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了孩子放棄工作的媽媽們,你們後來都後悔了嗎?

木棉的世界


不後悔。做全職媽媽、放棄工作只是人生中的一個選擇而已,而人生各有各的方向,各有各的選擇,不同的選擇也自然有不同的精彩。

有的人在職場上風生水起,社會認知中認為這樣的人生是成功的,但也並非每個人都這樣認為。

全職媽媽,把自己大部分的時間精力都奉獻給了家庭,也許這樣看起來並沒有那麼偉大,好像也沒有創造太多的社會價值,但一個人的精神滿足無法用其他東西來衡量。

迴歸生活的本質。

現代生活中,生活節奏很快,每個人都很忙碌,工作上也有各種問題、衝突,職場甚至成了生存的戰場。但我認為這種高強度的生活狀態其實並不是人類真正舒服的生存狀態。

有一檔綜藝節目叫嚮往的生活,在那裡面,每個人最重要的事情是一日三餐,是恬淡、舒適的、放鬆的生活。

而工作的價值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不一樣的,我想,大部分人,工作對於他們的意義只是賺錢的手段。是為了讓自己獨立起來,能夠在社會上生存下去,跟理想跟夢想,跟真正的生活都差的很遠。

所以,有很多人,就算沒有當全職媽媽,也選擇不工作,或者自由職業。

其實現在能夠看到有很多這樣的趨勢,年輕人越來越多的選擇自己創業。甚至很多年輕人,不在工作,去旅行去環遊世界。他們不像70年代80年代的人,尋求大富大貴,而是尋求愜意自在。越來越迴歸生活的本質。

所以,放棄工作,其實只是人類做的一個選擇。說到底放棄工作是為了誰,最開始,孩子可能是一個重要因素,讓很多媽媽們興起了辭職帶孩子的念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契機。但就算做全職媽媽,孩子穩定了,上學了,能夠自己照顧自己了,全職媽媽都還有時間和機會重回職場,一直做全職媽媽的人主要還是為了自己吧。

我作為一個全職媽媽,有時候覺得自己真的很懶,寧願什麼也不幹,就在家裡待著,也讓我覺得非常的舒服愉快。當然也會出現一些小念頭,覺得這樣是不是太不上進了,應該找一份工作來學習新鮮知識等等。但最終,還是沒有選擇迴歸職場,其實孩子的因素越來越小了,自己願意這樣生活的意願越來越強了而已。

如果回到古代田園詩書的時代,照顧孩子,守著家裡的一畝多田,養雞餵豬種些蔬菜,家庭溫飽,時間緩慢,實在是一件想想都覺得很開心的事情。如果能有一門手藝,能夠幫助很多人,發揮更大的價值,就更好了。


作者:舒心(Annie媽媽育兒),情緒教練、正面管教講師、高級兒童情商指導師、兒童財商講師。歡迎關注我,並與我交流。


Annie媽媽育兒


我是一個全職媽媽,這個問題,令我很有感觸!

我曾經給自己設計過很多角色,唯獨沒有“全職媽媽”!作為曾經的職業女性,我無法理解一個新時代的女性怎麼甘願圍著“孩子老公灶頭轉”?直至親身經歷,原來“全職媽媽”是被社會誤會最深的一個職業。

一個踩著細尖高跟鞋,穿著得體西服套裝的職場女性,永遠無法理解一個整天穿著家居服,忙完一日三餐忙孩子的家庭主婦的一畝三分田。職場女性渴望在廣闊田野裡播種,收穫參天大樹;但全職媽媽,放眼家門口後園播種,倒也能收穫蘿蔔青菜,各有所愛。

這些年,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崛起,我關注過不少全職媽媽的公號,“粥悅悅”、“點點家的土小豆”、“蘇小昨”……她們是全職媽媽,但她們依然有理想、激情和追求。這些年,我追著她們的文字和漫畫,看到粥悅悅愛上了生娃,一個不夠生倆,兩個不夠又跑到美國生了第三個!她不是富貴千金家庭出來,這些年曆經打工、失業、丈夫創業失敗,最終憑著一支漫畫筆,成功逆襲,能任性生娃就是最好的資本說明。

