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江大等你!江漢大學2019研究生招生簡章

我在江大等你!江汉大学2019研究生招生简章

江漢大學2019年研究生招生簡章

我在江大等你!江汉大学2019研究生招生简章

學校概況

江漢大學是一所綜合性普通高等學校,實行湖北省、武漢市共建,以武漢市為主的辦學體制。學校總佔地面積2114畝,校舍建築面積58.6萬平方米。主校區坐落在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三角湖畔。

學校擁有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等11大學科門類,設有商學院、法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育學院、體育學院、人文學院、外國語學院、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物理與信息工程學院、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生命科學學院、機電與建築工程學院、醫學院、音樂學院、美術學院、設計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國際教育學院等18個學院。擁有學術型碩士一級學科點8 個(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管理科學與工程、基礎醫學、生物學、中國史、中國語言文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學位類別7個(控制工程、教育、臨床醫學、藝術、社會工作、體育、應用心理)和同等學力授權三個層次。涉及69個二級學科(領域)碩士學位授權點,涵蓋法、教育、文、史、理、工、農、醫、管理、藝術等10大學科門類。有2個省優勢特色學科群、5個省重點學科(含培育)、13個市重點學科、4個省研究生工作站(研究生教育創新基地)。全校本科專業數72個。省級以上特色專業項目共計24個,其中國家級特色專業2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項目1個、省級品牌專業2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項目5個、省級戰略新興支柱產業建設專業項目9個、省級“荊楚卓越人才”專業5個。

學校現有專任教師1177人,其中副高以上職稱632人。現有雙聘院士2人,“長江學者”講座教授1人,湖北省“百人計劃”特聘專家1人,湖北省“百人計劃”青年項目入選者1人,楚天學者26人,“湖北產業教授”3人,武漢市創新崗位特聘專家3人,享受國務院、省、市政府專項津貼及省市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41人。1人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1人評為湖北省教學名師,19人入選武漢市“213人才工程”和“十百千人才工程”,13人入選武漢市“黃鶴英才計劃”,14人入選“黃鶴英才(專項)計劃”,市級學科帶頭人54人。

全校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4.2億。有光電化學材料與器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工業煙塵汙染控制湖北省重點實驗室等省部級科研機構及平臺13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6個。市級科研機構、校級科研機構63個。擁有交叉學科研究院、武漢研究院、武漢生物醫學研究院、系統生物研究院等海內外專家組成的高水平人才培養平臺。擁有院士專家工作站(環境與健康研究院)、武漢市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可聯合培養碩士、博士和博士後。近五年,承擔縱、橫向科研項目1700餘項,科研總經費達7億元,獲省、市各類科研成果獎勵114項。《江漢學術》入選教育部名欄建設工程優秀期刊、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中國人文社科學報核心期刊和全國高校百強社科期刊。

學校圖書館建築面積30850平方米,有26個閱覽室,3770 個閱覽座位。館藏紙質圖書總量達200萬餘冊,中、外文報刊2138餘種;引進了中外文數據庫208個,電子書刊459萬餘冊。

學校堅持對外開放,不斷推進對外交流與合作,與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高校開展中外合作辦學和校際交流。堅持以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為主,積極發展留學生教育,適當保留專科教育,大力發展以社會培訓為主體的繼續教育,著力為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應用性、創新性、國際性人才,力爭早日建設成為與武漢經濟社會發展地位和水平相適應、在國內有影響有特色的高水平地方綜合性大學。

報名須知

(一)報考條件

報名參加我校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以下條件:

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2.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3.身體健康狀況符合國家和招生單位規定的體檢要求。

4.考生學業水平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國家承認學歷的應屆本科畢業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舉辦的成人高等學歷教育應屆本科畢業生)及自學考試和網絡教育屆時可畢業本科生,錄取當年9月1日前須取得國家承認的本科畢業證書。

(2)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的人員。

(3)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後滿2年(從畢業後到錄取當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以及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結業生,且符合我校根據培養目標對考生提出的具體業務要求的人員,按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身份報考。

(4)已獲碩士、博士學位的人員。

在校研究生報考須在報名前徵得所在培養單位同意。

5.報考我校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考生,應為尚未參加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的人員,且是國家統招的全日制臨床醫學(五年制)本科畢業生。

我校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所有學科及基礎醫學只接受全日制本科畢業生報考。

6.報考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的考生,一般要求所學專業應與所報考教育碩士專業領域相關或相近。其中非全日制教育碩士應為具有兩年中小學工作經驗的人員。

7.報考“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的考生,應為高校學生應徵入伍退出現役,且符合碩士研究生報考條件者(“高校學生”指全日制普通本專科(含高職)、研究生、第二學士學位的應(往)屆畢業生、在校生和入學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專科(高職)應(往)屆畢業生、在校生和入學新生)。考生報名時應選擇填報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並按要求填報本人入伍前的入學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關信息。

8.除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外,我校其他專業均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考生報名方式與全日制相同。

9.我校管理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等2個碩士學位點和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點接受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學位。

(二)報名方式

報名包括網上報名和現場確認兩個階段。所有參加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考生均須進行網上報名,併到報考點現場確認網報信息、繳費和採集本人圖像等相關電子信息。

應屆本科畢業生原則上應選擇就讀學校所在省(區、市)的報考點辦理網上報名和現場確認手續;其他考生應選擇工作或戶口所在地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指定的報考點辦理網上報名和現場確認手續。

網上報名技術服務工作由全國高等學校學生信息諮詢與就業指導中心負責。現場確認由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負責組織相關報考點進行。報考點工作人員發現有考生偽造證件時,應通知公安機關並配合公安機關暫扣相關證件。

