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平台爲合規整改產品,如何兼顧投資人感受?

賤賤的凡想世界


從幾年前互聯網金融興起到昨年,p2p平臺一直都是爆發式的增長,速度真快令人咂舌。

原因:利潤高,只需要搭建一個平臺(中介),給以8%-15%的高額年收益,自己向借貸人收50%甚至1000%。這種暴利催生了一大批的網絡高利貸。

監管:肆無忌憚的野蠻生長最終出來不少的惡劣事情:大學生裸貸、自殺、放貸人暴利催收。這才讓監管方發現問題的嚴重性。於是出臺了一系列整改。

現在:很多p2p或跑路、或賣身希望有人接受。所以目前投資人也緊張,自己砸出去的血汗錢隨時可能化成灰。


goal深耕體育


很多小型平臺線下業務很多,現在要面臨合規整改壓力可以說是很大了。而且,一些小型平臺看似拿到了icp證,銀行存管和等保三級,也不能保證平臺不出問題。畢竟那個只是門檻,有這三個東西你才能做這個業務,但是至於平臺項目的運營能力和底層資產的優良是投資人所看不到的。

另外很投資人認為只有這三個東西的平臺就不會出問題,我只能說只是避免了跑路,但是對於項目的風控每個平臺的能力有差異。我們可以看到從上到下都在說要打破剛兌,作為p2p肯定也要打破剛兌,這就是考驗一個平臺對於底層資產的風險把控了。最近一段時間暴雷的平臺已經不是跑路的層面了,而是項目出現問題了,所以投資人要認識清楚不是有icp,銀行存管和三級等保就不會出問題了。


67380868


https://www.wdzj.com/news/yc/2197879.html

冒昧問一句,這是題主寫的麼?

P2P合規整改這件事,應該大部分投資人都是知道的,都是可以理解的。

如果平臺為此大整大改,嚴重影響了投資人,那是不是可以考慮一下自己選擇的平臺是不是真的好平臺。就好像你在公司上班一樣,遲到罰款是為了督促你合規,而不是在此之前你就是一個遊手好閒白拿工資的員工。

平臺為了生存發展,都會以用戶為重心,這就是如何運營的問題了。就好像對於活動運營來說,不同的節點做合適的福利活動,活動基本上都是有加強用戶粘性的作用,這個節點同樣也是一種考驗。


雲端生財


合規的路上可能有提前兌付或系統更新等等問題,這都是不可避免的,在準備做這些的時候,平臺起碼提前發個公告告知用戶,大家相互理解,這也是通向合規路上的必經之路。


至於產品問題,有可能迎來一波降息,如果整個行業都是這種情況,平臺可以調整下產品的期限,短、中、長期分佈,用戶可自己選擇。


吉財貓


對於P2P平臺的合規之路,個人認為是利大於弊,也是大勢所趨。我自己也投資了幾年的P2P平臺,雖然小有收穫,但更是提心吊膽。國內的P2P行業亂象叢生,到處暴雷,不僅是投資人如履薄冰,也讓正規的平臺受到牽連。

所以合規之路雖然不是一帆風順,但是是勢在必行。

平臺要做好提前的準備與通知,保障投資人權益,這個行業才會繼續發展下去。


也許是閒話


根本上就該禁止民間公司平臺放貸!目前為止,基本上放貸的小貸公司平臺或違規放貸的公司,高利貸與暴力催收,違法催收佔這些放貸公司平臺的99.9999~100%!絕非危言!因暴催,違法催,破壞以信用為基礎的債務人隱私,名譽,威逼債務人極易造成挺而走險,社會矛盾激化,社會不穩定因素成倍增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