看“點點家的土小豆”,旅居德國,生活優越,她本不為生計發愁,但為追求自己的個人價值,孩子睡後,創作到半夜成為常態。記錄兒子的生活片段,引起千萬網友共同感慨,出書、生娃,再養娃,現在一兒一女的生活似乎讓她追求到了自己的夢想狀態。

看“蘇小昨”,彷彿就在看一個灰姑娘如何變成公主的蛻變。一個人帶娃到甚至要抑鬱崩潰,夫妻兩地分居,婚姻即將走到盡頭,是每天堅持寫作拯救了她自己、拯救了婚姻、拯救了生活。如今的她成為暢銷書作者,又在高校做起了客座講師。

回頭看看自己,雖然離開崗位,沒有了每月固定的薪水,但是我卻收穫了孩子和家庭,陪孩子成長,一家人每天相聚一起,寫自己想寫的文字,追求自己想過的日子。付出總有回報,感謝在頭條上的耕耘,讓我榮獲禮遇計劃第一期和第八期的殊榮……

精彩有很多種詮釋,“粥悅悅”、“李點點”、“蘇小昨”,以自己的文采成就精彩人生,但普普通如我們者,也有精彩。你看喜歡烹飪的全職媽媽做著做著,竟開出了一家糕點坊;喜歡養花的媽媽,竟也能兼顧著花店養娃兩不誤……

做全職媽媽不偉大,但若能做好全職媽媽卻很偉大!不要只看到全職媽媽的庸碌,在你沒有看到的背後,有她們付出的加倍艱辛和努力,她們同樣享受這精彩人生的喜悅感!


諾媽家有男寶


即將成為二寶媽,大寶算是自己帶過來的,努力慢慢消除了由帶孩子影響的學習、工作等,現在為二娃怎麼選擇還在考慮中。首先我認為養育孩子是頭等大事,但又不甘心&放心放棄職業成為全職媽媽。

從內心和認知上來講,把自己的智慧和精力投入到自家孩子身上比起所謂的上班/職業重要得多。但是先生、家人不支持,一方面他們覺得我有著全球Top100的大學學歷和體面的工作,放棄太可惜,擔心我自己以後後悔、埋怨。

理智上我覺得養育孩子,尤其前三年比什麼都重要,但抉擇起來並不容易。因為根據觀察和了解,絕大部分全職媽媽到最後幸福的只是少數一部分,還是帶來很多影響,比如全職媽媽自己過得並不開心和甘心,自我價值感越來越弱,與先生的關係也是弱勢方,價值甚至不被孩子認可的風險。

另外從經濟上、精神層面如果得不到支持和保障,全職媽媽是個高危職業,稍有風吹草動就會把自己陷於困境。

並且從家庭風險的角度來說,若家裡只有一個頂樑柱,萬一有個意外和變動,後果會比較嚴重,所以抗風險能力不強。

如我一樣認同養育孩子的價值大過於全職工作的寶媽,我個人的想法是自由職業或時間比較彈性和可掌控的工作是最好的選擇。既可照顧孩子,又可以相當自由地安排工作和生活,當然若想全面照顧到,肯定會更辛苦些,並且需要家人的支持和理解。


法遞


因為孩子,我沒有放棄工作,但我放棄了事業,以至於影響了個人成長和收入,對孩子的教育也沒有起到好作用。說實在的,我後悔了。

我後悔不是因為自己收入降低了,而是後悔自己當初的那份任性!

當時情況是,我一個人帶著兩個孩子,老公經常出差,基本不管家裡事。我擔任一個重要科室主任,春節都不能歇幾天,更別說節假日了。我感覺為了工作愧歉孩子,再加上幾年的超負荷付出,身體也垮了。經過半年痛苦思考,我決定放棄事業,保全家庭!這就是全職媽媽最深的痛!

我的感悟是,放棄事業,並不一定就對孩子教育有幫助,甚至是適得其反!我放棄事業,調換清閒崗位,時間多了,目光關注點全在孩子身上,反而對孩子成長是一種傷害!


