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深山人未識~焦作淨影寺

淨影寺,古稱賢谷寺、景淨寺,位於河南焦作市與山西晉城市交界處。往青龍峽方向走,經過青龍峽岔口左拐,再經過後河村直走約4公里公路盡頭就到了。

宋朝以後始名淨影寺,歷史上又有寶巖寺、金燈寺、金門寺等多種稱呼。此處是我國佛教史上的釋義高祖、隋代佛學三大師之一--慧遠法師的出家學法及歸骨之地。其後歷代多有高僧在此修行,五代時著名畫家荊浩,金代時最著名的詩人元好問和文學家趙秉文也都曾在此隱居。

現寺院內還保存有明清幾次重修時的碑刻,從中可以看到淨影寺的創建及歷代重修的經過以及當時寺院的規模和僧人的人數,是修武縣重點保護文物。2004年,焦作市公路局在保留舊寺遺址的基礎上,出資恢復重建淨影寺,寺院規模頗大,有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樓、鐘鼓樓、僧舍、方丈室等,遠觀殿宇寮舍飛簷斗拱,鱗次櫛比,入寺則見雕樑畫棟,建築精美,佛像莊嚴,巍巍壯觀。

藏在深山人未識~焦作淨影寺

藏在深山人未識~焦作淨影寺

淨影寺門票好像是40元一張。當然對於驢友來講,一般去景區都是不用買票的。徒步穿越線路:後河村~淨影大峽谷~淨影寺

藏在深山人未識~焦作淨影寺

線路從後河村頭的一條小路開始,在山溝裡經過九曲百折回腸小路,滿眼的翠綠,隨正值盛夏但是非常涼快

藏在深山人未識~焦作淨影寺

有一處小的下繩點,大家齊心協力互相幫助,讓小孩和女的先下,爺們斷後。

藏在深山人未識~焦作淨影寺

藏在深山人未識~焦作淨影寺

從這裡出來就進入了淨影大峽谷,大峽谷兩邊山巒疊嶂,高聳入雲,懸崖峭壁,偉岸挺拔。

藏在深山人未識~焦作淨影寺

進入峽谷後就好走了,一路很平坦,小溪相伴,流水潺潺。

藏在深山人未識~焦作淨影寺

藏在深山人未識~焦作淨影寺

藏在深山人未識~焦作淨影寺

走熱了,趟趟水,涼快涼快,哈哈!!

藏在深山人未識~焦作淨影寺

途中吃飯休息,做點小遊戲

藏在深山人未識~焦作淨影寺

順著峽谷走三個多小時,大約10公里就到了淨影寺景區。

藏在深山人未識~焦作淨影寺

進景區首先就到了淨影湖,淨影湖是個人工湖,長約一公里,水面平靜清澈,盡頭有一小瀑布,山腳下湖邊還有一個泉眼。

藏在深山人未識~焦作淨影寺

湖的兩岸山崖上雕鑿了非常多的佛像,一座挨著一座,多到數不清。據我觀察,好像都是菩薩。

藏在深山人未識~焦作淨影寺

湖中間還有一座出水觀音,栩栩如生!山間更多了幾分靈氣!

藏在深山人未識~焦作淨影寺

藏在深山人未識~焦作淨影寺

藏在深山人未識~焦作淨影寺

順坡道經過這座閣樓上去就到淨影寺後院了

藏在深山人未識~焦作淨影寺

再回望一下淨影湖

藏在深山人未識~焦作淨影寺

後院路邊有猴子,不時的向路人要東西。

藏在深山人未識~焦作淨影寺

這就到了前院寺廟門前了

藏在深山人未識~焦作淨影寺

照個大合影

藏在深山人未識~焦作淨影寺

藏在深山人未識~焦作淨影寺

前院花園旁邊還有一座猴山,每天還有兩場猴戲表演。

藏在深山人未識~焦作淨影寺

院中的果樹,每年端午節以後滿園都是果實磊磊。

藏在深山人未識~焦作淨影寺

我們走的是一條徒步穿越線路,反向穿越。從後河村~淨影大峽谷~淨影湖~淨影寺。不是說單純為了逃票,主要是體驗徒步的樂趣,走一走笑一笑,既鍛鍊了身體又放鬆了心情。雖然全程18公里的山路是有點吃不消,但是回憶起來還是那麼的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