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前夕,拼多多在美面臨侵權訴訟

上市前夕,拼多多在美面臨侵權訴訟

中國購物應用拼多多稱去年吸引了近3.5億消費者,這將使它成為中國最受歡迎的電商之一。

北京——中國最熱門的新購物軟件經歷了飛速發展的一年。使用拼多多這一軟件購物的用戶數量與2017年初相比,已經增長了五倍多。拼多多的母公司正準備推動其在納斯達克上市,這也迎合了今年以來中國科技公司進軍國際資本市場的浪潮。

但是在推進其業務全球化的過程當中,拼多多面臨一項新的阻礙:美國商標侵權訴訟。

上週四,一家名為“爸爸的選擇”的尿布生產商向紐約一家聯邦法院提出上訴,稱拼多多在知情的情況下允許銷售假冒其品牌的產品。根據訴訟,該電商平臺在去年第一次接到總部位於北京“爸爸的選擇”的投訴時,曾將部分未經授權的商品下架。但是這些商品很快又出現了,而且根據訴訟,當拼多多今年再次被通告此事時,它沒有采取任何措施。

“爸爸的選擇”的律師們在訴訟中說,他們之所以在紐約提起上訴,是因為美國的消費者可以通過拼多多購買產品,而“爸爸的選擇”為了在美國打造這一品牌進行了大量的投資。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在線零售市場,商業巨頭和創業公司們都在競相推進它們的購物體驗現代化。無論人們是想要高端的進口商品,還是最新的快時尚品牌,購物平臺都能迎合不同品味與類型的消費者。電商巨頭阿里巴巴和京東正通過試驗例如面部識別和無人機這樣的科技,來促使人們更多且更頻繁地購物。

即便以中國科技飛速發展的現狀來衡量,拼多多的上升也顯得格外迅速。

這家成立了三年的公司稱去年有近3億5千萬用戶在其平臺購物,按那樣的規模衡量,拼多多很有可能成為僅次於阿里巴巴的中國第二大電商。因其在生鮮食品、服裝、電子設備及擺設上的大幅折扣,該公司贏得了中國一大批沒得到充分重視的在線消費者:上了年紀、對互聯網不夠精通且居住在小城鎮和鄉村的人。

但拼多多卻一直深陷於其平臺銷售造假,售賣違法或是與描述不相符產品的各項指控當中。

在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報備文件中,拼多多稱它會第一時間從其平臺撤下未經授權的商品或是有誤導性的信息,並將凍結違反條例的店主的賬號。拼多多還在報備文件中稱,今年一月,中國政府已經要求它加強監管,並對侵權投訴進行更有效的處理。

這樣的指控在中國電商界從來不是什麼新鮮事。

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寶被長期指控為假貨的天堂。它曾應訴過法國奢侈品巨頭開雲集團有關淘寶未經授權銷售行為氾濫的訴訟。(開雲集團最終撤訴並與阿里巴巴合作,共同打擊侵犯版權的行為。)

今年一月,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因隱私和假冒商品問題將淘寶歸為“惡名市場”。阿里巴巴稱這一針對它的指控是不公平的,因其已經採取了諸多手段以發現並刪除假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