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假疫苗」事件驚醒!對《我不是藥神》期待的,不僅僅是票房

《我不是藥神》從藝術性觀賞性社會性來講,都不失為優秀影片。貼近百姓生活的生動演繹,一些敏感問題也得到藝術性的反應。一部優秀的影片,我們不僅僅看他票房碾壓,多少電影慘敗。那些演員為此付出多少努力,故事原型怎樣感人。重點是面對重重疾病,我們如何活著。

被“假疫苗”事件驚醒!對《我不是藥神》期待的,不僅僅是票房

說感同身受我是不相信的,沒有人能確切理解病痛的折磨。即使人人都患過感冒,也不能完全體驗另一個人什麼感受。當呂受益溫情的看著自己酣睡的兒子,幸福的告訴程勇:“有了他後,我想活著,如今有了藥,我想我能當爺爺。”老奶奶哽咽的訴說:“別抓買藥的行莫,我想活著。”“活著”是多少身患惡疾人的期盼,但又能有多少人能像程勇一樣幫助他們呢?

被“假疫苗”事件驚醒!對《我不是藥神》期待的,不僅僅是票房

藥神,我想每個人在自己或者親人朋友生病時都想成為藥神。為了給親人治病,昂貴的格列寧使很多家庭支離破碎,但依舊是他們的希望。藥,一個簡單的詞語但能拯救的不僅僅是命還有幸福。程勇一開始也是生活所迫,父親需要做手術,妻子要把兒子帶走。偶然的機會他認識了身患慢粒白血病的呂受益,為他們買藥。開始,他也是一個普通的有原則的商人。

是呂受益,黃毛的犧牲,激發了他內心潛在的善良,不顧一切誠心幫助。

生命誠可貴,除了疾病,還有天災人禍。前段時間,甘肅被猥褻想跳樓的高中女生,生前未受到片刻善待。樓下,等待她的是面帶微笑不耐煩用手機拍她跳樓的人群冷漠又自私。當她被消防員拉住手時,她毅然放開了。留給剛剛新婚不久的年輕消防員的是無盡的遺憾和無助,所有隻能化做一聲悲吼!

被“假疫苗”事件驚醒!對《我不是藥神》期待的,不僅僅是票房

西安一男子,在城郊一公交車無故用刀捅死數人。被桶的有年輕小孩,有中年人。他們何其無辜?他們什麼錯都沒有,唯一的錯可能就是上了一趟車。

他們沒有機會說:“我想活著。”每年頻發的交通事故,火災都沒有給他們掙扎的機會。那不經意見奪走他人生命的,又有什麼資格?張長林說:“他發現這世界只有一種病,窮病。沒法治,也治不過來。”事實上,程勇將昂貴藥賤賣,慈善機構的救助,醫療制度的健全和醫療保障,窮病也能治。

被“假疫苗”事件驚醒!對《我不是藥神》期待的,不僅僅是票房

像“假疫苗”,不安全電纜線這類涉及較廣,牽涉交大的問題,與藥神一樣都是涉及民生的重要問題。與談論娛樂,明星演技,臺前幕後,票房突破多少相比。我們應該把焦點放在對社會行為的引導和規勸上。藝術來源生活,而高於生活。尊重保護生命在生活中沒有閃光燈,沒有璀璨的榮譽,更平淡,也更加義不容辭。別讓電影的初衷化為泡沫,在熱度過後塵封箱底。善良是發而心,每個人也都是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