如果我當初能堅持下來,第一,保全了事業,前途光明!第二,我的目光關注點是更高層面東西,行為和語言也在更高層面,對孩子起到引領作用,也會把他們帶到一個更高層面。第三,我工作忙,孩子就會自然而然承擔家務和責任,這才是最好的教育。第四,引領是教育主線條,而非自己無所事事,總想著孩子好上加好,不由自主就產生溺愛和控制心態。

好多家長認為自己當全職媽媽,就是對孩子好。幼兒園和學校老師最能說明這個問題,全職媽媽帶出來的孩子和非全職媽媽帶出來的孩子,在性格和自理能力上,都有差別(這不是絕對的,只是幾率大一些)。

以前,我也總想著一直陪著孩子往前走就是愛,甚至想辭職去孩子學校工作。後來通過學習,才發現這是媽媽控制慾氾濫的表現,越是想控制孩子,越是不放心孩子,孩子就會越逆反,越不學習。

有一個媽媽,從一座城市到另一座城市陪讀六年,六年中,她的任務就是給孩子做飯,隨時監控孩子狀況。結果,原本成績優秀的孩子,大家眼裡的“神童”,僅僅考取二本院校。這位媽媽離開時,滿臉都是淚,不知道回家如何面對昔日的同事和朋友!

控制和溺愛,是家長教育孩子最大的危害,溫室裡開不出鮮豔的花朵。安排好孩子生活,調整好陪伴孩子時間,放心大膽地當一個有張有馳的寶媽,這才是最恰當的選擇!

以上僅僅是我個人感悟,肯定有片面成分在裡面。歡迎大家發表自己的觀點,為孩子為自己找出一條最正確的路!


清香如蘭


為孩子放棄工作你後悔嗎?

我的立場是不後悔,為孩子放棄工作的媽媽最偉大,而且現在互聯網兼職渠道那麼多,比如自媒體,做的好的人月入幾千一萬的大有人在,問答也很不錯啊,一個月不多說的,1000多塊錢還是有的,全職媽媽都可以,分享自己的育兒心得,育兒理念。用你的知識變現。


為了孩子該不該放棄工作呢?

這個可以分為兩個觀點,有認為應該放棄工作的,也有認為不該放棄工作的,但我相信選擇放棄工作的媽媽都不會後悔的。

  1. 認為應該放棄工作的一方覺得,成為全職媽媽工作可以再找,但孩子的成長卻不會等人,孩子的成長需要媽媽的陪伴和引導,沒有什麼比孩子的成長更重要。
  2. 認為不應該放棄的一方覺得自己如果放棄了工作就會與社會脫節,認為全職媽媽不會得到家庭的尊重,容易在家庭的柴米油鹽中迷失自己。

  • 全職媽媽也可以多學習技能提升自己,媽媽可以自己在家學習烘焙之類的,不僅可以做給孩子吃,也可以做和孩子一起做手工。

  • 無論是全職媽媽還是工作的媽媽都各有各的難處,有的是不得已離開孩子去工作,有的是苦於沒有人照顧孩子而放棄工作,但我相信為孩子放棄工作的媽媽都不會後悔的,孩子可愛的臉龐稚嫩的聲音叫你一聲媽媽就是最大的安慰。


(需要了解更多問答知識的寶媽可以關注我,也可以下方留言我會一一回復大家)


小葵花媽麻課堂


孩子的一切才是最重要的,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錯過了就沒有了。工作了可以再找,但是孩子的童年是找不回來的。我不算是一個全職媽媽,孩子一歲的時間選擇出去上班,一個星期或者兩個星期回來一次,一次也只只能一兩天,陪孩子的時間不夠,每次上班走,離開孩子的時間,是我最捨不得,最痛苦的時間,可是沒有條件,可以讓我全職在。目前孩子快3歲了,也越來越大,我就一直在後悔沒有多陪陪他,老人家帶孩子的觀念確實和我們不太一樣,很擔心有些習慣會害了孩子,影響孩子以後發展,所以現在的我決定捨棄那份說高不高,說低不低的工作。在家附近找個簡單的工作,可以培養孩子成長,參與孩子的每一次進步。所以勸告寶媽,還是不要離孩子太遠,讓可憐得寶寶成為留守兒童。看著真是很可憐。