1. 網上報名

2019年研究生入學考試報名時間為2018年9-10月。考生登錄“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公網網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網址:http://yz.chsi.cn,以下簡稱“研招網”)瀏覽報考須知,按教育部、省級教育招生考試管理機構、報考點以及報考招生單位的網上公告要求報名。網上報名有關具體要求和注意事項,詳見“研招網”報考須知。

2. 現場確認

預計現場確認時間為2018年11月,具體時間以各省級教育招生考試管理機構公佈的時間為準。請考生及時關注各省級教育招生考試管理機構發佈的公告,在規定時間內到指定地方現場核對並確認個人網上報名信息。

考生現場確認應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證、學歷證書(應屆本科畢業生持學生證)和網上報名編號,由報考點工作人員進行核對。報考“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的考生還應提交本人《入伍批准書》和《退出現役證》。

在錄取當年9月1日前可取得國家承認本科畢業證書的自學考試和網絡教育本科生,須憑頒發畢業證書的省級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辦公室或網絡教育高校出具的相關證明方可辦理網上報名現場確認手續。

未通過網上學歷(學籍)校驗的考生,在現場確認時應提交學歷(學籍)認證報告,以供核驗。

所有考生均應對本人網上報名信息進行認真核對並確認。報名信息經考生確認後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寫錯誤引起的一切後果由其自行承擔。網上報名與現場確認缺一不可,只進行網上報名而未現場確認者報名無效。

(三)考試

考試分初試和複試兩個階段。

2. 複試:複試時間為2019年4月,具體時間和內容、形式以學校研究生處網站的通知為準。

(四)錄取原則

根據考生初試、複試成績,政審情況及體檢結果,按照“擇優錄取,寧缺毋濫”的原則進行錄取。

1. 複試成績與初試總成績各佔50%作為入學考試總成績;

2. 入學考試總成績綜合排名後從高分到低分依次錄取,一志願報考我校的考生複試成績合格,優先錄取;

3. 複試成績不合格者,不予錄取;

4. 考生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品質考核、心理測試及體檢不作量化計入總成績,但不合格者不予錄取;

5. 同等學力考生加試課程的成績不計入複試成績,但不合格者不予錄取。

(五)研究生教育收費標準

我校碩士研究生學制一般為三年,特別優秀的可以申請提前畢業,但最短不得少於兩年。根據《國家發改委財政部教育部關於加強研究生教育學費標準管理及有關問題的通知》(發改價格〔2013〕887號)、《湖北省物價局關於進一步規範高校教育收費管理的通知》(鄂價費〔2006〕183號)和《湖北省物價局湖北省財政廳湖北省教育廳關於調整我省公辦高職高專學費和高校住宿費標準及有關問題的通知》(鄂價費〔2013〕109號)文件精神,我校研究生學費標準8000元/人•年,住宿費標準1740元/人•年,具體收費標準以物價局核定為準。

(六)其它事項

1. 如果本簡章涉及內容與國家最新政策發生衝突,則以國家政策為準。

2. 招生工作的申訴與舉報

聯繫部門:江漢大學紀委辦公室

監督電話:(027)84225801

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3. 考生務必認真、詳盡、準確填寫通訊地址,通訊地址主要用於寄發錄取通知書等,如因地址不詳而出現投遞失誤等問題,後果由考生本人承擔。

未盡事宜,可向我校研究生招生辦公室諮詢。招生相關政策和招生專業目錄以“研招網”和我校研究生處網站上公佈的最新版本為準。

單位代碼:11072

聯繫部門:江漢大學研究生處

地 址: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三角湖路

郵政編碼:430056

聯繫電話:(027)84225310、84225960

傳真電話:(027)84225310

網 址: http://gs.jhun.edu.cn

培養特色

(一)培養理念

學校擁有30多年的研究生培養歷史,以“應用性、創新性、國際性”為人才培養目標,以服務需求、提高質量為主線,以行業需求為導向,提升研究生創新實踐能力。

(二)培養特色

中國語言文學是武漢市重點建設學科,現擁有江漢大學武漢語言文化研究中心(湖北省教育廳)、江漢大學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曲藝,湖北省文化廳)兩個省級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和文藝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漢語言文字學、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五個二級學科學位點。經過數代學人的不斷努力,已經凝練出了地域文學批評與文學批評生態、領域語言研究、方言調查與研究、古典詩文與民族文化精神、中國現當代詩學等多個特色鮮明的研究領域,初步形成了地方性、應用性、傳承性與創新性融會貫通,服務社會,注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協調發展的人才培養格局。

