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中超聯賽不放開外援到5名名額?

中國古拳法魔鬼肌肉人


中超之所以不放開外援名額,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這將壓縮本土球員的上場機會,並讓中超球隊的開支不斷增大,容易陷入投資過熱的浪潮。


在中國足協眼中,每支球隊每場比賽只有11個首發3個替補名額,如果過多的給外援,那麼本土球員將受到限制,一是比賽機會和出場時間將受到限制,二是本土球員對比賽的主導性將進一步下降。


其實這也是一個誤區,有球迷曾經算過一筆賬,如果每支球隊每場能夠上場8名高水平的外援,那麼上場的3名本土球員將相當於是在歐洲五大聯賽的環境中踢球,這對於本土球員的鍛鍊價值將非常大,而且激烈的競爭將促使本土球員更加努力,不斷提高,才能在有限的上場名額競爭中脫穎而出。


目前沙特聯賽已經出臺了新政,每支俱樂部可以註冊8名外援,上場7名外援,可以想見,沙特聯賽將成為下一個歐美球員淘金的熱土。上賽季沙特足協花錢派出球員加盟西甲西乙的球隊,但是由於實力不足很難獲得出場機會,因此這次沙特足協這次乾脆把外援請進來,讓自家的球員在本國聯賽中和外援交手。


就連近鄰日本的J聯賽,也因為伊涅斯塔和託雷斯等大牌球員的加盟,而考慮在下賽季放寬外援名額,這對於中超的衝擊作用可想而知。


當然中國足協限制外援也有自己的考慮,有一部分原因是想限制中超引進外援投資過熱的問題,但是由於中超俱樂部的重複投資,現在有些俱樂部都養了七八名外援,是一個嚴重的浪費,看來這種限制外援名額的辦法,起到的作用並不是很大。


英超那些事


中國13億人,踢球的人少,會踢球的人更少。足球是廣大民眾喜歡看的體育項目,商業利益具大。所以造成了好球員被哄搶,轉會費和工資遠超國際水平。由於外援名額受限制,俱樂部又不缺錢,所以把能力放在首位,錢多少則不在乎。當前,中國足球要進入良性循環,可採取如下措施,一是實行俱樂部工資總額限制,二是全面放開外援名額限制,三是取消U23政策。在工資總額限制條件下,俱樂部就會自覺去選擇性價比高的隊員,國外還沒出名但水平相對高的球員擁入就會衝擊國內球員的飯碗,他還敢要高薪還敢不努力嗎?技術能力還達不到中超水平的包u23請到中甲中乙去。用這些措施就能倒迫國產球員降薪奮發回到良性循環的軌跡道,過去沒條件這樣做,現在我們球員的薪水全世界最高了,完全有條件實行,保護只會永遠落後!


D4748


足協和總局現在認為上場三個外援都多,更別說五個外援了,他們認為讓更多的本土球員上場就能提高水平,所以新政一個接一個的出臺,甚至沒有緩衝期,導致本土球員身價虛高,甚至U23身價都過億了,本土球員工資更是高的離譜,導致本土球員誰也不願意出國踢球,因為國外工資低,由於轉會費低(實際身價低)中超俱樂部還不會賣給國外俱樂部,比如日本國腳乾貴士轉會西甲埃爾瓦俱樂部,當時轉會費只有40萬歐元。你想這麼便宜換成中超俱樂部會賣給外國嗎?我還有兩個疑問就是如果不用外援,全是本土球員踢聯賽,中國足球水平會提高嗎?

另一個疑問西甲和英超的外援很多,甚至像皇馬、巴薩、馬競、切爾西、曼城等等俱樂部前鋒線位置基本都是外援佔據,但為什麼西班牙和英格蘭在歐洲都是強隊那?

其實我覺得中超開放外援名額越多越好,但中甲可以禁止外援。讓中超聯賽更精彩,更商業化這才能讓本土球員和外援競爭位置,競爭不上的主動去中甲或出國去小聯賽踢球,比如新加坡、越南、泰國、韓國這樣才能恢復他們的真實身價和年薪,有壓力才有動力,最主要的是讓中超形成生物鏈,小俱樂部想生存就必須加強青訓自己造血。然後高價賣出。想有好的青訓就必須得讓搞青訓的人受益,要不然沒人真正的搞青訓。


有事沒事聊體育


因為總有些人想開倒車啊

都2018年了還要玩全華班還要國足打聯賽。不知道所有的行業都是全球化的合作結果。

大英一些強隊首發全是非英英國人。但在是英超聯賽還是誕生了世界盃金靴,雖然這個金靴有點水。

想辦法鍛鍊已經不算小將的U23,拉低了聯賽水平。教練換人權利都受到了影響。這聯賽水下去只會離世界盃越來越遠。


看同是亞洲的沙特外援注8上7!人家也是世界盃常客。

隔壁日本目前是3+1+1,簡單來說就是採用三名無限制條件外援+一名亞洲外援+一名20歲以下學徒(國籍不限,為鼓勵J聯賽俱樂 部發掘培養年輕外援而設置)。

而我們的少外援政策,就造成了外援價格和國內球員虛高。假如放開了買11個30萬歐的小摩托,絕對比有些國腳多的隊效果還要好。到時候老闆也不用花一千多萬養這些人了。

外援少還有影響就是,萬一看走眼了調整的代價太大。


國足老球迷


目前中國足球的水平下,多上一個外援,基本就意味著國內球員少一個鍛鍊機會,或許聯賽整體水平會下滑,但是對於中國足球來說,一定是大有益處,當然,這個得是長期工程,一定是要長久堅持的事,別的不說,近些年中國足球如此疲軟,可是優秀門將卻層出不窮,為什麼?就是已經為2001年開始禁止外籍門將出場,其實現在減少外援出場數量,也是同樣的道理,真的為中國足球計,就必須堅持減少外援,未必要強制全華班,但是,當未來的某一天,有球隊可以像90年代的大連,0506年的魯能一樣,以國內球員為核心統治聯賽,那才是中國足球的巨大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