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楊玉文|一封信與林縣火電廠的命運

點擊上方“芝蘭園”關注我們

「岁月」杨玉文|一封信与林县火电厂的命运
「岁月」杨玉文|一封信与林县火电厂的命运

電廠遠眺

謹以此篇獻給為林縣火電廠做出過貢獻的人們!

曾幾何時,從林州市區向西眺望,在太行山下,幾座雙曲線冷卻塔飄著水蒸氣的地方,就是林州市電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也就是林縣火電廠。昔日的林州企業九龍之首、上千工人、省一級先進企業;戴著電廠廠徽的工人上街,也牛氣的很。進飯店吃飯,老闆馬上拿出泥瓶四特酒。電廠人就愛喝這一口。

這牛氣的背後,不能不提到賈局長的這封信。

這封信,是從原電力集團董事長郭章生的舊書中翻出來的,保存完好。透過泛黃的河南省安陽地區電業局信箋,我們把思緒拉回到林縣人辦電的崢嶸歲月裡……

「岁月」杨玉文|一封信与林县火电厂的命运

賈局長的信

一、初生辦電念,萌芽破土時,即遭霜打

1976年,文革結束,中共中央及時提出了“抓綱治國”的戰略決策,全國要大治,生產要大上,河南工農業生產迅速出現了一個新的躍進高潮。但是,當時電網最低出力只有47千瓦,不少地方等電、盼電、要電、吵電。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電力生產上不去,勢必“影響一大批,打出一大片”。省委及時抓住阻礙全省工農業生產新躍進中這一主要矛盾,發出“全黨動手,書記掛帥,各方支援,發動群眾,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打好發電設備翻身仗,迅速把電力工業搞上去”的號召。

當時,曾在60年代發動全縣群眾在太行山上劈山鑽洞,修出總長綿延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紅旗渠的林縣縣委,雖然大大改變了農業生產條件,促進了小水電、小化肥、小水泥、小煤炭、小機械等“五小”工業迅速崛起和發展,但是因電力緊張而導致各行各業拉閘限電的情況越來越嚴重。林縣人骨子裡的“紅旗渠精神”又一次被激發出來,林縣革命委員會毅然決定發展火力發電企業。

1976年2月19日,林縣革命委員會計劃委員會、水利電業局向安陽地革委計委作關於興建一座(2×6000千瓦)火力發電廠工程的報告。

1976年7月,林縣革委會成立林縣紅旗電廠會戰指揮部。

1977年,省計委以(1977)豫革計基字410號文件,省建委以(1977)豫革建基29號文件,省財政局以(1977)豫革財字159號文件,對納入1977年自籌資金計劃項目作了批覆。

1977年5月11日——16日,縣革委負責同志會同省、地電業局領導和設計處的同志,經過實地勘探,否定了依靠澗西煤礦的橫水和靠近河順火車站的北陵陽廠址,確定電廠廠址選在縣城西部化肥廠南邊、十二支渠北邊。該地段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有利於化肥廠綜合利用,節省煤炭、設備、人員,提交縣革委最終確定。

1977年7月,林縣紅旗電廠會戰指揮部成立,縣革委副主任郭新太任指揮長,下設生產組、設備組、後勤組等機構。

1977年7月19日、20日,地區計委、供電局邀請省電力局、省機械局成套公司、省電建三處,安陽電廠、鶴壁電廠等單位及縣革委的領導、老工人和工程技術人員共47人,對電廠初步設計進行了審查。經過視察廠址、分組討論、反覆研究,對林縣紅旗電廠初步設計進出了一些審改意思。安陽地區計劃委員會以安革計基字第131號、安革電字第30號文批准了林縣電廠的初步設計,並報省計委。

1977年3月4日,省計委、省電力局要林縣紅旗電廠申請解決設備。國家水利部、一機部聯合以(1977)一機生字328號、水電計字57號文件納入1977年度計劃,分配給武漢鍋爐一臺,青島汽輪機一臺和濟南發電機一臺。