中國史基礎紮實,優勢突出,特點鮮明。歷史學是江漢大學創辦最久的學科之一,2005年即被評為江漢大學重點學科和湖北省碩士學位授權點立項建設學科,2009年被評為武漢市重點學科。學科平臺江漢大學城市研究中心是湖北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武漢市教育局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和武漢市科技局城市歷史與城市文化研究基地,已成為全國城市史研究的重鎮,被稱為國內四大城市史研究機構之一。城市研究中心還下設江漢大學武漢抗戰研究中心、江漢大學城市記憶(口述史)研究中心。學科集中研究城市史和地方史,而以中國城市史和武漢地方歷史與文化為研究重點,又特別注重研究近代中國城市化和城市現代化問題、武漢近現代史和抗日戰爭史,學科因此在武漢城市史研究領域擁有重要的話語權,江漢大學因之成為中國城市史研究會和中華口述歷史研究會的副會長單位。學科還積極參與現實,注重應用,積極研究現當代城市現代化問題,進行對策研究,併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生物學為湖北省重點(培育)學科,以多個省級科技平臺和創新團隊為依託,以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為指針,側重應用基礎研究,突出學科交叉與融合,著力解決與“生態文明,綠色食品,人類健康”相關的科學技術問題。經過多年的積累,形成了3個穩定、特色鮮明的主幹學科,兼具宏觀和微觀研究:(1)遺傳學:以園藝植物為重點研究對象,開展種質資源學、分子遺傳與育種和表觀遺傳學等領域的研究。(2)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開展生態生物化學與環境健康、生物資源生化成分分析及生理機制、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利用等領域的研究。(3)微生物學:開展微生物天然藥物和基因工程藥物製備、發酵食品開發和安全監測、環境微生物檢測和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等研究。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主要依託光電化學材料與器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柔性顯示材料與技術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開展科研和研究生教學工作。擁有“光電化學材料與器件”湖北省優勢學科群、武漢市“材料科學與工程”重點學科及江漢大學“功能材料與汙染控制化學”優勢學科群,擁有化學工程與工藝湖北省本科品牌建設專業及材料科學與工程國家特色專業,化工實踐與創新湖北省重點教學實驗示範中心,湖北省高校物理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湖北省“中小企業共性技術化學環境工程研發推廣中心”,武漢市“食品安全分析與檢測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省研究生教育創新基地”及1個省研究生工作站等學科平臺。實驗室總面積達3800平方米,儀器設備總值達5470萬元。本學科研究方向研究團隊現有專職教師36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8人;目前承擔國家及省部級項目12項,科研經費充足,研究方向穩定。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科緊密結合國家、湖北省及武漢地區節能環保產業發展,主要依託工業煙塵汙染控制湖北省重點實驗室、江漢大學院士工作站、湖北省中小企業共性技術化學環境工程研發推廣中心、紅安縣新型產業園金源科技環保設備有限公司湖北省產學研基地、湖北省環境監測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賽默飛世爾科技共建“環境與健康聯合實驗室”等科研平臺及產學研基地,已形成了顆粒物汙染控制理論與技術、有害氣體淨化理論與技術、環境汙染化學、環境毒理與健康等4個穩定的特色研究方向,在湖北省內具有明顯競爭優勢。本學科擁有一支科研及教學水平較高的專兼職師資隊伍,專職隊伍中擁有湖北省中青年優秀科技團隊1個、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人、國家模範教師1人。兼職隊伍為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江桂斌院士領銜的海外特聘教授和國內知名專家組成,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1名、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1名。

化學工程與技術作為我校的傳統優勢特色學科之一,是湖北省“雙一流”建設學科、湖北省重點學科(特色學科)和湖北省優勢特色學科群的主幹學科,擁有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擁有光電化學材料與器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工業煙塵汙染控制湖北省重點實驗室、柔性顯示材料與技術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等8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及創新平臺,圍繞新型光電子化學材料的合成與應用,形成了綠色化學工藝、光電功能化學、光電催化、化工過程強化及模擬等優勢特色研究方向。由本學科支撐的化學工程與工藝本科專業為湖北省品牌專業、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本學科擁有湖北省教學團隊1個、湖北省中青年優秀科技團隊1個,形成了教學與科研相長、科研服務生產、生產促進教學科研的鮮明學科特色,近五年榮獲省級科技進步獎4項。擁有華爍產學研一體化研究生教育創新基地、武漢天馬微電子有限公司研究生工作站、中石化武漢分公司湖北高校省級實習實訓基地等省級研究生校外創新實踐基地。與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加拿大皇家科學研究院、西交利物浦大學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實施了一系列研究生培養國際化項目,為本學科應用性、國際性、創新性高層次人才培養奠定了良好條件。

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有效地服務地方政府與企業,本學科連續多年為武漢市經濟委員撰寫“武漢工業發展報告”,與武漢供銷總社、武漢農業集團、漢口銀行等企事業單位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承擔了多項來自地方政府和企業的科研課題。該學科廣泛開展國際、國內學術交流,先後有22名研究生分別赴美國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加州大學河濱分校、英國帝國理工大學、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等海外著名高校訪學,佔在校生的60%。

基礎醫學是湖北省省級重點學科,有近60年建設積澱,已形成6個較為穩定的研究方向,包括生理學、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藥理學、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和生物信息學。現有教師65人,其中教授9人,碩士生導師14人,博士學位47人。長江學者1人、教育部新世紀人才1人、楚天學者5人、省產業教授1人、黃鶴英才4人。近5年承擔國家項目27項,省、市項目52項。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市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發表論文247篇,其中SCI54篇,申請專利15項,承辦國際性學術會議1次,派遣骨幹出國深造60人次。研究平臺設施完備,教學科研平臺、基地和實驗室面積6526m2,設備總價值3520萬元。擁有眾多醫學圖書、數據庫及電子資源。

社會工作碩士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以人為本、助人自助、公平公正”的專業價值觀,掌握社會工作的理論和方法,熟悉我國社會政策法規,具備較強的社會福利服務策劃、執行、督導、評估和研究能力,勝任針對不同人群及領域的社會福利服務與社會組織管理的應用型高級專業人才。

教育碩士培養實行由高校、武漢市中小學校、教育部門構建的全程職業“雙課堂”培養模式。學校與武漢市優秀中小學校和教研機構簽訂了教學實踐基地協議,兼顧到不同學段、不同層次和不同學科的學習群體。學校在教師教育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已形成以教師教育為鮮明特色的教育學科群,擁有與行業共同建設的專業化教學團隊和導師團隊。

體育碩士包括體育教學、運動訓練、社會體育指導三個領域。將注重研究生“應用性和創造性”能力培養,在研究生培養、學科建設、科學研究等方面與武漢市中小學、湖北省體育局、武漢體育學院、武漢市體育局、武漢體育中心建立起緊密的合作關係。充分利用區位優勢面向武漢市,服務於武漢市。針對武漢市的特色項目學校、重點競技體育項目、影響力大的社會體育項目開展社會實踐,鼓勵研究生參與體育教學改革,運動訓練一線隊伍的訓練與保障,大型賽事的組織服務,社會體育活動的組織與實施,基層社區體育文化的推廣等。

