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億貸款裡面就有2億收不回來,這些銀行可能要破產了

最近,資本的寒冬已經波及到了銀行。從多家農商行發佈的2017年財報來看,不良率飆升已經讓不少銀行面臨危機了。

繼貴陽農商行、山東鄒平農商行、山東壽光農商行之後,又一家不良高企的農商行出現了。河南修武農商行,去年不良貸款率高達20.74%,資本充足率跌到了-0.75%。

10億貸款裡面就有2億收不回來,這些銀行可能要破產了

這是什麼概念呢?

不良率超過1/5,意味著,銀行每放出10億貸款,就有2億收不回來,這個比例實在太高了,得多高的投資收益才能覆蓋掉這麼高的壞賬?

資產充足率跌到-0.75%,已經成負值,這意味著銀行已經把本錢都虧完了,如果這時候儲戶集體來提現,銀行就算把所有貸款都收回來,所有資產變現都不夠,每個儲戶的本金還要虧損0.75%。

一邊是放出的貸款收不回來,一邊是獲得儲戶存款的成本越來越高,再加上金融監管帶來的去槓桿,財辦辦公室巡視員方星海就已經發表觀點,“也許未來某個時候,就會有一兩家中小型的銀行發生擠提、倒閉,這可能性是很大的”,可見銀行的危機已經越來愈緊張了。

銀行如何解決這麼高的不良貸款呢?

由於經濟趨勢下行,不少中小實體企業抵禦風險能力差,導致還款能力出現問題,而擔保代償公司也開始拒絕承擔債務。在這種情況下,銀行面臨著鉅額的不良貸款,只好進行“乾坤大挪移”。

實際上就是尋找其他企業接盤。最完美的選擇是國有企業,簡單粗暴的方式是國有企業通過企業間借貸把錢借給問題企業,問題企業拿著借款還清銀行欠款;還有一種委婉的方式,就是收購問題企業資產,一般是由政府方企業受讓問題企業的資產或債權,然後償還銀行貸款。

看似是一舉三得的方式,銀行清掉不良貸款,接盤企業得到實惠,問題企業擺脫債務,但是,這種做法卻縱容了問題企業和擔保公司,他們本該承擔的責任,卻被銀行放棄了。

這中間很大的風險都被接盤的企業承擔了,而這些企業大部分都是國企或地方政府項目,等於是國家擔保,如果國家不收走不良資產,那麼破產的銀行肯定不少。

如果房價下跌,個人斷供,銀行會不會破產?

銀行破產的事情,不是沒有發生過,1988年,海南發展銀行就破產關閉了,這是中國金融史上第一次由於支付危機而關閉的商業銀行。那時候,存款準備金制度還沒有出臺,導致很多儲戶的錢拖了15年也沒全部兌現。

那麼,在目前的經濟環境下,如果房價下跌,會不會引發銀行破產呢?

假設房價下跌30%,原本價值1000萬的房子只值700萬了,如果是30%的首付,意味著這300萬已經跌沒了,再跌下去就會威脅到銀行的本金了,這時候,銀行首先會考慮自保。

按照房貸合同,當抵押物價格下降的時候,銀行會要求補充抵押物。要麼是補現金,要麼是抵押其他資產,比如其他房產、汽車、首飾古董等銀行認可的資產,保證銀行的資金回到安全線以上。

但是,如果房價真的大幅度下跌,必然會引發斷供潮,普通老百姓也不會有足夠的抵押物來補充銀行貸款。這時銀行就會收回房產,至於拍賣了還沒有還清的貸款差額,也會追債一輩子。當年日本和香港的房災中,很多人跳樓,就是因為被銀行沒收了房產還揹負了幾百萬債務。

在銀行面前,個人貸款是絕對的弱勢,不要指望銀行像對待企業那樣對待個人。很多人盼望著房價下跌,但是一旦這樣,勢必會引發銀行自保,風險面前,個人才是真正的不堪一擊,老百姓是不可能從中獲益的。聽說津巴布韋吃碗麵都要上億元了,那時候房價是不貴了,其他消耗品都漲瘋了。

最後,從目前的情形來看,某些銀行已經開始出現危機了,普通投資者不要掉以輕心,如果選擇銀行理財的話,儘量分散,一家最多50萬,畢竟50萬以下還有存款保障制度的保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