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傑之四大天王》成中國電影工業化新標杆,暑期檔爽一夏!

作者 / 1674

能超越徐克的,或許只有他自己了。這件事在《狄仁傑之四大天王》中得到了印證。

從2010年的《狄仁傑之通天帝國》到2013年的《狄仁傑之神都龍王》,再到如今的《狄仁傑之四大天王》,八年時間,徐克以“狄仁傑宇宙”撬動中國電影工業化,從八年前的開天闢地到四年前的銳意進取,再到如今的顛覆改革,《狄仁傑》系列經歷了中國電影工業化進程飛速發展的黃金時期,而徐克既是參與者也是推動者,作為該系列的最新一部,同時也作為一個已經看過本片的觀眾,可以確定的一點是,《狄仁傑之四大天王》又會掀起新的浪潮。

《狄仁傑之四大天王》成中國電影工業化新標杆,暑期檔爽一夏!

《狄仁傑之四大天王》成中國電影工業化新標杆,暑期檔爽一夏!

華語影壇更高水準視效大片出爐,

終於等來一部“爽”片

直白點說,《狄仁傑之四大天王》(以下簡稱“《四大天王》”)是一部“爽”片。

《狄仁傑之四大天王》成中國電影工業化新標杆,暑期檔爽一夏!

何出此言?

作為《狄仁傑》系列第三部,《四大天王》依舊是一部視效大片,延續此前作品風格,主打大場面、強視效。從第一部《通天帝國》開始,徐克便打造了一座宏偉而精緻的神都洛陽,不僅完美還原了大唐盛世,更錦上添花地以現代技藝為古都賦予了獨屬於徐克的一番風韻。同時,更有與每一部電影故事對應的獨特精緻出現,如第一部中華麗輝煌的通天浮屠、神秘瑰麗的地下鬼市,又如第二部中波瀾壯闊的海戰,威武氣派的軍港。昨日《四大天王》首映禮在蘇州的華誼兄弟電影世界舉行,樂園完全還原了其中的通天浮屠。

《狄仁傑之四大天王》成中國電影工業化新標杆,暑期檔爽一夏!

此次與新作片名中的“四大天王”對應,徐克又創造出了超乎想象的“天王”角色,在電影預告片中可見一斑。

不僅如此,《四大天王》中對於“天”“地”“人”“魔”“妖”“佛”之景皆有展現,從金碧輝煌的宮殿到摩肩接踵的市井,從奇詭莫測的魔境到幻化靈動的佛堂,每一處細微的設置都佈滿巧思,每一處場景的轉角也都會帶來驚喜,坐在銀幕面前,進入徐克描摹的世界,觀眾從來都不會失望,這一點毋庸置疑。

《狄仁傑之四大天王》成中國電影工業化新標杆,暑期檔爽一夏!

之所以稱其為“視效大片”,除了超凡美景和奇景,更是高水準、專業化製作所呈現的結果。八年前拍攝第一部時,合作公司投入了全部特效人員180天加班加點趕製500多個特效畫面,最終實現了“每30秒一個特效鏡頭”的完美結果,而片中的重要場景通天浮屠耗時10個月才搭建完成,鬼市則是用2000噸水灌注而成。

《狄仁傑之四大天王》成中國電影工業化新標杆,暑期檔爽一夏!

而在《狄仁傑之神都龍王》拍攝期間,徐克首次在國內採用水下3D拍攝技術,並從澳大利亞青睞專業水底攝影師,使用的是全球只有三臺的頂級攝影機。在幕後製作方面,徐克也始終敢為人先,以開創式技法和精良製作打造作品,如今《四大天王》誕生於科技水平更加發達、電影工業化更加成熟、製作理念和手法日益精進的現代電影行業,它不僅會更優於前作,它同時也代表著當下華語電影視效大片的最高水準和最先進的概念。

回看近兩年的華語電影市場,其實並未出現真正叫好又叫座的懸疑動作視效大片,有的片子單純追求酷炫特效而忽視劇情創作,有的影片又只注重單個人物角色魅力,枉顧角色與電影整體關聯,並沒有一部堪稱優秀的作品出現,因而也會給市場和觀眾造成對於此類視效大片的不信任感,但在《狄仁傑》系列身上,徐克始終堅持自己的創作追求,而在最新的《四大天王》中,也將出現徐克超越自己的全新突破。

因而,無論在理念還是製作上,《四大天王》都一定會是一部讓觀眾“爽”,讓市場“爽”的大片,試想,坐在清涼的影院當中,由徐老怪親自牽著你的手走進一個遙遠而神秘、瑰麗又奇幻的全新世界,有輕鬆幽默也有驚險刺激,這是一場最實惠的冒險,也會一次最爽的觀影體驗。

《狄仁傑之四大天王》成中國電影工業化新標杆,暑期檔爽一夏!

《狄仁傑之四大天王》成中國電影工業化新標杆,暑期檔爽一夏!

大唐奇案再掀腥風血雨,

“俠義”仍舊是徐克的內容核心

說完視效奇觀,下面再來談談《四大天王》的具體內容。

劇情方面與本系列也保持一致,以一個大唐奇案作為主要線索,從而牽引出故事背後關於人性的思考。《四大天王》當中,故事延續《狄仁傑之神都龍王》,狄仁傑因破“神都龍王”案而獲得御賜亢龍鐧,從而引來武則天的大不悅,此時已於唐高宗並稱為“二聖”的武則天權欲擴張,便從民間召來“異人組”為其效力。隨著異人組在朝廷得寵,更多的江湖人士也湧入洛陽,隨之而來的還有一場隱藏在權力爭鬥中的異域陰謀。

《狄仁傑之四大天王》成中國電影工業化新標杆,暑期檔爽一夏!

