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好的桌球拍最低多少錢?

趙傑


選一塊合手的球拍真的很難,因打法和個人特點不同,選擇球拍就不同,但始終反對成品拍,因限制太多了。對於初學者來說,反膠是正常選擇,因反膠相持能力強,攻防都比較出色,對陪養手感是極有好處的,要堅決反對長膠,那將失對乒乓球的樂趣,同時不見議逐步進階法選擇球拍,直接選個打的時間長的板子才是正道。對於愛好者來說斯帝卡CL-CR已經足夠,七層純木,手感清晰,攻防相對平衡,適合的膠皮也很廣泛,正手可以選擇729ES08、狂飈3(省狂)、狂飈3pro、紅K1和藍V等多種套膠,均為粘性或半澀性膠皮,突出摩擦,容易製造旋轉;反手有一諾超輕、敏衝、藍火和達克金V等套膠,均為澀性膠皮,可有效應對來球旋轉,突出反擊力量和速度,球拍總預算在600至800之間。對於直板選手,見議一直用純木板,劉國良、許昕都是用的斯帝卡純木板。如果為橫拍,當水平達到一定程度時,含碳板就是另一個選擇,目前較流行的是藍芳碳球板,張繼科和馬龍均使用含碳球板,不過一個是內置藍芳碳,一個是外置藍芳碳,含碳板見議選擇蝴蝶王或龍5,都是含碳板中的精品,套膠正手可以是國狂、大蝴蝶等,反手敏衝、天弓和小蝴蝶等都是不錯的選擇。同時根據自身特點還可以選擇怪膠,即帶顆粒的膠皮,突出速度,以快攻為主的可以選擇正膠,草根高手黃建疆(黃老邪)用的多尼克 DONIC正膠王,還有TSP大和T-20822 等,都是性能優秀的正膠套膠,正膠選手強調前三板和發球搶攻;生膠因不好掌控而選擇的人較少,尼塔庫NR-8670(伊誠美騰用)、TSP大和20092和729鬼斧563等也是不錯的選擇,打法特點是對手不發力,自己不發力,對手發力,自己再發力,堅決不退臺,姜華珺就是典型代表,對於愛好者來說,儘量靠推取勝;長膠在職業選手中基本是削球手在用,鄧亞萍除外,愛好者中幾乎沒有用長膠拉球的,長膠就是靠膠粒的不特定性取勝,純防守選手較多,當然也有一長一反(正)倒板的,防守靠長膠,進攻靠反(正)膠,但球友之間打球時長膠選手會遭到很多人的反感,央視“我是球王”節目中,老年組女子決賽中就是兩個純長膠選手在比賽,你推過來我推過去,毫無精彩性可言,完全靠對方失誤得分,只要不是為了比賽,娛樂為主,還是不要選擇長膠了。綜合所述,要選個好球拍,價格應不低於600元吧,最後說一句,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多追求技術精進,不追求盲目燒拍。


眀梵


這玩意沒法說,你要是燒器材,那也沒頭,館老大爺用二三十塊錢的拍子照樣打的你滿地找牙,一般來講有一定水準之後,對膠皮底板有一些要求,一塊國產底板,比如銀河,拍里奧或者729的底板,百十來塊錢,再加上正反手兩塊國產套膠,估計200塊錢就能配挺好一塊拍子,足夠用了。如果預算多點,可以優先考慮好一點的套膠,比如狂飆系列或者天極系列,都是非常優秀的粘性套膠。底板要求不用太高,一般業餘選手根本就打不出底板的優劣,如果你水平真的夠了,那就是另一個層次了,就可以參考各個國手的裝備來武裝自己了。我用的就是許昕的老版玫瑰5,當年頭腦發熱買的……


賴寶的朋友


記得小時候,六十年代末百貨商店買文具的櫃檯就賣拍子,直拍3,5一隻,我當時用的拍子是天津順風牌的,正膠後面光板,現在35百元得拍子都沒那末好,我以前用斯蒂卡紅黑炭王,感覺彈力不夠,現在用達克單檜炸彈珠穆朗瑪,現在的底板怎麼也得要一千元以上,還要現場挑選,同一批底板有好也有次。


皮匠17


建議你不要糾結在器材上,燒器材永無止境,應該把目標關注到提高水平上,等你水平到一定程度,自然就會找到適合自己的器材,沒有好的水平,使用再好的器材也使不出其性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