應用心理碩士是主要面向教育、人力資源管理職業背景的專業性學位。具有一批長期從亊心理學教學、科研及社會服務工作的專任教師,在心理健康的教學和研究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成果,為人力資源管理領域輸送了大批優秀的人才,具有較長應用心理學本科專業、輔修專業培養和管理心理與行為科學碩士學位點建設的歷史。實施由高校、企亊業單位構建“雙課堂”聯合培養模式,實行校內導師加校外導師的雙導師制度,已經與多家單位簽訂了合作辦學協議。人才培養方案以職業需求為導向,培養過程高度重視實踐教學,重在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

控制工程碩士採用多學科交叉融合發展的理念,實行“雙導師”制的研究生培養模式。擁有一支年富力強、科研成果豐碩、具有海外學習交流經歷的碩士研究生導師隊伍。學校圍繞“製造強國戰略”的行動綱領——《中國製造2025》,重點培養掌握物聯網核心技術、大數據挖掘技術、智能監控技術、過程裝備與控制技術的優秀研究生,為社會輸送高層次創新性人才。學校擁有省市級教學、科研和工程實踐基地,為培養控制工程研究生提供了良好的學習、實踐及創新創業場所。

臨床醫學碩士實行“全程臨床實踐基地培養”研究生培養模式。依託“基礎醫學”省重點學科,採取研究生培養與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相結合、專業學位授予標準與臨床醫師准入標準相結合(即學歷證、學位證、執業醫師資格證、國家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合格證等“四證結合”)的模式,培養臨床型高級醫學人才。目前,學校與武漢市中心醫院(江漢大學臨床醫學院)、武漢市普愛醫院(江漢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武漢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湖北省中山醫院(湖北省第三人民醫院)等大型醫院共建10餘個臨床實踐基地。其中,武漢市兒童醫院於2016年獲批為湖北省研究生工作站。

藝術碩士實行“雙向嵌入”的研究生培養培養模式。依託“美術學”、“設計學”等市重點學科,學校從隊伍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三個層面,與協作單位相互嵌入,建立起一個運作良好的教育平臺,進行高層次的藝術人才培養。學校與湖北美術館、武漢開發區湯湖美術館、武漢博物館、武漢廣播電視臺、湖北廣播電視臺等單位簽訂了共29家實踐基地,為研究生提供良好的實習實踐平臺和條件,鼓勵研究生利用這些基地和平臺,積極開展實習實訓、畫展、設計展、公共藝術普及教育、公益活動等。

(三)培養機制

在國家“深入推進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的背景下,為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我校從研究生獎助體系、創新實踐、高水平聯合培養、教育教學、學位點建設管理等方面不斷完善研究生培養機制。

1.組織機構。學校成立研究生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研究生招生政策制定和組織招生工作。成立研究生獎助學金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研究生獎助學金政策制定和組織評審工作。校學位評定委員會負責制定學位授予標準和開展學位授予審核工作。成立校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加強對碩士專業學位建設工作的指導,保證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質量。

2.研究生獎助體系。學校設立的獎學金主要包括國家獎學金、學業獎學金、各類單項獎學金、企業獎學金和科研創新成果獎;助學金主要包括國家助學金、市政府助學金、學校助學金、“三助一輔”崗位津貼、特殊困難補助等;此外鼓勵企事業單位來校設立研究生專項獎學金,如武商勵志獎學金、武漢市供銷社設立的“九源勵才獎學金”、“昱申翔獎學金”等。

3.管理制度。學校共制定了25個研究生教育教學管理文件,其中適用於研究生的有12個,涵蓋了學籍管理、學位管理、創新基金項目管理、創新成果獎勵、研究生獎助、學科競賽、校外實踐等方面。適用於教師的有13個,涵蓋了導師管理、教學培養、課程建設、試題命制、工作量計算、學科群和學位點建設等方面。

4.聯合人才培養。學校積極探索與美國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拉文大學、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滑鐵盧大學、臺灣銘傳大學、西交利物浦大學等國(境)外高校開展聯合培養新模式,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研究生,努力發揮多學科融合優勢。近五年,學校已選送64名研究生參加“湖北省高校優秀大學生海外遊學計劃”等項目,赴美國、法國、德國、波蘭、意大利、丹麥、加拿大、臺灣等國家或地區學習交流。同時,強化與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過程工程研究所、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等高水平科研院所聯合培養,不斷提高創新人才培養質量。

(四)培養成果

2010年以來,學校研究生教育培養,取得了顯著成果,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學術成果。學校研究生科研創新基金共資助項目303項,研究生創新能力明顯提升,以江漢大學研究生名義申請專利30餘項,發表學術論文300餘篇,其中SCI、EI、CPCI等收錄或檢索論文60餘篇,影響因子最高達9.466。

2.學科競賽。近四年,我校研究生共獲各類學科競賽獎勵75項,其中國家級獎勵22項,省部級獎勵23項,市級獎勵1項,協會級獎勵29項。包括全國研究生數學建模一等獎1項、三等獎11項、全國機器人大賽一等獎1項、“飛思卡爾”杯汽車智能設計大賽創意組一等獎、二等獎各1項、中國研究生電子設計大賽三等獎1項、全國研究生智慧城市技術與創意設計大賽三等獎1項、全國研究生移動終端應用設計創新大賽三等獎1項、全國大學生物聯網設計競賽全國二等獎1項、“互聯網+”移動終端設計大賽全國優勝獎3項等。另外,我校藝術碩士也積極參加學科競賽並取得了較好成績,曾獲得“2016華釜青年獎”青年獎、優秀獎各1項、第四屆中國西部國際電影節二等獎、三等獎各1項、第二屆萬峰林國際微電影盛典二等獎1項、新絲路長安杯大學生國際微電影節一等獎、三等獎各1項,並有多幅作品入選第十一屆武漢美術作品年展。

