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國居民消費發展報告出版發行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 張梁

記者近日瞭解到,在“六大消費工程”、“十大擴消費行動”等政策措施的協調推動下,近年來我國居民消費持續擴大升級,已進入消費需求持續增長、消費結構加快升級、消費拉動經濟作用明顯增強的重要階段,呈現出從注重量的滿足向追求質的提升、從有形物質產品向更多服務消費、從模仿型排浪式消費向個性化多樣化消費等一系列轉變。為向社會大眾呈現我國在擴大居民消費方面所做的工作及取得的成績,以及下一步促進居民消費擴大和升級的工作重點,國家發展改革委首次組織編寫了《2017年中國居民消費發展報告》,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現節選部分內容推送,供交流借鑑。


《2017年中國居民消費發展報告》系列發佈之五


體育消費發展情況


在經濟發展“新常態”背景下,我國經濟增長中的新動能不斷湧現。自2014年起,國務院相繼印發了《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46號)、《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發展健身休閒產業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6〕77號)以及《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擴大旅遊文化體育健康養老教育培訓等領域消費的意見》(國辦發〔2016〕85號)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體育產業已逐步成為推動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領域,體育消費作為新的消費領域,其市場潛力正在逐步釋放和凸顯。


一、體育產業規模快速增長,產業結構逐步優化


根據《國家體育產業統計分類》,體育產業包含體育管理活動,體育競賽表演活動,體育健身休閒活動,體育場館服務,體育中介服務,體育培訓與教育,體育傳媒與信息服務,其他與體育相關服務,體育用品及相關產品製造,體育用品及相關產品銷售、貿易代理與出租,體育場地設施建設11大門類。


經核算,2016年,國家體育產業總規模(總產出)為19011.3億元,增加值為6474.8億元,佔同期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0.9%。從名義增長看,總產出比2015年增長了11.1%,增加值增長了17.8%。從國家體育產業內部結構看,體育用品和相關產品製造的總產出和增加值最大,分別為11962.1億元和2863.9億元,佔國家體育產業總產出和增加值的比重分別為62.9%和44.2%。體育服務業(除體育用品和相關產品製造、體育場地設施建設外的9大類)發展勢頭良好,總產出為6827.0億元,佔國家體育產業總產出的比重從2015年的33.4%提高到35.9%;增加值為3560.7億元,佔國家體育產業增加值的比重從2015年的49.2%提高到55.0%。體育健身休閒活動增長較快,總產出和增加值名義增速均超過30%,反映了健康中國理念的普及,群眾體育的蓬勃發展。


總體而言,體育產業總量的快速增長和產業結構的不斷優化為我國體育消費市場的培育和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


二、體育供給能力和供給質量顯著提升


近年來,各部門多措並舉,使得我國體育供給能力和供給質量顯著提升。


2017年群眾身邊的體育健身組織、健身設施、健身活動、健身賽事、健身指導、健身文化等全民健身“六個身邊”工程穩步實施,為我國群眾體育的發展和體育消費市場的形成創造了良好氛圍。2017年投入中央資金30多億元,支持地方建設一批縣級公共體育場、社區健身中心、農民體育健身工程等公共體育場地設施。2017年體育總局公佈了首批96個國家運動休閒特色小鎮試點項目,為體育消費市場供給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新的動力。


從地區層面看,一批具有特色的體育產業示範基地的興建以及區域體育產業發展政策的制定也提升了我國地方體育消費市場的供給能力。2017年甘肅建設了一批汽車自駕運動營地、垂釣基地、沙漠特色體育活動營地和體育與相關產業融合基地,並基本完成了河西走廊航空運動產業圈的建設,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西部地區體育消費市場的供給能力。2017年北京、天津、河北聯合發佈了《京津冀體育產業協同發展規劃》,提出重點打造貫通京津冀的六條特色旅遊休閒產業帶,將有力推動京津冀體育旅遊消費市場的發展。2017年上海、江蘇、浙江、安徽體育產業協作會議的召開,為長三角地區體育產業發展和體育消費市場的形成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西安國際馬拉松賽、環青海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甘肅段)、張掖祁連山國際超百公里戶外運動挑戰賽、浙江國際傳統武術比賽、紹興環城河國際皮划艇馬拉松經典系列賽、CBSA 海寧斯諾克國際公開賽等一系列精品賽事以及山東泰山國際登山節、酒泉“玄奘之路”戈壁挑戰賽、嘉峪關國際鐵人三項賽等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體育活動的舉辦,有力提升了地方體育供給能力和供給質量,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地方體育消費需求。


