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塔上市或延遲 將超小米成港股最大規模IPO

中國鐵塔上市或延遲 將超小米成港股最大規模IPO

跨過錢荒、人力困境,迎接5G利好

在成立四週年之際,中國鐵塔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書。

市場消息稱,中國鐵塔最早將於7月18日路演,7月20日開始招股,8月2日上市。《IT時報》記者就此向中國鐵塔總部求證,回應稱,有待確定新的時間表,就上市進程推測,中國鐵塔或延遲上市。

一旦上市,中國鐵塔不僅可以完成“三步走”戰略,而且會超越此前一直處於風口浪尖的小米公司,成為今年以來港股最大規模IPO。

衝刺IPO 或成港股年度募資王

7月4日,中國鐵塔正式向機構大戶做預路演,集資額約100億美元。中金和高盛是其保薦機構,兩家對中國鐵塔的估值在2180億至3400億元人民幣。繼小米之後,港股又迎來千億級別“巨無霸”。

運營管理著187萬多個基站站址,中國鐵塔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鐵塔公司。根據沙利文報告,截至2017年12月31日,以站址數量計,中國鐵塔公司佔中國市場份額為96.3%。從業務層面來說,三大運營商既是中國鐵塔的三大股東,也是三大客戶,2017年貢獻了99%以上的收入。

上市是中國鐵塔的既定之路,成立之初,就已經把“擇機上市並實現混合所有制發展”寫入了“三步走”戰略。2017年,中國鐵塔已經全面開展上市工作,時任中國鐵塔董事長劉愛力期望,中國鐵塔能於2017年年底上市。2017年9月,這位被譽為“國有資產增值高手”的領路人調任中國電信集團公司總經理,沒有留任到中國鐵塔上市之時。據中國鐵塔省公司的員工透露,為了配合上市前的盡職調查,當時公司成立了代號為“春筍”的項目。

上市,對於中國鐵塔和三大運營商來說,是雙贏的。通信專家付亮認為,中國鐵塔給三大運營商帶來了兩次“增值”:第一次是三大運營商將存量鐵塔溢價賣給了中國鐵塔,第二次是IPO給三大運營商這三位原始股持有者帶來的增值。

四年,跨過錢荒和人力之困

“一個小區豎三座塔,一塊農田開三道溝”,自從中國鐵塔公司成立後,此情此景正在成為歷史。“共建共享”四個字高度概括了“鐵塔模式”,但這一基因也註定了中國鐵塔需要邁過兩道坎。

前兩年,中國鐵塔遭遇錢荒。因為中國鐵塔先要從三大運營商手裡接收存量鐵塔資產,也就是說,先幹活,不收錢,還要支出兩千億元購買存量鐵塔,導致其負債率飆升到50%以上。後來,就鐵塔租用的商務定價,中國鐵塔與三家運營商博弈了半年之久。2018年初,雙方又簽訂《補充協議》,再一次降低租金,年度塔類業務收入從670.85億元降至629.86億元人民幣。從招股書上可以看到,在連續兩年虧損後,2016年中國鐵塔才扭虧為盈,難得的是,2017年就實現了26.85億元人民幣的稅前利潤。

中國鐵塔上市,既能儘快減輕債務問題,尋求新的業績增長點,又能降低三家運營商的運營成本,從而緩和了雙方的矛盾,可謂一石二鳥之舉。

解決了錢荒,人力之困又浮上水面。中國鐵塔的元老員工幾乎都來自三大運營商,轉崗之初部分鐵塔員工與原職位收入存在差距,這讓一些員工一度質疑鐵塔的薪酬體系。於是,薪酬改革提上了日程,考慮了原有薪酬的繼承問題以及同崗同責同酬,儘量將差距縮小到1.5倍左右。

“人少,效率高。”《IT時報》記者採訪了多名從三大電信運營商跳槽到中國鐵塔的員工,他們對中國鐵塔的評價驚人一致。從整體組織架構來看,中國鐵塔一直奉行著互聯網公司的扁平化。中國鐵塔只有15000多名員工,相當於運營商一個省公司的規模,89%的人員配置在生產一線,實現了“小總部大生產”,這也是國企改革的樣板。此前,中國聯通混改就是從總部管理部門“瘦身”開始的。

5G利好 共享模式降成本

“中國鐵塔高達千億級別的估值,不單純是資產規模使然,5G利好也一個很大的因素。”某券商分析師向《IT時報》記者解釋道。

2018年6月,全球首個5G國際標準確定,5G商用也進入了起跑階段。

中國鐵塔已經提前統籌佈局5G站址,但是“5G的頻率還沒有正式確定,三家運營商的5G建網計劃尚待明確,中國鐵塔需要和三家運營商緊密銜接才行,”中國鐵塔總部向《IT時報》記者透露。

多數省級政府已經明確,中國鐵塔會同電信運營商一起,推進5G站址的統籌儲備和建設工作。

目前廣東鐵塔已成立5G規劃專項工作組,會同三家電信企業初步完成了《移動通信鐵塔站址建設規劃(2018-2020年)》,推動全量站址納入城鄉規劃,提前統籌5G佈局。今年長三角將建成國內規模最大的5G外場技術試驗網,2019年開展試商用,2020年成為首批正式商用的地區之一,到2021年,三家電信運營商與中國鐵塔將在長三角累計投入資金超過2000億元。

跨業共享是中國鐵塔的新思路,接下來會大力推動“通信杆塔”“社會杆塔”雙向開放共享,目前可以統籌的杆塔資源庫已經達到千萬級別,包括700多萬路燈杆、監控杆資源以及300多萬電力杆塔資源,再加上188萬存量站址資源。“截至目前,我們已經利用電力塔、路燈杆、監控杆、廣告牌、水塔等社會資源新建改造基站超過2萬個,節省投資2億元。”中國鐵塔相關人士告訴《IT時報》記者,共享為5G站址低成本快速部署打好了基礎。

近來,中國鐵塔在港珠澳大橋網絡建設上秀了一把共享“肌肉”,沒有一座傳統的基站,全部利用橋體、機房、管道、電力等社會化資源,將基站融入環境,總體投資相比傳統模式降低了66%,建設週期縮短了65天。

四年間,中國鐵塔全國新建通信鐵塔共享率從14.3%迅速提升到70.4%,減少重複投資1073億元。“5G加快佈局,基站數量成倍增加,投資規模十分巨大,這種盤活存量資源的模式將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共享經濟。”工信部科技委委員、中國信息經濟學會副理事長呂廷傑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