洋洋151157028


我覺得是什麼年紀幹什麼事吧,實際上生活裡還是隨大流過的最舒服。到了該生娃兒的年紀,那就抓緊生一個,畢竟工作還可以再找,孩子可不是說有就能有的。

我自己就是到了32歲才生孩子,生娃兒之前也做了一定經濟準備,所以確定懷孕就抓緊辦了離職,安心在家養胎。懷孕生娃兒養娃兒,一路磕磕絆絆,痛並快樂著!本以為娃兒上幼兒園了,我就可以上班重回職場,但娃兒三點半要接,還雙休,上哪能找個這樣的工作呢?別說,我還真把以前老闆說動了,願意用我且遷就我的時間,可也也正是因為這樣人家總話裡話外的拿捏你,幹再多也不撈好,斷斷續續能堅持半年,實在是心委屈錢還不到位,寧可賦閒在家。

有了娃兒有老人幫的更容易重返職場,像我這樣全職媽媽過來的,離崗四年多,確實很難找到比之前薪酬待遇更好的工作。既然這樣,那就堅定地創業好了,工作而已,跟娃兒比起來不值得一提。不後悔!


小磊愛讀書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後不後悔,我覺得跟經濟條件還是有點關係吧。

我有一個朋友就是全職媽媽,生了一兒一女兩個孩子,丈夫一年可以掙二十來萬,在一個二線城市收入算不錯的,平時朋友之間聊天,她極力展現自己過的有多幸福,但是聚的時間多了,就慢慢可以看出她的不安。

雖然她全職在家,但是每天早上六點多就起床,收拾房間,餵奶,拖地,做飯,晚上還要哄小孩睡覺,每天從早忙到晚,全年無休。

但是她認為她做這些是應該的,因為她沒有工作,他的丈夫幾乎不帶孩子,不做家務,所以我這個朋友過的比上班的人還累。

所以,我覺得女性還是要有一份工作,哪怕工資不高,至少這是你掙的錢,不然在家全職,最後都會變成我辛辛苦苦在外工作,你怎麼連個孩子都帶不好。

而女性有了自己的工作,人也會有了底氣,在家中的地位也會變得平等,有的人說全職媽媽可以在家做自媒體掙錢,我覺得其實這也算是一份工作,脫離了全職的狀態,做了自媒體只能說半全職半工作,可以掙錢,又可以帶娃。

所以,我覺得媽媽們要有一份屬於自己的收入,可以是工作,也可以是自媒體,但是全職在家帶娃,生活來源全靠老公,我還是不太贊同的。


媽媽小部落


我認為幾乎沒有全職媽媽會後悔。

沒錯,我們是看到了女性為孩子付出了幾年的青春和光陰。可是這些女性也看到了自己教養出來的孩子與其他人代教養出來的孩子的不同。

全職媽媽付出了時間陪伴,付出了精力照顧,付出了耐心管教,付出了智慧培育,尤其是在孩子零到三歲這段黃金時期,這樣的寶寶必定會與老人帶出來的孩子不同。

對於母親而言,自己可以失去青春,失去機會,失去健康,失去享樂……但只要孩子聰明健康,幸福快樂,文明懂事,愛媽媽,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也都是不會後悔的。