三、重點行業發展迅猛,體育消費市場活力凸顯


(一)足、籃、排三大球類項目穩步發展


足球方面,2017年各足球協會全年開展賽事約30萬場(不含校園足球),中國足球協會主辦的各類賽事近15000場,各地方足球協會舉辦的賽事超過28萬場。職業賽事、杯事和中國之隊相關賽事現場觀眾人數超過950萬人次,電視觀眾6.83億人次。2017賽季,足球產業上游賽事市場收入規模超過100億元人民幣,中游傳媒、場館收入規模超過60億元人民幣,下游培訓、用品市場收入規模超過200億元人民幣。籃球方面,中國籃球協會廣泛開展全社會、全民參與的三人籃球比賽和各種活動。中國籃球協會主辦的中國“三對三”聯賽、“我要上奧運”全國三人籃球擂臺賽和肯德基三人籃球賽,覆蓋全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共計參賽球隊92000支,參賽人數超過50萬人。排球方面,2017年由中國排球協會開發的社會贊助總額近1億元,全年舉辦的比賽超過2100場,觀眾人數超過150萬人次,其中中國排球超級聯賽超過300場,共有男女28個俱樂部參賽,遍佈全國20多個城市。國際A類排球賽事近100場,大眾排球超過66萬場,沙灘排球500場。


(二)馬拉松運動產業消費能力日益凸顯


中國田徑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共舉辦規模賽事(路跑賽事人數在800人以上,越野跑賽事人數300人以上)1102場,涉及234個城市(覆蓋全國70.06%的地級市),參賽規模498萬人次,賽事規模7年增長50倍;中國田徑協會認證的A類賽事223場,B類賽事33場;預計2020年全國馬拉松規模賽事將超過1900場,中國田徑協會認證賽事將達到350場,各類路跑賽事參賽人數將超過1000萬人次,馬拉松運動產業規模將達到1200億元。以北京馬拉松和千島湖馬拉松為例,調查數據顯示,2017年北京馬拉松外地參賽選手人均支出為3690元,略高於2016年的3665元,據推測2017年在北京等這類國內大型城市馬拉松旅行參賽者的人均馬拉松旅遊消費在3000至4000元之間;2017年千島湖馬拉松外地參賽選手人均支出為2469元,據推測2017年在千島湖等旅遊目的地馬拉松旅行參賽者的人均馬拉松旅遊消費在2500元左右。


(三)山地戶外運動消費市場發展勢頭強勁


2017年我國泛戶外人口(每年至少參加一次以上戶外運動)已達1.3億—1.7億,經常參加山地戶外運動的人口達到6000萬—7000萬人。從我國山地戶外運動產業發展的強勁勢頭以及消費深度的持續提升來看,預計我國戶外運動產業當前市場規模約為2500億元左右。據統計,2016年戶外用品整體市場規模達484.8億元,其中核心戶外用品市場規模達到184.4億元,較2015年增長1.84%。2016年市場品牌數量也有小幅增長,戶外品牌總數達到872個,其中,國內品牌430個,國外品牌442個。