可見在劇作層面,《四大天王》既與系列前作保持風格一致、情節關聯,同時又自成一派、有所創新,吸納了更多新的元素加入,例如奇招異能的江湖術士、異域風情的文化現象、靈動別緻的異想空間,奇景與奇事相輔相成,構成了電影的優質內容本體。在徐克手中,真正地把大唐盛世的多元化做到了極致,每一部都會在繁華的洛陽城中見到聞所未聞的新鮮事物,這些新鮮事物既有事實存在依據,也有後期藝術創作賦予的二次加工,渾然一體形成一個玲瓏的世界。

而將諸多性格迥異、參差不齊的角色糅合在一起,也是徐克創作的亮點之一。在《四大天王》中,趙又廷、馮紹峰、林更新及劉嘉玲等人悉數迴歸,同時還有馬思純、阮經天作為新角色加入,組成新一代狄仁傑宇宙的核心要員,這其中,既有當朝天后、朝廷官員,也有異域女俠、睿智法師,人物之間彼此有多線聯繫且互助成長,在徐克創造的奇幻世界裡,仍可見真情存在。

《狄仁傑之四大天王》成中國電影工業化新標杆,暑期檔爽一夏!

在《狄仁傑》系列故事當中,徐克講述的雖然不是以往慣常講述的江湖俠義,但依然是一個個俠肝義膽的性情故事,如身處朝堂卻性格耿直的狄仁傑,其實就是高堂之上的俠客,再如狄仁傑與尉遲真金亦敵亦友的關係,彼此之間有忌憚卻有會在關鍵時刻彼此信任,兩人之間也有一種肝膽相照的豪情,至於狄仁傑和沙陀忠,則是名副其實的“忠犬系兄弟”,兩人相互扶持的不離不棄又體現出另一種“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的江湖義氣。

除此之外,新加入的水月角色由馬思純飾演,這同樣是一個俠女角色,看似冷酷無情實則古道柔腸,她與林更新飾演的沙陀忠也成為片中一對有愛的CP,還鬧出不少笑話。

《狄仁傑之四大天王》成中國電影工業化新標杆,暑期檔爽一夏!

說到底,俠義始終是徐克電影當中不變的核心之一,儘管有變化形式的故事體現,但最能打動人的,仍是故事背後的那份真情和真性,而這也是徐克在《狄仁傑》系列當中最成功的一點,他可以將美輪美奐的奇景、百轉千回的劇情和快意江湖的性情融為一體,打造出“狄仁傑宇宙”,這是本系列最經典和最成功之處,也是《四大天王》更勝於前作之處。

《狄仁傑之四大天王》成中國電影工業化新標杆,暑期檔爽一夏!

東方語境下的工業化新標杆,

“狄仁傑宇宙”創華語電影奇幻高潮

開拓創新始終是徐克創作之路上的關鍵詞,從奇幻大片如《青蛇》《蜀山傳》到俠義傳奇《龍門飛甲》《七劍》,再到多類型影片的嘗試如《女人不壞》《智取威虎山》等,徐克總是有本事把一個經典故事腳本拍成一出創新大戲,而“開拓創新”也正是《狄仁傑》系列的成功秘訣之一。

時間回到八年前,2010年徐克拍攝《狄仁傑之通天帝國》時,如一顆深水炸彈轟動了整個電影市場,影片以前所未有的形式震撼了當時的所有人,一出大唐奇案,一場波詭雲譎的奇觀冒險,搭配宏大至極也精緻至極的畫面、行雲流水的動作和神秘莫測的氛圍營造,毫無疑問,徐克用一部《狄仁傑之通天帝國》撬動了華語電影工業化的又一輪滾動發展,也因此奠定了“狄仁傑宇宙”在行業當中的堅實地位。電影公映後連續三週拿下票房冠軍,以2.92億票房成績位居當年票房榜第五名。

《狄仁傑之四大天王》成中國電影工業化新標杆,暑期檔爽一夏!

2013年《狄仁傑之神都龍王》重磅面世,有了前作的巨大成功,第二部也備受市場矚目,票房收穫6.02億,位居當年票房榜第六。

《狄仁傑之四大天王》成中國電影工業化新標杆,暑期檔爽一夏!

四年之後的今天,該系列第三部《四大天王》即將上映,又身處暑期檔這樣一個熱鬧非凡的檔期之中,這對於影片來說可謂天時地利人和,《四大天王》的上映必將再次掀起暑期檔高潮,不僅如此,在《四大天王》身上,我們也將看到華語電影工業化的新標杆誕生,相比八年前第一部《狄仁傑之神都龍王》在行業內掀起的高潮,《四大天王》完全具備了長江後來推前浪的氣勢,在助推此係列高度繼續攀升的同時,它也將再次建立華語電影視效大片的新高度。

而且需要強調一點的是,出自東方語境之下的《狄仁傑》系列,是真正出自東方電影人之手的奇幻視效大片。

《狄仁傑之四大天王》成中國電影工業化新標杆,暑期檔爽一夏!

徐克向來擅長製造驚喜,“狄仁傑宇宙”歸來,這一次,他也不會讓人失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