也許你會說我失去了更多就業的機會,失去了融入社會的能力,自己的事業形成斷層,不再有競爭力,不再有魅力……可是我三歲半的兒子從不迷戀手機,看動畫片能夠只看三集就自己關掉;不亂要吃的,看到垃圾食品就說:“等我長大了再吃”;不亂買玩具,有喜歡的玩具就跟媽媽商量著,到什麼時候再買;自己獨立吃飯,獨立小便;不吃糖,不喝飲料,牙齒健康,沒有黑掉爛掉;入園體檢一切身體指標正常,不缺少維生素,鉛也不超標;兩歲以後就幾乎沒有生病,偶爾感冒也不用吃藥;有好吃的,能夠和我一起分享;我生病了,還主動關心我,幫我端飯端水;把地弄髒了,知道自己掃地,擦地,倒垃圾;惹我生氣了,能夠主動的說對不起,並承諾再也不這麼樣了;感到開心幸福時,還會摟著我說:“媽媽,我好喜歡你呀!”送幼兒園之前會摟著我說:“媽媽,我不想離開你,我想跟你在一起。”偶爾的會說一些玩笑話,做一些搞怪的表情逗我開心。……我的兒子太貼心了,甚至比我老公照顧得還要體貼。這幾天我腰痛得不能自理,兒子竟然知道在我方便過後幫我去提褲子!每次睡覺前都要我給他講故事,前天晚上我腰痛得沒心思講,兒子竟然說:“那就等媽媽腰不疼了再給我講吧!”昨天晚上他還趁我睡著的時候偷偷爬起來親我,他有多愛我,我都知道。

做媽媽的能給孩子最好的東西不是物質條件,而是在他還沒有能力去照顧好自己時,你給他打下了一個好的身體基礎,幫他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教他以後如何自己照顧自己,給他滿滿的安全感和幸福感,讓他有一顆愛媽媽,愛生活的心。

我用三年時間,陪伴出了一個可以愛我一生的人……

你用三年之間掙了不少錢,卻花在了給孩子亂買零食上,給孩子亂買玩具上,給孩子看牙醫和矯正視力上……你看似在孩子的養育上省了心,可你卻在為他的驕縱不聽話而生氣;你在為他學髒話、打人,沒禮貌而煩惱;你在為他不好好吃飯,身體過瘦或過胖而憂心;你在為它大小便不能自理,經常弄髒褲子而焦急;你在為他感情跟你不親厚,只聽姥姥或奶奶的話而傷心;你在為孩子不心疼你不體諒你而感到無語;你在為孩子拿你和別的媽媽比較而感到失落……

同時,也浪費了一顆本可以好好愛你的心……


毒舌菲菲寫小說


首先,表明我的觀點,為孩子放棄工作,我不後悔。

孩子作為我們生命的延續,把最好的東西給孩子,是我們的天性,也是天生的母性使然。對於孩子來說,什麼是最好的東西呢?在他們的世界裡,最好的東西,不是食物、玩具、衣服,而是母親的陪伴。孩子來到這個世界,第一個最依賴的人,就是他的母親,為什麼一分鐘前還在大哭不止的孩子,媽媽一抱起,他立刻就停止了哭泣呢,因為媽媽的懷抱,是他感覺安全的港灣。所以,作為孩子溫暖安全的港灣,我不後悔放棄工作,為他停留。

其次,放棄工作,暫時做一個全職媽媽,我的人生歷程才算完美。

我們中有很多的媽媽,出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在生完孩子後不得不繼續走上工作崗位,不能陪伴孩子走過他們最需要自己的那幾年,對此,我深深為她們覺得遺憾。雖然,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或者家庭保姆,都可以把孩子很好的帶大,但是,媽媽作為孩子最親密的人,卻不能全身心參與其中,不能一天天,時時刻刻見證孩子的每一個成長瞬間,這樣的人生歷程,無論對於孩子還是對於媽媽,都是缺失的。所以,為了我的人生歷程完美,我也要努力做一個全職媽媽,參與孩子的每一個成長瞬間,記錄和孩子親密無間的那段日子裡,最美好的點點滴滴。


最後,孩子的成長是有時效性的,暫時的放棄工作,是為了以後更好的工作。

雖然做了全職媽媽,家庭收入少了一份,但內心的收穫卻是滿滿的,這種收穫是用金錢無法衡量的。寶寶有了媽媽全身心的愛和呵護,媽媽也會覺得超級安心和幸福,其碼不用像有職業在身的媽媽那樣,工作的時候會擔心寶寶是否哭鬧、是否吃得好睡得好,是否生病等等。像我這種有強迫症的時候,如果工作的時候分心,會很痛苦,感覺工作沒幹好,會有深深的自責感。所以,對於我來說,為了寶寶暫時放棄工作,是為了以後更好的工作,在寶寶上了幼兒園以後,不那麼依賴媽媽了,完全可以再重回職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