3.綜合素質。我校研究生創建了8個社團組織,分別是:男子足球隊、男子籃球隊、女子籃球隊、排球隊、羽毛球協會、讀書會、語言興趣小組、聲樂興趣小組。

以社團為依託,研究生參加校內各種文化活動,並取得較好成績。獲湖北省屬高校和科研院所研究生籃球聯賽第二名、獲“中華頌”經典誦讀一、二、三等獎,獲田徑運動會男子甲組團體第三名以及系列單項獎勵等諸多獎勵和榮譽。

根據科研需要,研究生集中有限的科研力量,跨年級跨學科組建了一支創新團隊,通過集體努力,在發表學術論文、申請發明專利、參加學科競賽、推進創新創業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績。

此外,研究生每年都積極參加由省教育廳統一組織開展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並努力開拓局面,力爭以社會實踐為基礎,深化和擴大實踐成果,創建省研究生工作站。

4.創業就業。我校畢業研究生作為獨立法人或者主要參與者,註冊成立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技公司3個:武漢艾迪創研科技有限公司、武漢九州造物科技有限公司、武漢開瑞微納科技有限公司。

學校研究生質量得到社會高度認可,2013-2017屆畢業研究生就業率均為100%,分赴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富樂(煙臺)新材料有限公司、武漢藥明康德新藥開發有限公司、中國長江動力集團有限公司、華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206家科研院所、事業單位或企業就業,深受用人單位歡迎。

碩士學位授權點、學科群和重點學科一覽表

一級學科名稱

二級學科名稱

學術學位

中國語言文學

1.文藝學

2.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3.中國現當代文學

中國史

1.中國近代史

2.中國現代史

3.中國專門史

生物學

1.遺傳學

2.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3.微生物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

1.材料物理與化學

2.材料學

3.材料加工工程

環境科學與工程

1.環境科學

2.環境工程

化學工程與技術

1.化學工程

2.化學工藝

3.生物化工

4.應用化學

5.工業催化

管理科學與工程

1.複雜系統理論與方法

2.信息系統與電子商務

3.營銷與服務工程

4.投融資決策與風險控制

5.物流與供應鏈管理

6.管理心理與行為科學

基礎醫學

1.人體生理學

2.免疫學

3.病原生物學

4.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

5.藥理學

專業學位

社會工作

1.社會工作政策與法律實務

2.社會組織管理

3.社區社會工作

4.老年社會工作

教育

1.學科教學(思政)

2.學科教學(語文)

3.學科教學(數學)

4.學科教學(英語)

5.學科教學(歷史)

6.學科教學(體育)

7.現代教育技術

8.小學教育

9.心理健康教育

體育

1.體育教學

2.運動訓練

3.社會體育指導

應用心理

1.教育與發展心理

2.組織與管理心理

控制工程

1.化工過程裝備與控制

2.物聯網與系統工程

3.智能監控與系統集成

4.故障診斷與容錯控制

5.計算機網絡與通信系統

臨床醫學

1.內科學

2.兒科學

3.老年醫學

4.神經病學

5.精神病與精神衛生學

6.皮膚病與性病學

7.外科學

8.婦產科學

9.腫瘤學

10.麻醉學

11.全科醫學

藝術

1.美術

2.藝術設計

3.音樂

4.廣播電視

省優勢特色學科群、重點學科一覽表

學科類別

學科名稱

省優勢特色學科群

光電化學材料與器件

城市圈經濟與產業集成管理

省重點學科

化學工程與技術

基礎醫學

管理科學與工程

控制科學與工程(培育)

生物學(培育)

市重點學科

中國語言文學

物理學

工商管理

美術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

專門史

馬克思主義理論

教育學

外國語言文學

體育學

臨床醫學

設計學

中醫學

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

單位代碼:11072

招生計劃:300人,具體招生計劃以教育部實際下達指標為準。

學術學位

一級學科代碼及名稱

二級學科代碼及名稱

研究方向

考試科目

招生單位

0501

中國語言文學

050101

文藝學

1.文藝生態研究

2.地域文學批評研究

3.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中國化研究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 英語一

③702 文學概論

④816 中國文學史

人文學院

050102

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1.領域語言研究

2.社會語言學

3.文化語言學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 英語一

③703 語言學理論

④815 漢語基礎(含古代漢語、現代漢語)

050106

中國現當代文學

1.現當代詩學研究

2.中國現當代影視文學研究

3.中國現當代小說研究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 英語一

③702 文學概論

④816 中國文學史

0602

中國史

060205

中國近代史

1.近現代經濟與社會轉型

2.武漢城市史

3.民國史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 英語一

③313 歷史學基礎

060206

中國現代史

1.中國近現代政治史

2.抗日戰爭與武漢抗戰史

3.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戰略

060207

中國專門史

1.城市化與城市現代化

2.湖北地方史

3.城市文獻整理與數據庫開發

0710

生物學

071007

遺傳學

1.種質資源學

2.分子遺傳與育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 英語一

③705 生物化學(理)

④828 分子遺傳學

⑤829 植物生理學

⑥830 微生物學

注:④⑤⑥任選1門

生命科學學院

3.表觀遺傳學

生命科學學院

交叉學科研究院

071010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1.農業生態生物化學與環境健康研究

2.生物資源生化成分分析及生理機制研究

3.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利用

生命科學學院

071005

微生物學

1.藥物微生物學

2.食品微生物學

3.環境微生物學

生命科學學院

0773材料科學與工程

(理學)

077301材料物理與化學

1.光電化學材料與器件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 英語一

③701 有機化學(理)

