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茶之九难到一杯好茶(十九)烧水煮茶成春雪

从最初的茶、茶器到后来谈及的水和炭火;加上把茶烤好,碾成末以备用,这样煮出一壶茶所需要的东西都齐了,因此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觉得应该是烧水煮茶,并且品尝这杯好茶的时候了。

在茶之九难中,有二种不同的难度,一种是因为操作需要技巧而难,如做茶,如辩茶,如烤茶和碾末,这里也包括煮茶;另一部分应该是选择之难,如选择茶器,如选水和炭火。茶之煮也正是因为涉及到最后茶味的呈现,被列为第八难,而今天,已经没有陆羽那个年代的煮茶,但我认为《茶经》中其烧水煮茶过程却值得一看,陆羽把烧水煮茶作为《五之煮》的最重要部分,可以看出一杯好茶的最具技术性的部分在于煮的过程中。

从茶之九难到一杯好茶(十九)烧水煮茶成春雪

先来看看陆羽的煮茶过程。

《五之煮》中的煮茶包括了烧水和煮茶二个部分,或者说二个手序。先把水放在“鍑”中烧开,这时“沸如鱼目,微有声”,陆羽称之为一沸(也叫初沸);随即加入适量的盐,烧至“缘边如涌泉连珠”,叫做第二沸;这时用“竹夹”在水中转动,出现一个水涡,就用“则”量取茶末,放入水涡里,再烧一会,茶汤会“腾波鼓浪”,这是第三沸。前二沸是烧水,后一沸是煮茶。同时在水烧至第二沸时,要舀出一瓢水,以后在茶汤出现“势若奔涛溅沫”的现象时,将这一瓢水倒进去,使沸水稍冷,停止沸腾,以孕育沫饽。这就是陆羽所说的烧水煮茶的过程。

茶煮好后是酌茶(即用瓢舀茶)。酌茶的手续还是比较多的。当水一沸时,如水面出现一层如黑去母的水膜,这层膜有碍茶味,要取出倒掉;酌茶时,舀出的第一瓢称之为“隽永”,要留在“熟盂”内,备作止沸和孕育精华之用,然后再一瓢一瓢地舀到碗里。更重要的是在酌茶时,要使各碗的沫饽均匀,因为陆羽认为沫饽是茶汤的精华,沫饽少了,茶汤的味道就不一样了,一般来讲,一升水只酌五碗,乘热喝完,不使“精气随气而竭”。才能真正尝到茶的美味。如冈仓天心在《茶之书》中所说:“这真是甘露般甜美,那轻薄的嫩叶,如同悬在宁静天空中鳞状的浮云,又如漂浮在翡翠船碧绿溪流中的莲花。”

这样的美味,也难怪唐代诗人卢仝写下了如下的诗篇: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从茶之九难到一杯好茶(十九)烧水煮茶成春雪

《茶经》中的煮茶方法深受当时诗人元稹、白居易、陆龟蒙、皮日休等的赞赏,专门写了煮茶的诗。白居易的《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故情周匝向交亲,新茗分张及病身。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汤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圭搅麹尘。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其中的煎鱼眼和搅麹尘就是《茶经》中的煮茶方法。

到了宋代,烧水的鍑已改用了瓶(铜瓶),这里就看不到水沸腾时的情形,而且把唐代“以末就茶镬”的煮茶方法也改变为“以今汤就茶瓯瀹之”的泡茶方法,水沸的情况只能以声音来辨别了。“松风桂雨到来初,急引铜瓶离竹炉,待到声闻俱寂后,一瓯春雪胜醍醐。”这首诗就是描述宋代的声辩和如何浇水泡茶的。

“当水沸的声象“松风桂雨”的时候,就把炉上的铜瓶拿开,等到没有了声音,将沸水冲入茶碗,茶汤上就浮起了一层白似春雪的沫饽。”(宋罗大经《鹤林玉露》)

在这个煮茶过程中,最为形象的是对于水分成三沸的过程,对于这个过程,明代张源的《茶录》写的相当的细致,我们来看一下:

“汤有三大辨、十五小辨。一曰形辨,二曰声辨,三曰气辨。形为内辨,声为外辨,气为捷辨。如虾眼、蟹眼、鱼眼、连珠,皆为萌汤;直至涌沸如腾波鼓浪,水气全消,方是纯熟。如初声、转声、振声、骤声,皆为萌汤,直至无声,方是纯熟。如气浮一缕、二缕、三四缕,及缕乱不分,氤氲难绕,皆为萌汤;直至气直冲贯,方是纯熟。”

从茶之九难到一杯好茶(十九)烧水煮茶成春雪

这是集合了古人对于烧水听声辩形的经验之谈,是对煮水过程绘声绘影,维妙维肖的描述。所谓"汤有三大辨,十五小辨",实际上是观察水的沸腾。从现代的角度来讲,当水还没有到100℃前,水中的

汽泡是由无到有,有小到大,由断续冒泡到连续冒泡的过程。小大泡附于器壁,大概叫"虾眼",一般水一受热便会出现。然后汽泡渐大,似"蟹眼",似"鱼眼",最后"连珠"涌出;汽化现象达到高潮,水温升至100℃,称之"鼓浪",《茶经》中认为腾波鼓浪三沸后,已上水老而不可食也。以沸点为界,未沸叫"萌汤"(又作"盲汤"),已沸叫"纯熟"。这是"形辨"。宋代黄庭坚《踏莎行》内有一句"银瓶雪滚翻成浪"就是描写水沸腾时情状。古人因为没有温度计,靠眼、耳判断水是否沸腾唐代诗人皮日休在《煮茶》就写了"三辨",诗曰:“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

在烧水煮茶的时代,水温影响到茶味,自然对于水的听声辩形非常的讲究,然而对于后面的煮茶、酌茶也很详细。特别《茶经》中所述的酌茶方式,以“匀”为要点。要把沫饽,茶汤均匀地分盛五碗。而沫饽被陆羽称之为精华,并有沫、饽、花三者之分,不过这东西到底如何 ,确实让身处现代的我们也无从了解。但大都认为与茶有关,与茶末中的细嫩茶叶有关,否则冈仓天心也不会在文中写出轻薄的嫩叶,这类嫩叶碎小而浮于汤面成沫的概率还是非常高的,而且茶本身具有的苦味,也为后面其味苦后甘,茶也提供了一个说法。

从茶之九难到一杯好茶(十九)烧水煮茶成春雪

在《五之煮》中还有一句重要的话,那就是茶性俭,不宜广。有时往往只把茶性俭拿出来,因为在《茶之源》中有这样的一句话:“茶之为用,味之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在有些书中,我看到了这样的表述,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这里的俭于《五之煮》中的茶性俭,并不相同,但往往被认为茶具有美德的一种依据。茶性俭,很多时候是因为茶叶里面的内含物并不是非常丰富的,用现在的话说,不能放水太多,需要有适合的茶水比,否则就味道比较淡,这里也与用水一升,酌茶五碗,每碗所盛茶汤不过碗的容量的五分之二,说明陆羽是非常注重茶汤的质量,而并不数量。因此他认为舀出第四第五碗后,不是渴极了就不值得喝了,因为一满碗的好茶,饮到一半滋味就变差。这于卢仝的七碗茶诗中所饮之茶还是有所区别的

茶汤浅黄,香气至美,这就是体现自然主义的煮茶的境界所在。

下篇:一盏清茗酬知音

作者简介:邱立军 浙江舟山人 高级农艺师,从事农技推广,悠果农业主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