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可以从房顶上走遍全村的村子,体验做“飞贼”的乐趣

云南画报新媒体中心发布

一个可以从房顶上走遍全村的村子,体验做“飞贼”的乐趣

泸西•城子

保存最完好的土掌房村落

图/大狗熊 李文 泸西县旅游局


小村名城子,位于泸西县永宁乡境内,因全村布局似城堡而得名。整个村子依山而建,层层而上的土筑房形成一级级的台阶,最多的有17台,一般也在10台以上;不少土筑房的房顶连缀在一起,形成长达数十米甚至上百米的平台;全村1000多间土筑房首尾相衔或左右毗连,将村中数百户人家结为一体。

一个可以从房顶上走遍全村的村子,体验做“飞贼”的乐趣

一个可以从房顶上走遍全村的村子,体验做“飞贼”的乐趣

村里人起得很早,炊烟袅袅时形成了极佳的景致,但阳光却躲在薄薄的雾中。很快,喧闹与嘈杂替代了清晨时的空山鸟语,整个小村显得是如此地活跃。早餐后的老人迈着悠缓的步子去向村口的老年协会,青年们或牵着牛、或赶着车、或挑着担开始劳作,妇女们担水、洗衣、织席,连片的屋顶上成了儿童嬉戏的场所。从村里的制高点向下望去,城子村一目了然地呈现在我的眼前。

一个可以从房顶上走遍全村的村子,体验做“飞贼”的乐趣

一个可以从房顶上走遍全村的村子,体验做“飞贼”的乐趣

一个可以从房顶上走遍全村的村子,体验做“飞贼”的乐趣

一个可以从房顶上走遍全村的村子,体验做“飞贼”的乐趣

一个可以从房顶上走遍全村的村子,体验做“飞贼”的乐趣

漫步城子,不知道是走在院心,还是走在屋顶。前一家的屋顶就是后一家的院心,土筑房层层相连,走完了这家到上面一家须得沿着梯子爬上去,到下一家呢,矮一点的可以一跃而下。每一家从中间的石阶而上进入正房再至楼上,然后通过楼上的小门上到屋顶,出于通风透光的需要,在屋顶上留出2米见方的空洞,上下有楼梯相衔,又可从平台进入另外一户人家,直至串遍全村人家。这种独特的村落形式,决定了村民们必须要和睦相处,友好团结才能生存下去。

一个可以从房顶上走遍全村的村子,体验做“飞贼”的乐趣

一个可以从房顶上走遍全村的村子,体验做“飞贼”的乐趣

一个可以从房顶上走遍全村的村子,体验做“飞贼”的乐趣

一个可以从房顶上走遍全村的村子,体验做“飞贼”的乐趣

一个可以从房顶上走遍全村的村子,体验做“飞贼”的乐趣

巷子,是房子之间的空隙,没有规律。像进入迷宫一般,很刺激。随处可见的笑脸和热情款待让你很快不愿走出这个温情之地。为了揭开这屋顶的秘密,我钻进了其中一间。墙壁一侧的老式木梯,通向二楼。二楼的一个小门外就是前一家的屋顶!穿过这家的屋顶身后的梯子就连接着后一家的屋顶。到下面呢,矮一点的就可以直接飞跃。

一个可以从房顶上走遍全村的村子,体验做“飞贼”的乐趣

城子村是彝族先民白勺部的聚居区,最早的土筑房无疑为彝族先民建盖的。清朝初年,清政府为加强在云南的统治,实行了“改土归流”政策,当时统治丘北、弥勒、泸西一带的土司知府从中枢镇(现今泸西县城)搬到城子村,昂贵土司的衙门就建在山顶上,使这里一度成为滇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那时,寨子里盛极一时,山脚有高耸的城墙,城墙下有护城河,寨中住户多达1200多户,土筑房群落进可攻、退可守,清廷多次进剿都无功而返。传说昂贵土司有一匹飞马,用来驮盐到昆明贩卖,集聚了大量财富;还有一把飞刀,千里之外取人首级……到了雍正八年,昆明一个官员想出计策,到白沙坡切龙脉,杀飞马,破飞刀,最后才斩了昂土司。后来,大量汉族移民迁入城子,逐步取代了彝族,一住就是三百年。村里现在已是汉族居多,问了一下,大多是江西人的后裔,祖上大多是雍正年间迁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