(四)冰雪產業消費能力穩步提升


2017年冰雪產業總規模達到了3976億元。截至2017年底,我國滑雪場總數達到703家,滑雪人次達到1750萬人次,滑雪消費規模達到720億元,佔冰雪產業總規模的18.1%。同比2016年分別增長8.82%,15.89%和78.43%。從消費結構來看,年參加10次以上滑雪運動的佔5%,人均消費2萬元左右/年;年參加5-10次滑雪的佔10%左右,人均消費1萬元左右/年;年參加5次以下滑雪運動的初級冰雪運動者約佔85%,人均消費3000元左右/年。截至2017年6月,我國共有室內滑冰場259塊,室內滑冰場館在經濟發達的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區比較集中。2013年到2016年,室內滑冰場從101塊增加到259塊,年均增長36.8%。滑冰人次從670萬人次增長到2000萬人次左右。滑冰場館主要位於城市中心、交通便利的商業綜合體中。90%以上消費人群為4-16歲的青少年。2017年滑冰運動消費總規模達到610億元,佔冰雪產業總規模的15.3%。


(五)水上運動項目消費規模不斷擴大


2017年度賽艇項目總產出達到42.136億元,較2016年的6.806億元上漲了519.1%;皮划艇項目2017年度總產出145億元,較2016年的70億上漲了107%,年度增加值54億元,較2016年的33億元上漲了63.6%,吸引社會資本投入達到40億元;滑水項目2017年度社會投資總額1700萬元以上;全年賽事帶動的總消費額達到3000萬元以上。摩托艇項目本年度社會投資總額近1.4億元;全年賽事帶動的總消費額達到30億元以上。


(六)汽摩和航空運動消費市場發展力度空前


2017年中國汽車摩托車運動聯合會舉辦的全國性錦標賽共計 119 場,國家級休閒旅遊集結賽和各類文化活動共計 8 場次,目前審核授牌256家汽車自駕運動營地,評審認證14家星級營地,舉辦的第四屆中國汽車(房車)露營大會參與20萬人,帶動綜合經濟收入2.5億元。根據中國汽車摩托車運動聯合會所有自主產權賽事的統計,截至 2017 年12 月,場地賽車項目全年社會投資約 17.3億元;越野拉力項目全年社會投資約 26.5 億元;全地形車與摩托車項目全年社會投資約為 9100 萬元;集結賽及其他活動全年投入約 2000萬元。國內汽摩運動項目全年社會投資逾 47.4億元(不含場地建設費用)。2017年中國航空運動協會、中國定向運動協會、中國無線電運動協會、中國車輛模型運動協會和中國航海模型運動協會舉辦賽事95場。並舉辦了首屆國際航聯世界飛行者大會,在該大會上重大項目簽約額為1450億元。經中國航空運動協會命名的航空飛行營地超過150家,中國航空運動協會人數為30190人,註冊會員18045人,2017年新增會員1587人,增長率為5.5%。


汽摩運動和航空運動供給質量的大幅度提升以及參與人數的穩步增長反映出我國汽摩運動和航空運動消費市場需求與日俱增。


(七)體育旅遊業消費市場突飛猛進


在“健康中國”國家戰略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的指引下,公眾對體育、旅遊的多樣化消費需求日益增長。體育與旅遊進一步融合,滿足人民群眾節假日期間多樣化的體育旅遊需求。


2017年以來國家體育總局聯合國家旅遊局共同推出了內蒙古阿拉善越野e族沙漠汽車精品線路等15條“十一黃金週體育旅遊精品線路”及三亞中國體育廟會體育旅遊線路等18條“春節黃金週體育旅遊精品線路”,涉及徒步、騎行、漂流、自駕、水上運動等運動項目,為百姓長假出行提供了很好的指南與參考。根據各線路上報信息統計,兩部門共同推出的15條十一黃金週體育旅遊精品線路,黃金週期間共接待遊客730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3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3.79%和21.10%,增速高於一般旅遊線路,體育旅遊的迅猛發展態勢可見一斑。


(八)體育彩票銷售額再創新高


2017年,中國體育彩票年銷量再創歷史新高,首次突破2000億元大關,達2096.92億元,比上年增長11.45%,籌集體彩公益金523.26億元,比上年增長16.80%。其中,樂透型體育彩票銷售1048.61億元,競猜型體育彩票銷售928.52億元,即開型體育彩票銷售119.79億元。分省來看,江蘇省年銷量首次突破200億元,廣東省、山東省、浙江省、河南省、福建省和河北省年銷量突破100億元。體育彩票銷售額的快速增長,進一步擴大了體育消費市場的發展空間。