④803 物理化學

⑤804 高分子化學

⑥805 分析化學

注:④⑤⑥任選1門

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

江漢大學湖北省化學研究院

交叉學科研究院

環境與健康研究院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 英語一

③707 普通物理

④809 量子力學

⑤810 固體物理學

注:④⑤任選1門

物理與信息工程學院

077302材料學

1.功能材料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 英語一

③701 有機化學(理)

④803 物理化學

⑤804 高分子化學

⑥805 分析化學

注:④⑤⑥任選1門

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

江漢大學湖北省化學研究院

交叉學科研究院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 英語一

③707 普通物理

④809 量子力學

⑤810 固體物理學

注:④⑤任選1門

物理與信息工程學院

0776環境科學與工程

(理學)

077601環境科學

1.環境汙染化學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 英語一

③711 數學(理)

④805 分析化學

⑤806 環境化學

⑥820 環境監測

⑦821 環境生物學

注:④⑤⑥⑦任選1門

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

環境與健康研究院

2.環境毒理與健康

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

交叉學科研究院

環境與健康研究院

0805材料科學與工程

(工學)

080503材料加工工程

1.材料製備與成形技術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 英語一

③302 數學二

④803 物理化學

⑤804 高分子化學

⑥807 材料化學

⑦808 材料力學

⑧823 金屬材料與熱處理

注:④⑤⑥⑦⑧任選1門

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

機電與建築工程學院

0817化學工程與技術

(工學)

081701化學工程

1.化工過程強化及模擬

2.化工煙塵控制理論與技術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 英語一

③302 數學二

④803 物理化學

⑤801 化工原理

⑥802 有機化學(工)

⑦804 高分子化學

⑧805 分析化學

⑨806 環境化學

注:④⑤⑥⑦⑧⑨任選1門

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

3.化工過程檢測及自動化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 英語一

③302 數學二

④811 信號與系統

⑤812 自動控制原理

注:④⑤任選1門

物理與信息工程學院

081702化學工藝

1.綠色化學合成工藝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 英語一

③302 數學二

④803 物理化學

⑤801 化工原理

⑥802 有機化學(工)

⑦804 高分子化學

⑧805 分析化學

⑨806 環境化學

注:④⑤⑥⑦⑧⑨任選1門

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

交叉學科研究院

081703生物化工

1.生物化學與應用

2.植物細胞培養工程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 英語一

③302 數學二

④831 生物化學(工)

交叉學科研究院

3.生物干擾物質的生物醫學應用

武漢生物醫學研究院

081704應用化學

1.光電功能材料化學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 英語一

③302 數學二

④803 物理化學

⑤801 化工原理

⑥802 有機化學(工)

⑦804 高分子化學

⑧805 分析化學

⑨806 環境化學

注:④⑤⑥⑦⑧⑨任選1門

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

交叉學科研究院

江漢大學湖北省化學研究院

2.表面與界面物理化學

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

交叉學科研究院

3.環境分析化學

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

交叉學科研究院

環境與健康研究院

4.生物化學傳感器研製與應用

交叉學科研究院

081705工業催化

1.催化劑合成、表徵及應用

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

2.氣體催化淨化

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

江漢大學湖北省化學研究院

0830環境科學與工程

(工學)

083002

環境工程

1.汙染控制理論與技術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 英語一

③302 數學二

④806 環境化學

⑤820 環境監測

⑥820 環境生物學

⑦833 水汙染控制工程

⑧834 大氣汙染控制工程

⑨835 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

注:④⑤⑥⑦⑧⑨任選1門

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

交叉學科研究院

環境與健康研究院

0871

管理科學與工程

(工學)

0871Z1

☆複雜系統理論與方法

1.複雜系統理論與應用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 英語一

③301 數學一

④811 信號與系統

⑤812 自動控制原理

⑥813 管理信息系統

⑦837 數據庫原理

⑧839 運籌學

注:④⑤⑥⑦⑧任選1門

交叉學科研究院

2.系統決策與優化控制

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

交叉學科研究院

3.智能信息系統

交叉學科研究院

0871Z2

☆信息系統與電子商務

1.網絡信息系統集成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 英語一

③301 數學一

④811 信號與系統

⑤812 自動控制原理

⑥813 管理信息系統

⑦837 數據庫原理

⑧839 運籌學

注:④⑤⑥⑦⑧任選1門

商學院

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

2.信息系統與電子商務

商學院

1201

管理科學與工程

(管理學)

1201Z2

☆營銷與服務工程

1.營銷戰略

2.營銷管理理論與實踐

3.旅遊服務工程與管理

4.國際商務營運管理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 英語一

③303 數學三

④814 管理學

⑤839 運籌學

注:④⑤任選1門

商學院

5.文化藝術產品營銷與服務

人文學院

1201Z4

☆投融資決策與風險控制

1.投融資與績效評價

2.風險預警與控制

3.金融管理與金融工程

商學院

1201Z5

☆物流與供應鏈管理

1.物流與供應鏈管理

商學院

1201Z1

☆管理心理與行為科學

1.個體積極心理與行為研究

2.群體心理行為的理論與技術

3.行為管理理論與應用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 英語一

③303 數學三

④826 管理心理學

教育學院

1001

基礎醫學

071003

人體生理學

1.行為和認知神經生理

2.急慢性腦損傷與離子通道

3.痛覺調製機制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 英語一

③712 基礎醫學綜合

醫學院

100102

免疫學

1.生物病原體感染與抗感染免疫

2.感染性疾病的診斷和防治

3.炎症性疾病與免疫調節

100103

病原生物學

100104

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

1.腫瘤病理學

2.腦損傷的病理生理機制研究

3.臨床病理學基礎

100706

藥理學

1.神經精神藥理學

2.中藥藥理學

醫學院

3.腫瘤藥理學

醫學院

交叉學科研究院

專業學位

專業學位類別

專業學位領域

研究方向

考試科目

招生單位

0352社會工作

1.社會工作政策與法律實務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 英語二

③331 社會工作原理

④437 社會工作實務

法學院

2.社會組織管理

3.社區社會工作

4.老年社會工作

0451教育

045102學科教學(思政)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 英語二

③333 教育綜合

④840 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

馬克思主義學院

045103 學科教學(語文)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 英語二

③333 教育綜合

④817 語文專業素養

人文學院

045104 學科教學(數學)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 英語二

③333 教育綜合

④838 數學基礎(數學分析、線性代數)