「岁月」杨玉文|一封信与林县火电厂的命运

開進施工現場

1977年11月15日,林縣紅旗電廠破土動工,由臨淇、城關、姚村三個公社的900餘名民工組成會戰大軍,拉開了建設電廠的帷幕。縣革委本著“先生產,後生活”的原則,前期工程只進行主廠房和生產用房的施工建設。1980年4月,完成土建工程主廠房1424.76平米,主控樓、生產試驗辦公樓、化學水處理室、6-10千伏配電室、35千伏配電室、60米煙囪、輸煤系統、檢修車間、庫房等等必要的生產設施基本完成,單機安裝完成並完成試車任務,1#機組基本具備了投產發電的條件。

工程總投資650萬元,國家投資230萬元,縣自籌420萬元,其中縣財政投資210萬元,縣直機關籌措和信用社貸款98萬元。

然而,好事多磨。在電廠基本建成即將投產之際,正值國民經濟大調整,流動資金匱乏,聯動試車所需要的燃料、煤、油、樹脂等無錢購買,直接影響了試車投產。廠內其它尾部工程沒結束,基本建設也無力起步,工程被迫停建。

林縣計委、林縣財稅局分別以(80)林計字第7號和(80)財政字第13號向安陽專署計委、財政局請示解決流動資金。因上級財政緊張,也未批覆。

無奈,指揮部只有讓臨時工放假返回農村,84名全民固定工自1981年移交水電系統後,積極開展生產自救,以副養人,組織了5個外出安裝維修隊,到外地或本縣承攬安裝工程。熱火朝天的大會戰現場一時變得冷冷清清,廠區荒草遍地,廠房築起鳥窩,設備長期閒置,鏽蝕嚴重……

林縣人初生的辦電萌芽,就這樣在即將破土而出之時,遭受霜打,枯萎了。

「岁月」杨玉文|一封信与林县火电厂的命运

大會戰工地

二、倔強林縣人,誓要澆枯芽

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做出了把全黨工作的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戰略決策,提出了要注意解決好國民經濟重大比例嚴重失調問題的要求,林縣的經濟建設加快了速度,用電負荷逐年增加。1982年用電量1.114億千瓦時,比1981年增長13%,最高負荷達1.8萬千瓦,平均負荷1.3萬千瓦。上級分配給林縣供電指標5000千瓦,本縣小水電裝機2.5萬千瓦,由於水量限制,平均只能發4000千瓦至5000千瓦,乾旱枯水季節更少到1500千瓦,一般情況下,經常缺電3000千瓦,用電高峰時期,缺電7000千瓦到10000千瓦,經常出現超荷限電。1984年平均負荷最高增加到20000千瓦,按照黨的十二大精神,縣委、縣政府提出工農業總產值在1980年2.7億元的基礎上,到1990年翻兩番,這樣用電量亦將隨著翻番,由於供電能力限制,滿足不了林縣當時經濟建設的要求,因此,火電廠重建,迫在眉睫。

1982年,縣委、縣政府痛下決決心,重新調整電廠領導班子,調派郭章生出任電廠廠長。5月,林縣火電廠向上級作了《關於林縣火電廠投產情況的報告》,廠黨支部把放假的工人全部請回廠,召開了動員大會,講清了電廠的打算與設想,並推心置腹地讓工人們出主意、提建議、想辦法,積極解決關鍵性問題,進步增強了幹部職工團結治廠的勇氣和信心。

但是,林縣上層領導重建電廠的意見出現了不一致。當時,林縣財政確實也是捉襟見肘,許多同志擔心投資重建電廠的資金回收問題,持反對意思。至此,電廠建與不建兩種意見擺上天平,天平如何傾斜?將決定林縣火電廠的生命!

