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會成爲分布式光伏新的戰略制高點嗎?

上帝關上一扇門的同時,也會打開一扇窗。近日,深圳和廣東東莞兩則促進分佈式光伏發展的地方政策打破了後5.31時期光伏產業的集體沉默。

東莞、深圳連出兩利好

先是,7月6日 ,東莞市發展和改革局發佈《關於組織申報2017-2018年東莞市分佈式光伏發電資金補助項目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暨(東發改〔2017〕49號)號文件,宣佈戶用分佈式仍執行6.30政策。緊接著,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深圳市財政委員會聯合印發《深圳市建築節能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規定對可再生能源建築應用示範項目進行補助。

《通知》稱,東莞市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已併網發電並提交補貼申請的分佈式光伏項目容量約為108MW,餘下的補助項目容量約為12MW。《通知》要求,已併網發電的項目請項目單位抓緊提交補助申請材料,項目是否納入補助範圍按照補助申請時間先到先得。

在業內人士看來,儘管6月30日之前完成併網的項目是否納入補貼指標內,各界還沒有公論,但東莞市出臺的這一政策對當地安裝用戶而言無疑是一種莫大的安慰。畢竟,相對於部分地方嚴格執行5月31日的“新舊劃斷”期限,東莞的分佈式政策已為用戶提供了一定的緩衝。

華南給太陽能發電產業的支持,以及對用戶、經銷商和太陽能產業帶來的驚喜遠未停留於此。

數日後,深圳市兩部門印發的《深圳市建築節能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對業內來說就是一個字——壕!

《辦法》明確提出給予太陽能光熱、太陽能光伏項目以有力支持,相關資助標準如下:

對於太陽能光熱項目,每平方米集熱板面積補貼390元,資助金額不超過光熱項目工程費用的30%,上限為200萬元;按規定必須安裝太陽能熱水系統的項目不予資助。

對於太陽能光伏項目,根據年度實際發電量對項目投資主體給予0.4元/千瓦時補貼,補貼時間為5年。單個項目年度資助金額不超過50萬元。

北京、上海、深圳光伏扶持力度對比

據瞭解,北京和上海堪稱是扶持分佈式光伏的佼佼者,並以補貼力度大而為業界所熟悉。權威人士在2017年曾介紹,到北京順義區做光伏,除了享受國補之外,還會享受到0.40元/瓦的裝機補貼,給老百姓提供0.40元的度電補貼。

這裡需要注意的一點是,通常各地方政府支持分佈式的政策,裝機補貼與度電補貼是分離的,說的簡單點兒,就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接下來,我們再看看“魔都”上海的光伏扶持力度。

據《上海市可再生生能源和新能源發展專項資金扶持辦法》,上海工商業分佈式用戶度電補貼為0.25元/千瓦時、學校用戶0.55元/千瓦時、個人及養老院等用戶為0.40元/千瓦時,期限為5年。

相較而言,深圳新制訂的補貼額度不輸北京、上海等地的補貼水平。值得注意的是,上海的補貼政策適用當地2016-2018年投產的光伏項目,將於今年年內到期。

業內人士指出,事因難能所以可貴。“5.31光伏新政”頒佈以來,一些地方政府對發展分佈式光伏的態度突然變得模糊不清,在決策方面也是搖擺不定。深圳市能這在這種複雜的形勢下依然力挺分佈式,這從心理上對用戶、經銷商和企業來說都不啻於打了一針“強心劑”。

海南三亞市場屋頂光伏政策“斷檔”

現實中,就扶持光伏產業發展的政策方面,卻實不乏地方政策缺乏連續性的事例。

今年3月份,三亞市曾發文提出力爭3年實現農村屋頂家庭屋頂全覆蓋的目標。5月22日,三亞市發改委又在官網發佈三府〔2018〕57號文件,將2018、2019和2020年農村屋頂光伏電站建設目標加以了量化。

孰料,6月8日,劇情反轉,話風突變。當天,海南省發改委發佈《海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於發佈光伏發電項目建設風險預警的緊急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對省內光伏發電建設提出預警。

《通知》明確,各地5月31日前(含)已併網的分佈式發電項目納入國家認可的規模管理範圍,未納入國家認可規模管理範圍的項目,由地方依法予以支持。

華南光伏市場潛力巨大

相比海南省與三亞市光伏政策的前後牴觸,以深圳、東莞和佛山為代表的華南地區堅定扶持光伏產業發展的立場,在提振市場信心的同時,也吸引了廣大光伏企業的注意。

華南會成為分佈式光伏新的戰略制高點嗎?

據廣東省“十三五”能源發展規劃設定的目標,到2020年陸上風電和太陽能光伏發電裝機規模均達到600萬千瓦左右。

華南會成為分佈式光伏新的戰略制高點嗎?

圖:21省2018年2月底實際裝機規模與2020年規劃差值(單位:萬kW)

據智匯光伏所做統計,截至2018年2月底,安徽、河南、山東、浙江、江西、湖北、江蘇和湖北八省實際裝機規模分別出超出計劃容量390.2、303.8、205.3、198.8、158.1、104.5、12.4和5.2萬千瓦,而廣東省、內蒙古自治區和山西省距實現相關目標還有290.9、485.6和557.4萬千瓦的目標。

廣東省能源局新能源產業處樊俊林曾在公開場合表示,到2020年完成6GW的光伏裝機規劃之後,廣東光伏發電將以分佈式為主。

廣東光照資源豐富,工商業電價較高,存在巨大的用電需求,適合發展光伏產業。據悉,廣東湛江、陽江和粵東汕尾地區光照資源較好,廣東全省平均有效利用小數約1000小時。

另外,廣東的工業電價較高,在全國僅次於上海,還有大量屋頂資源,廣東全省各類園區近200個,每年新增建築屋頂面積超過8000萬平方米。而且,廣東降水比較豐沛,可降低電站運維成本。

平價上網是終極致勝之道

資深光伏人士表示,經過近年的爆炸性增長,山東、河北、江蘇和浙江等熱門分佈式市場已趨向飽和,光照資源豐富,用電需求大,具有政策連續性的華南市場正成為各大光伏企業急於搶佔的戰略制高點。

華南市場的產能承接力度相對有限,但從信心和業務拓展方面會給陷入困境中的光伏企業提供一個出口,提供一個新的發展思路。中國光伏企業要成長,擺脫當下面臨的窘境靠的還是創新致勝,早日實現平價上網。(能源新聞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