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縣總工會打造「扶貧作坊」進村入戶 助力精準扶貧

房縣總工會打造“扶貧作坊”進村入戶 助力精準扶貧

為進一步解決貧困戶就業難、村集體增收難問題,拓寬貧困戶增收渠道,房縣總工會積極探索打造“扶貧車間”進村入戶,開創貧困戶就地就近就業模式。近日,房縣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劉玉萍邀請縣政協副主席鄧華明深入萬峪河鄉小坪村,就中藥材產業發展進行了實地調研。

房縣總工會打造“扶貧作坊”進村入戶 助力精準扶貧

據瞭解,萬峪河鄉小坪村版圖面積55平方公里,村內森林資源豐富,生態保存完好,以天麻、七葉一枝花、豬苓、人參為代表的中藥材產業初具規模。縣總工會駐萬峪河鄉小坪村精準扶貧工作隊結合實際,全力支持該村發展以中藥材種植為代表的特色產業,探索出一條通過天麻種植帶動全村貧困戶增收脫貧的“好路子”。

房縣總工會打造“扶貧作坊”進村入戶 助力精準扶貧

一是採取村支部帶頭、黨員帶頭、能人帶動的“三帶”模式,深入開展“大入戶、大排查、大幫扶、大產業、大講習”活動,鼓勵村民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積極投入到科學種植天麻的大生產中去。二是採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為主的組織形式,倡導合作社、生物製藥企業與農戶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實行產銷對接、合理種植,避免盲目生產。縣總工會、村兩委也會積極向上級爭取政策、協調成立藥材種植技術小分隊,對農戶進行技術指導、技術培訓,並對種植狀況進行適時跟進。根據小坪村年初關於天麻產業的發展規劃, 2018年度全村計劃發展3萬筐,平均到每戶40至50筐,成本每筐28元,每筐可長8斤,市場價40元一斤,實現家家戶戶全覆蓋,以貧困戶(199戶)帶動非貧困戶(210戶)模式,帶動全村400餘戶村民戶均增收12800餘元,推動全村實現人人有事幹,戶戶有產業。三是採取先進帶動後進,以小坪村種植天麻為試點,帶動長灘河村部分村民學習天麻種植技術,發展天麻產業。駐村工作隊帶領長灘河村幹部實地考察、學技術管理,動員部分村民帶頭科學種植,以點帶面鞏固脫貧成效。(汪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