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

045108 學科教學(英語)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 英語二

③333 教育綜合

④843 英語寫作與翻譯

外國語學院

045109 學科教學(歷史)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 英語二

③333 教育綜合

④818 歷史學專業素養

人文學院

045112 學科教學(體育)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 英語二

③333 教育綜合

④842 體育教學論

體育學院

045114 現代教育技術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 英語二

③333 教育綜合

④825 教育技術學導論與教學系統設計

教育學院

045115 小學教育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 英語二

③333 教育綜合

④824 課程與教學論

045116 心理健康教育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 英語二

③333 教育綜合

④827 發展心理學

0452體育

045201體育教學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 英語二

③346 體育綜合(運動訓練學、運動生理學、學校體育學)

體育學院

045202運動訓練

045204社會體育指導

0454應用心理

1.教育與發展心理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 英語二

③347 心理學專業綜合

教育學院

2.組織與管理心理

085210控制工程

1.化工過程裝備與控制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 英語二

③302 數學二

④801 化工原理

⑤811 信號與系統

⑥812 自動控制原理

⑦822 機械工程控制基礎

⑧836 數據結構與C程序設計

注:④⑤⑥⑦⑧任選1門

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

機電與建築工程學院

物理與信息工程學院

交叉學科研究院

環境與健康研究院

2.物聯網與系統工程

物理與信息工程學院

交叉學科研究院

環境與健康研究院

3.智能監控與系統集成

物理與信息工程學院

交叉學科研究院

環境與健康研究院

4.故障診斷與容錯控制

物理與信息工程學院

環境與健康研究院

5.計算機網絡與通信系統

物理與信息工程學院

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

交叉學科研究院

環境與健康研究院

1051臨床醫學

105101內科學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 英語一

③306 臨床醫學綜合能力(西醫)

醫學院

105102兒科學

105103老年醫學

105104神經病學

105105精神病與精神衛生學

105106皮膚病與性病學

105109外科學

105110婦產科學

105113腫瘤學

105116麻醉學

105127全科醫學

1351藝術

135107美術

1.當代油畫與展覽策劃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 英語二

③708 中外美術史

④841 素描

美術學院、設計學院

2.城市公共藝術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 英語二

③708 中外美術史

④709 世界現代設計史

⑤841 素描

注:③④任選1門

135108藝術設計

1.會展與視覺藝術設計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 英語二

③709 世界現代設計史

④841 素描

135101音樂

1.聲樂表演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 英語二

③710 中西方音樂史

④819 和聲、曲式

音樂學院

2.鋼琴表演

135105廣播電視

1.影視創意與策劃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 英語二

③704 影視藝術基礎

④844 廣播電視理論與實務

人文學院

注:1. “☆”為自主設置二級學科;

2. 各科目考試大綱,可以登錄研究生處網站查詢。

項目介紹

江漢大學研究生境外交流學習項目簡介

近年來,我校先後與21個國家的54個國(境)外高校、政府及相關組織建立了合作關係,包括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美國威斯康辛帕克塞德分校、臺灣銘傳大學、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等等。出臺了《江漢大學研究生出國(境)交流學習資助辦法(試行)》,鼓勵本校研究生積極參與國際交流學習,並多渠道籌集資金加大對研究生赴國(境)外學習交流的資助力度。根據2018年學生出國(境)短期學習派出計劃,學校派出10多個學生團組,共50餘人分別赴美國哈佛大學、杜克大學、香港大學等國(境)外高校進行短期學習,佔在校生12%。

1.加州大學河濱分校

加州大學河濱分校是加州大學十所成員學府之一,成立於1954年。目前有在校生20000多名,在加州大學10所分校中發展最快,以其人性化著稱。河濱分校現設有81個本科專業,48個碩士學位項目以及42個博士學位。加州大學河濱分校教育質量很高,每門課程的設置均需經過嚴格的專家考核及評審,對學生的學習實習類似產品的質量標準管理體系,其所授予的學位及畢業證書為國際承認。因其在服務、教學、科研方面所取得的世界矚目的成就,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的教學科研人員被著名的美國科學進步協會接納為會員的數量曾多次名列第一,加州大學河濱分校是美國排名前100的知名學府。

2.威斯康辛帕克賽德分校

威斯康星大學帕克賽德分校建立於1968年,是威斯康星大學眾多分校之一,是一所中等規模的公立院校,現有在校生約4700人,校區位於基諾沙和Racine兩個城市之間,距離密歇根湖畔只有一公里的路程。威斯康星大學帕克賽德分校有著全面的教育和師資力量,主要提供本科和碩士階段教育,另外還開設有許多證書課程。威斯康星大學帕克賽德分校致力於建設成為一所具有高水平教學和良好學術氛圍的大學,力爭成為維斯康星大學眾多分校中最棒的大學。

