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記憶|影劇院的三十年

影劇院的三十年

故鄉對於我來說,是意識深處那個擁有古典氣質的所在,想到它就會想到一個地方。

關於這個地方,在我腦海裡深深埋藏著這樣幾幅畫面:無論白天黑夜,它的門前總是人流絡繹;高高的臺階下、院子的地面上,總有人們大快朵頤後留下的花生殼、瓜子皮、吃完的剪蟲殼(榮成方言,俗稱錐螺、海螺絲);院子裡,暮春時節的桑樹正鬱鬱蔥蔥地吐著綠葉;不遠處的崖頭河,能看到浣衣的婦女頭上戴的鮮豔頭巾;夕陽西下時分,孩子們放學的自行車像潮水般從門口呼嘯而過,男孩們向女孩炫耀著車技,車鈴聲響徹整個街面……擁有這樣的場景的地方,唯有影劇院。

影劇院應該算是老崖頭曾經的地標建築物之一。現在的崖頭人,還會有誰能夠記得那個屋頂是波浪形的三層小樓?有誰還能記得那一方幕布上放映過的電影?有誰還能夠記得厚厚的帷幕後演出過的節目?有誰還能夠記得,這裡的閱覽室、檯球廳、棋牌室中的落子有聲、人頭攢動?有誰還能夠記得,那幾面哈哈鏡前的人聲鼎沸、笑語不斷?

我的記憶|影劇院的三十年

作為這座城市曾經的人文中心,沒有哪一座建築像影劇院一樣,和在這裡生活的人們一道經歷過那麼多文化生活的大事情。1984年11月19日,榮成縣總工會俱樂部舉辦了落成典禮,自此,全縣職工有了業餘文化生活的“集散地”。1988年,榮成撤縣建市,職工俱樂部除了更改新名字以外,也開啟了新的功能。這裡放電影、開大會、搞演出、辦影展……30年來,它記錄了榮成的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的豐富多彩和千姿百態。隨著城市社會、經濟發展的變遷,職工俱樂部已經擴大規模,後來又掛牌影劇院,它的變遷見證了榮成的成長,也陪伴了很多小城青年漫長的青春期。

後來,人們像是慢慢淡忘了這個角落。影劇院開始門前冷落鞍馬稀,連那些各色展銷會、跳蚤市場,也漸漸從這裡搬向別處。我曾經問過身邊“90後”的青年們,他們雖然熟知建業街和偉德西路交叉口處有個印有“影劇院”三個字的矮小古舊建築,但是對於這個地方卻很陌生,就算常常路過,也從來沒有進入過。他們完全無法體會這裡曾經的熱鬧,更不知道這裡是整整一代人曾經的文化活動中心。

我上一次親近影劇院,還是去年初春的一個偶然機會。走進它門口的小院子,我一眼就看見臺階上的櫥窗裡還是20世紀90年代末的電影海報,有張國榮和梅婷主演的《紅色戀人》,還有傅彪主演的《血色浪漫》,想必那是國產電影曾經式微的90年代末的孑遺。如今,時間在這個角落裡至少被凝固了十八九年了,已離去10多年的銀幕風華,已經被神奇地定格在這一方小小的玻璃櫥窗裡,所有的故事都風乾在這裡。我很驚異:它是在沉寂和靜默中又度過了多少年?是什麼神秘的力量讓這些將近20年的海報,能夠穿越這麼久的時光,依然頑強地存在文化東路這繁華鬧市的一角?猶如古羅馬的龐貝古城,所有的瞬間被凝固在這個櫥窗……等待著那些靈魂來憑弔那些曾經屬於自己的時間。

又一次遠遠看見它,已經是一年後了,我從正在進行拓寬工程的文化東路走過,看見影劇院的位置已經被工地隔板四圍起來,裡面傳來打樁機和混凝土攪拌機的轟鳴,表明這裡迎來了勢不可擋的改建大潮。伴隨著榮成成長了30年的影劇院早已被夷為平地。從隔板縫隙間窺到的瓦礫堆高聳,讓我不免心酸。但想想,對於這個飛速發展的城市來說,它已經太過破舊,就算不被拆掉,在周圍高樓的逼壓之下,它也會顯得身形矮小;就算氣勢還在,也會是人影落寞的。現在的影劇院彷彿已經忘掉了曾經的記憶,猶如卸下妝容、洗盡鉛華的過氣演員,經歷了滄桑坎坷、滾滾紅塵之後,在心如止水、萬念歸於平淡後,等待生命的完結。

然而此刻,影劇院最後的軀體也已經沒有了,那裡有最新的建築正在它倒下的地方崛起,準備發揮新的城市功能,承擔新的發展使命。而朝著太陽、面向著大海的方向,5公里開外的市民文化活動中心,以極其現代化的姿態,坐落在這座城市的顏值擔當櫻花湖畔,它面對的將是一個生機勃勃的大千世界。

如果影劇院有靈性,一定還是會感到十分幸運,以前它曾是社會中心,現在它的遺址仍然是這個城市的中心。而它的晚生後輩,已經繼承了它生生不息的心,承載著城市更豐滿更滋潤的軀體,向著更美好的未來昂揚而去。

靜夜裡,它將不再於黑暗中忍受孤獨。

“改革開放40週年暨榮成撤縣建市30週年·我的記憶”主題徵文啟事

今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也是榮成撤縣建市30週年。改革開放尤其是榮成撤縣建市以來,榮成人民團結拼搏,砥礪奮進,實現了一個又一個宏偉目標,取得了一個又一個輝煌成就,同時也創造了彌足珍貴、可藉傳承的寶貴精神財富。

回望歷史,讓我們感動感慨的,既有城鄉面貌的滄桑鉅變,更有一個個鐫刻時代印記的如歌歲月、難忘瞬間。那一個個生產生活的細節,那一次次真切的經歷體驗,就是最觸動人心的 “我”的故事、“我”的記憶。

回顧過去是為了更好地立足現在,不忘初心是為了更好地開拓未來。為全面總結我市改革開放特別是撤縣建市以來取得的豐碩成果,進一步凝聚人心、鼓舞士氣,推動新時代各項事業不斷向前發展,市委宣傳部、市新聞中心、市文聯決定聯合開展“改革開放40週年暨榮成撤縣建市30週年·我的記憶”主題徵文活動,期待您的投稿。

具體內容:

1.徵文日期:即日起至10月底。

2.體裁:詩歌、散文、紀實文學等。詩歌50行以內,散文、紀實文學2000字左右。

3.思想健康,情感自然,語言清新,文字精煉。特別要注重文學品位,具有獨特的視角和個人體驗。

4.應是未公開出版和發表的原創作品。

5.活動期間,在《榮成時訊》《榮成文藝》等報刊和“掌上榮成”“中國榮成”“文明榮成”等微信平臺開設專欄,刊發優秀參賽作品。活動結束後,評出一等獎2名、二等獎5名、三等獎10名、優秀獎若干名,並予以相應獎勵。

6.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請在郵件標題處註明“徵文”字樣。聯繫電話:751397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