四、下一步工作重點


(一)建立現代體育產業體系


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及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元化、多層次體育消費需求為導向,深化體育產業供給側改革,不斷消除制約體育產業發展的體制和機制障礙,建立現代化的體育產業體系。以體育產業規劃為引領,以運動項目產業為核心,以體育綜合體為抓手,以市場為主體,以“體育+”和“+體育”為路徑,以產業園區、基地和大數據為平臺,以創新為動力,以體育產業政策為保障。緊緊圍繞體育強國建設和健康中國建設,按照高質量發展的新要求,優化存量,做大增量,提升核心競爭力,紮實推進體育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打造國民經濟支柱產業。


(二)延伸體育產業鏈條


通過延伸體育產業鏈,推動體育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促進體育產業集聚發展,拓展體育消費市場空間,發揮體育產業的綜合效應和拉動效應。發展與健全健身休閒產業鏈,帶動休閒、養生、養心、健康等方面的消費;發展與健全智能體育產業鏈,培育智能體育產業消費市場;發展與健全競賽表演產業鏈,形成以體育賽事為龍頭,賽事觀賞為核心,涵蓋賽事策劃、賽事中介、賽事組織、賽事運營、競賽媒體等形態的賽事表演產業體系;發展與健全體育培訓產業鏈,推動體育培訓業發展;發展與健全體育用品製造產業鏈,打造中國體育用品品牌,提升體育消費市場國際競爭力;發展與健全體育彩票產業鏈,積極宣傳體彩公益形象,紮實推進體彩事業持續健康發展。


(三)激發體育市場主體活力


著力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體育骨幹企業和企業集團。加快國有體育企業發展,重點培育一批有實力、有競爭力的民營企業,支持創業者發展體育產業,支持轉型及雙創企業發展體育產業。進一步提升體育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壯大企業實力。提高產業運營的專業化和市場化程度,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提高體育企業資本化運作水平和資源整合能力。不斷推動體育產業品牌建設,積極培育具有地域特色的傳統體育活動品牌,打造世界級體育賽事品牌和體育用品製造企業品牌,發展體育會展品牌。


(四)擴大體育消費市場供給


支持社會力量主辦和承辦國際、國內高水平體育賽事,積極創建地方、民間自主品牌體育賽事活動,大力發展體育職業聯賽,滿足大眾多層次、多樣化的體育賽事活動需求。發揮體育場館、體育綜合體、運動休閒特色小鎮等對體育消費的促進和帶動作用。大力發展運動項目產業,通過建立與完善各類運動項目產業體系,提升項目產業市場供給能力和水平,滿足各類運動項目愛好者的消費需求。


(五)夯實體育消費基礎


持續加大體育設施建設投入,優化學校、社區公共體育設施的佈局和結構,建立健全社會資本參與公共體育設施建設的投融資機制,有效對接居民休閒健身實際需求,提高公共體育設施的利用率。重視學校體育在激發青少年體育興趣、培育青少年運動技能以及引導青少年養成健康體育消費習慣等方面的重要性。充分發揮體育社會組織在培養民眾體育運動興趣,提高居民體育消費技能,養成體育消費習慣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完善健身消費政策,支持鼓勵群眾健身消費。積極落實“六個身邊”工程,大力發展群眾體育,不斷夯實體育消費基礎。


(六)優化體育消費環境


加強輿論引導,發揮新媒體傳播優勢,激發新的體育消費熱點,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廣泛宣傳科學健身知識和方法,推介各類體育健身場所和消費信息,增強公眾體育健身意識,引領體育消費趨勢。合理利用帶薪休假制度,增加居民閒暇時間,為居民體育消費創造有利條件。豐富體育消費文化內涵,引導形成積極向上的體育消費理念。創新體育消費方式,提高體育消費便利化程度。加大體育消費市場的監管力度,不斷優化體育消費市場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