝修,壁紙、進口仿木地板,我處處引領潮流。”

理想拗不過現實,他的“西貝酒吧”賣洋酒、雞尾酒,客人卻要喝二鍋頭。應客人要求不斷調整,最後“西貝酒吧”賣得最火的產品變成了砂鍋麵片。到最後,胳膊扭不過大腿,賈國龍乾脆跟著市場變化而變化,決心做成中餐館。

1995年和1996年,還不到30歲的賈國龍,經歷了創業以來的第一個小高潮,年入百萬,生意好到讓他覺得臨河太小。

大学生创业开小吃店,赔了两次100万,结果赚了一个亿

第二步:賠了兩次一百萬,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接下來就是一個億。

28歲時經朋友介紹,賈國龍來到北京西四附近的金王子酒店,想謀個差事,為的是偷師學藝,考察市場,他還花800多塊“鉅款”給這家國營酒店負責人送了套茶具,但還是沒能得到那份工作。

1997年,賈國龍像是等到好機會了,被一個朋友的電話帶到了深圳,轉給他一間很豪華但不景氣的海鮮酒樓。賈國龍激動啦:“我從沒想到能一步到位做那麼好的酒樓”,沒想到,這是個坑。

他從內蒙古大飯店花重金請來幾名海鮮廚師——內蒙古請海鮮師傅,這個決策嘛......做了9個月“怎麼也做不起來”,虧了100多萬元後撤出。臨撤退之前,他給深圳一家海鮮酒樓的老闆送去6萬塊錢,為的是能留下6個人拜師學藝,這些廚師後來陸續返回內蒙古後,成為賈國龍在臨河、包頭等地做海鮮的人才資本。

禍不單行。又一個機會來了,臨河政府要在北京設辦事處,1999年,他承包了北京金翠宮海鮮大酒樓。辦事處與餐廳緊挨著,承諾所有的吃飯接待都交給賈國龍。借力打力沒有給他帶來好運,賠錢的速度刷新了自己的記錄,4個月下來,100多萬就打了水漂。

這回賈國龍坐不住了,看來海鮮命裡不註定,他把海鮮一鍋端掉了,改為莜麵村,專賣蒙古菜,那個時候宴請講究的高大上,一個字,貴!他光賣莜麵、羊肉和土菜,要支撐2000多平米的高端酒樓,有點孤注一擲的感覺。

接下來的3個月,賈國龍花10萬塊請歌唱家德德瑪做代言人,先後在北京晚報、北京青年報和北京電視臺投放廣告。他不再按臨河的消費水平,給大城市的消費者定價,漲價!在內蒙古白送的酸黃瓜,在北京賣6元;在內蒙古賣2塊的一籠莜麵,在北京賣18元。

誰也沒想到,鄉土風大受歡迎,莜麵村的日均流水從2萬元漲至4.5萬元。這年11月,賈國龍創立北京西貝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到2002年底,西貝莜麵村在北京的營業額已達1億元上下。

大学生创业开小吃店,赔了两次100万,结果赚了一个亿

第三步:上市,將一門生意變成一家企業。

現在西貝餐飲集團旗下連鎖餐廳60多家,直營店遍佈北京、深圳、天津、上海、廣州、瀋陽等大城市,年營收達到13億元。

做到這個程度,賈國龍早就想著上市,2011年就啟動了上市計劃。為此他制定了西貝的3年戰略規劃,從2012-2015年,營收實現不少於30%的年均複合增長,2012年營收13億元(淨利潤率超10%),2015年要達到30億元,2020年要超過100億元。

從2012年開始,西貝開始編制規範的財務報表。根據相關監管要求,上市需要提供3年的規範報表,以此順推,西貝最快在2015年上市,當然,政策環境變數也很大。政策的事兒他插不上手,只能死磕自己,他做了三件事:堅持直營店打爆款,專攻西北菜做標準化,做精供應鏈不怕高成本。

說起來容易,做不做也很少人知道,味道卻是不會騙人的。有人懷疑標準化是否最終還是會影響風味,沒事,一種風味不可能包打天下,食客太多,市場太大,圈一堆就夠。站在做企業的角度,這更不是大問題:有所得必有所失,看你想要什麼了。

大学生创业开小吃店,赔了两次100万,结果赚了一个亿

從“西貝莜麵村”到“西貝西北菜”再到2013年8月改回“西貝莜麵村”;從《舌尖》黃饃饃到《舌尖》張爺爺手工空心掛麵,再到與傳統餐飲連鎖企業運作模式相悖的“非常好吃戰略”,創業永遠是一個不停探索、不停折騰的過程。去年,賈國龍10萬+門店計劃失敗,2年多虧了3千萬,賈國龍也開始反思,“雖然西北走了一些彎路,但我們終究會在真理處相見。”

本文來自經理人分享,創業家系授權發佈,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 關注創業家公眾號(ID:chuangyejia),讀懂中國最賺錢的7000種生意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