3.西交利物浦大學

西交利物浦大學是經中國教育部正式批准,由西安交通大學和英國利物浦大學在蘇州合作創立的一所新型國際大學,採用國際先進教育管理模式,以世界知名大學標準全球選聘名師,實行全英文教學,擁有先進的辦學條件和教學環境。2017年,江漢大學與西交利物浦大學簽署合作協議,在化學工程與技術、材料科學與技術以及環境科學與工程等學科開展聯合培養高級化學研究型碩士(MRes Advanced Chemical Sciences)和化學博士(Ph.D. in Chemistry),符合要求的聯合培養研究生將被授予英國利物浦大學的碩士或博士學位(學位可以通過中國教育留學服務中心認證)。根據合作協議的要求,西交利物浦大學為聯合培養的博士研究生提供學費獎學金,江漢大學提供相應的博士研究生助研獎學金。

4.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

學校以光電化學材料與器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為依託,聯合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組建“江漢大學—西安大略大學光電材料化學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該國際合作實驗室加強和補充我校“光電化學材料與器件”湖北省優勢特色學科建設,開拓研究生培養國際化的途徑,現已建立了研究生定期在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進行培養的常態化模式。並與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國家研究院建立了良好的研究生聯合培養機制。2016-2017年,學校選拔了部分碩士研究生前往各實驗室進行短期學術交流,參加了學術報告會,一方面讓我校學生有了接觸學術前沿、拓展國際視野的渠道,另一方面也為我校學習海外高校人才培養理念、學科建設經驗,以及探索科研合作和研究生培養開闢了新的途徑。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與江漢大學環境與健康研究院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項目介紹

為滿足國家發展環境與健康科學的重大需求,立足國際環境科學與健康科學發展的前沿,加強關鍵技術創新與系統集成,匯聚海內外優勢人才,擴展學科特色及優勢,江漢大學成立環境與健康研究院,並作為江漢大學院士專家工作站的科研與教學平臺。

研究院特邀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江桂斌院士擔任研究院名譽院長,美國佛羅里達國際大學教授、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獲得者蔡勇擔任研究院院長。現有教授4名,研究員15名。其中,獲得“中國科學院院士”稱號1名,“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稱號1名,海外知名大學特聘教授2名,其中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基金資助6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基金資助5名,青年千人計劃1名。研究院主要以海外留學歸國人員和國內培養的優秀科研人員為骨幹,聘請多位國內外著名專家擔任研究院的研究生兼職導師及客座教授,整合江漢大學醫學院、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光電子材料與器件省部共建重點實驗室等多方面學科資源,擁有一流的導師隊伍、一流的科研平臺,為聯合培養研究生提供高額度的助理研究津貼,能夠助力研究生成長為未來的高水平創新人才!

研究院依託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環境化學和生態毒理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組建聯合實驗室開展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以環境中典型汙染物的環境歸趨、暴露及健康影響為核心,重點針對電子產品中相關汙染物的環境行為、暴露途徑、致毒機理及應對機制等展開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有:(1)環境友好的新型光電子材料的開發與應用;(2)新型環境汙染物的分析方法研究;(3)新型材料及環境汙染物在環境中的遷移與轉化規律;(4)新型材料及環境汙染物的毒理與健康效應研究。

被錄取的研究生不僅擁有江漢大學學籍,同時成為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聯合培養研究生。結束江漢大學一年級集中學習後,全部科研與論文工作在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相應導師的課題組完成,在中國科學院生態中心從事科研實踐的聯合培養研究生給予準在讀生待遇。學生不僅能享受江漢大學研究生優越的獎勵機制,同時也能享受到與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生同等的獎勵機制。在讀期間,表現優秀的學生有機會去導師在美國,加拿大的實驗室開展研究工作,碩士畢業後有意向攻讀博士的優秀研究生,將優先考慮錄取。

我在江大等你!江汉大学2019研究生招生简章

各學院研究生招生聯繫方式

學院代碼及名稱

聯繫人

聯繫電話

電子郵箱

學院網址

001

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

劉老師

劉老師

13995576608

18986010491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hhxy.jhun.edu.cn

002

商學院

高老師

柯老師

13006143216

13317130579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business.jhun.edu.cn

003

法學院

李老師

章老師

13886112159

18086682531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fxy.jhun.edu.cn

004

教育學院

蘭老師

孫老師

18186516809

18140506360

[email protected]

jyxy.jhun.edu.cn

005

人文學院

方老師

馮老師

13006380340

13545102812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rwxy.jhun.edu.cn

006

美術學院、設計學院

塗老師

13986184766

[email protected]

msxy.jhun.edu.cn

007

機電與建築工程學院

譚老師

18607104803

[email protected]

jjxy.jhun.edu.cn

008

物理與信息工程學院

侯老師

周老師

13971148375

15926327472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wxxy.jhun.edu.cn

009

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

萬老師

18971329895

[email protected]

sjxy.jhun.edu.cn

010

醫學院

張老師

027-84733038

[email protected]

medicine.jhun.edu.cn

011

生命科學學院

熊老師

萬老師

15927481088

18040510512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life.jhun.edu.cn

012

體育學院

謝老師

13476122486

[email protected]

tyxy.jhun.edu.cn

013

外國語學院

李老師

李老師

13697345367

13971502501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wgyxy.jhun.edu.cn

014

音樂學院

彭老師

18062616038

[email protected]

yyxy.jhun.edu.cn

015

江漢大學湖北省化學研究院

羅老師

13871007667

[email protected]

www.haiso.com.cn

016

武漢生物醫學研究院

劉老師

18627093812

[email protected]

whibs.jhun.edu.cn

017

交叉學科研究院

劉老師

18162619097

[email protected]

iir.jhun.edu.cn

018

環境與健康研究院

王老師

18986222146

[email protected]

ieh.jhun.edu.cn

019

馬克思主義學院

龔老師

13971245643

[email protected]

mksxy.jhun.edu.cn

我在江大等你!江汉大学2019研究生招生简章

江大新媒體工作室

小薇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