「岁月」杨玉文|一封信与林县火电厂的命运

原副縣長劉銀良與廠長郭章生在主席臺上

三、薄薄一封信,改變了天平

郭章生坐不住了,他跑到安陽電業局,詳細地諮詢地方辦火電的可行性。身處安陽市供電樞紐位置的賈局長深知辦電的重要性,提筆給林縣水電局局長段毓波寫信,指出後續工程70萬就夠了,並給出具體方案,言辭懇切。最後答應無論技術及管理方面,他都會盡力幫忙(第二張插圖)。

這封信,雖然只有薄薄一張紙,卻打破了天平的平衡,改變了林縣部分持反對意見領導的看法。賈局長以專業的角度,仔細核算,將涼水池工程推薦使用濮陽、滑縣的做法,10萬元就可拿下。而且也講到了國家撥款的難度,希望地方自籌資金。但最後表態,無論在技術上還是在管理上,他作為局長將會盡最大努力幫忙,無疑給林縣人以最大的鼓勵與支持。

1983年2月,水電局局長段毓波帶領郭章生等5位同志前去山東省青島市汽輪機廠及江蘇省連雲港清江熱電廠參觀考察(附考察介紹信)。

1984年1月,林縣縣委、縣政府研究決定,林縣電廠續建上馬。成立了由副縣長劉銀良牽頭的3人領導小組,負責組織領導電廠續建施工工程。火電廠成立了續建指揮部,由郭章生任指揮長。同年,電廠招收第一批合同制工人。9月15日,1#汽輪機組併網發電,從此結束了林縣無火電的歷史,當年發電76296千瓦時,實現產值495924元。

「岁月」杨玉文|一封信与林县火电厂的命运

考察介紹信

林縣人性子倔,修渠修出來的性格,忘不掉。在辦電萌芽枯萎之時,這些倔人,敢於“找水來澆”,敢於找春風來吹,經過百折不回的努力,使辦電的希望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當然,這一切,更要感謝這位沒有架子,熱心幫助地方解決實際困難的老領導——賈局長!

「岁月」杨玉文|一封信与林县火电厂的命运

圖為一號汽輪機組投產發電

「岁月」杨玉文|一封信与林县火电厂的命运

圖為化水車間操作女工

「岁月」杨玉文|一封信与林县火电厂的命运

圖為建廠的元老們

四、賈局長沒想到的……

現在沒法考證賈局長的姓名,段毓波局長已經去世多年,也不知道賈局長現在是否安康?但是作為上一級領導,能主動給下級寫信,言辭懇切,處處為下級著想,這樣的老領導著實讓人懷念。當時可能憑著一腔熱情,寫下了這封信,卻不知道為林州寫下了一篇輝煌的電力史。誰曾想到,這個地方小火電從一臺6000千瓦機組,到2004年發展到裝機容量8.6萬千瓦機組,外加一臺25兆瓦的供熱技改機組。20年間累計發電71億千瓦時,創產值21.5億元,上繳利稅3.28億元,安排職工3000人,為林州市的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岁月」杨玉文|一封信与林县火电厂的命运

原中央政治局委員、河南省委書記李長春到廠視察

歷史是攝相機,客觀地記錄著這個時空發生的一切。為人民做出過貢獻的人,註定要印在歷史裡。

「岁月」杨玉文|一封信与林县火电厂的命运

原林州市委書記毛萬春現場指導

「岁月」杨玉文|一封信与林县火电厂的命运

林電集團領導班子

楊玉文芝蘭園簽約作者

1967生,曾在林州電力集團公司、深圳市燁盛廚具有限公司工作,現在林州市電力炭素有限公司工作。林州市作家協會會員,曾有作品在《中國建材報》《深圳晚報》《河南日報》《工人月報》《河南電力報》《安陽日報》發表。愛好書畫,易經,寫作。


「歲月」楊玉文|一封信與林縣火電廠的命運

©原創作品 授權發佈 網圖提供證明付酬 打賞>10元付酬 <10元平臺維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