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ofo都在做現金貸,是捷徑還是險路?

今日头条、ofo都在做现金贷,是捷径还是险路?

近日,今日頭條低調上線的一款線上借貸產品。其最高可借款額度為20萬元,並且日利率低至0.03%起。

早在這之前,愛奇藝和ofo就已經推出了現金貸業務,在其app頁面中開放了入口導流,(投黑馬Tou.vc專注於文創領域的眾籌平臺)即使這些平臺的定性與金融並無聯繫。但總觀大環境,其實是有跡可循的。

就這段時間,不光是嗶哩嗶哩、獵聘網、拼多多、映客在扎堆上市,連獨角獸們也看準了這個時間點,比如此前聲稱五年不上市的小米、上市沒必要的美團。

最近掀起的上市熱潮,其實已經暴露了市場的恐慌,那麼在2018年資本寒冬的背景下,今日頭條上線了現金貸便也不足為奇。

1

頭條與ofo選擇現金貸

暴露了其資金困境所在

包括最近上市公司在內的眾多企業,關注他們近些年的數據,不難發現,目前的形式已經走向了嚴峻。

1)盈收增長放緩,今日頭條在2017年便被市場分析師張雪茹預計營收增長了五倍但還是沒有實現盈利。ofo更是不久前才被《財新週刊》報道過欠款已達15億元。

企業本質目的離不開盈利二字,長時間的虧損或是盈利速度緩慢都會產生壓力。選擇在這時候引進現金貸緩解這種壓力也是平臺迫不得已的選擇。

2)用戶增速下滑,易觀千帆數據顯示:2018年四月十一號,今日頭條宣佈整改當天,今日頭條日活躍用戶人數還有1.41億。而改過後僅僅三天,就流失掉1000多萬活躍用戶,跌破1.3億。

不只是今日頭條,根據阿里學術委員會主席曾鳴的爆料,哈羅單車只用了一年半的時間就逆襲摩拜和ofo,日訂單總量超過二者之和。從中我們不難猜想,ofo此時的焦灼境況。

平臺的用戶粘性直接與平臺收益相掛鉤,活躍用戶增速的下滑給流量平臺帶來不輕的焦慮。平臺選擇現金貸業務來應對這種焦慮。

3)變現渠道單一,

眾所周知,今日頭條這類信息平臺主要盈利來源就是廣告商,而ofo這類出行工具更是隻能靠著一元一小時的標準在用戶的充值金額中實現盈利。

這些與高收益的金融業務相比,後者更能夠在短時間內汲取更多現金流。在盈收與用戶都走下坡的趨勢下,緩解其壓力。

2

頭條與ofo同樣無法迴避現金貸行業的窘境

收益與風險向來並存,平臺在渴望通過引進現金貸來熬過寒冬的同時,種種問題也會應運而生。

1)轉化能力問題,根據花唄數據顯示,在2017年五月,支付寶花唄的用戶就已經破一億。特別是天貓618期間,花唄分期交易金額突破40億。支付寶擁有海量消費用戶,與其相關聯的消費業務也眾多,花唄的轉化能力毋庸置疑。

與之相比,今日頭條的主業務是信息流閱讀,ofo是共享單車,和現金貸都沒有什麼關聯性。雖然用戶量大,但轉化率不一定高。這類平臺想要在互聯網金融這塊大蛋糕中分杯羹很難。

2)品牌傷害不容小覷,愛奇藝接入的產品主要是百度旗下的借貸產品百度有錢花、品鈦集團的讀秒、百信集團的理財產品等,其中百度有錢花便引起過群眾不滿。

“巨人時代教育”的學員報名時,使用了百度有錢花來貸款交學費。沒多久,教育機構破產並停課後,學員詢問百度有錢花的客服能否停還貸款,卻收到還需要繼續還貸的回覆。一時間,用戶對借貸平臺有了議論。

百度有錢花的評價在一定程度上也引起用戶對愛奇藝的質疑,愛奇藝甚至做到特意發表了一則聲明來撇清自身與金融產品間的其他聯繫,表示自己僅僅為其提供平臺,但影響用戶好感度這一因素是不可控的,仍然對愛奇藝造成了品牌傷害。

同樣的事情也可能發生在頭條與ofo身上,就算他們只負責前端工作,而並不涉及具體的金融運營。(投黑馬Tou.vc專注於文創領域的眾籌平臺)一旦其嵌入的金融業務在受眾群中口碑不佳,也很容易造成原本平臺受眾對整個平臺的印象打折。更糟糕的情況是造成用戶的流失。

3)政策管制是一大變數,如今國家已經對借貸環境進行了嚴格監管,越來越多平臺出現在重點整治的名單之中。不久前正式下發《關於規範整頓“現金貸”業務的通知》,更是將矛頭直指現金貸。有的現金貸平臺被政策所挾,沒幾天就被爆出了倒閉。

例如“現金幫”折賣辦公用品;“凡普信貸”員工大批離職;“錢到”停止放貸,遣散員工,公司人去樓空。

已有先例在前,那麼今日頭條與ofo面對國家的新一輪的圍堵,也要考慮如何明哲保身。

4)壞賬風險難控,導航2345推出“2345貸款王”後的三年,便發佈《關於2017年度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的公告》。公告顯示其減值損失1.3億元,其中壞賬損失就高達1.2億元,這結果令人咋舌。

深圳某現金貸平臺創始人謝思表示:現金貸行業壞賬率在20%~30%之間才是正常情況,但是現在行業的壞賬率應該高達60%以上。

這種現狀使今日頭條與ofo很難不為之頭痛,沒人能保證下一個輪到的不會是自己。

一方面,是制約能力欠缺,此類平臺不同於支付寶的地方在於,支付寶的適用性強,使用頻率與消費場所都倒逼用戶不敢去挑戰支付寶的信用黑戶名單。

而信息流app除了今日頭條還有許多,共享自行車除了ofo也有別的選擇。在今日頭條與ofo逾期被拉黑,他們就選擇其他功能相似的產品使用,平臺卻沒有足夠的能力去制約。

另一方面,是數據風控能力不足,今日頭條與ofo的應用並不能夠探知用戶的經濟情況與消費水平,不像是支付寶掌握大量的用戶消費數據,能夠做到儘可能準確的風控。

一旦今日頭條與ofo不能做到很好的去衡量用戶的還款能力,也就無法有針對性限制借貸金額,導致借款人無力償還,很容易就變成了給自己挖坑。

3

今日頭條與ofo或在鋌而走險

今日頭條一直以來的信息流模式到了瓶頸,而此前與其他企業的合作都甚少。作為TMD中唯一一家沒有上市的企業,今日頭條接下來若也有上市的計劃,需要充足的資金來打基礎。

同樣,共享單車行業日益暴露出來的問題,使整個市場陷入低迷。無論是對已投放單車的管理或是維修與回收的成本都困擾著ofo。摩拜單車已經被美團收購,(投黑馬Tou.vc專注於文創領域的眾籌平臺)資金方面相比ofo有了緩解的空間。ofo想要下一輪的融資,勢必得拿出一手漂亮的數據。

二者引進與自己主業務並不相關的現金貸業務,只為快速、大規模的獲得利益,這毫無疑問是條捷徑。

但從長遠來看,這場流量與資金之間的交易,總體來說弊大於利,寄希望於現金貸來熬過寒冬的今日頭條與ofo,恐怕是選擇了一條險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