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教育掀起融資熱潮:上半年完成融資182起總額達153億

儘管大量從事在線教育的公司仍處在虧損之中,但國人對教育的重視仍然給了這個行業巨大的想象空間。近段時間,經過了一輪又一輪融資的在線教育行業,又迎來新一輪融資熱潮。融資數據令人興奮,學生家長熱情高漲,政策春風推波助瀾,AI技術前來助攻,這些火爆的場景令創業者們信心滿滿。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雖然多數企業仍處於燒錢階段,但資源已經開始向頭部彙集,或許在不久的將來,人們在在線教育領域,也將看到步入穩健盈利階段的“獨角獸”。

在线教育掀起融资热潮:上半年完成融资182起总额达153亿

在線教育億元級別融資頻頻

儘管大量從事在線教育的公司仍處在虧損之中,但中國人對教育的重視仍然給了這個行業巨大的想象空間。

近段時間,在線教育迎來新一輪融資熱潮。7月18日,作業幫完成了3.5億美元D輪融資。作業幫於2014年在百度內部孵化,2015年分拆獨立運營。2017年,作業幫完成了 1.5億美元C輪融資。本輪融資也將主要用於新業務的研發和推廣上。7月4日,海風教育宣佈完成C+輪融資,這也是繼2018年1月完成C輪融資後,海風教育半年內獲得的第二筆融資,整個C系列輪融資金額總計超過1億美金,由好未來、源碼資本和某主權基金聯合領投,湧鏵資本、零一創投等老股東跟投。6月21日,成立四年的在線少兒英語品牌VIPKID完成5億美元D+輪融資,此次D+輪投資由全球知名投資管理機構Coatue、騰訊公司、紅杉資本中國基金、雲鋒基金攜手領投,據悉,這是迄今為止全球在線教育領域獲得的最大一筆融資,加上去年8月完成的2億美元D輪融資,整個D輪總額達到7億美元。此次完成融資後,VIPKID也成為國內唯一一家估值超過200億元的教育類創業企業。

此外,智課教育、蘭迪少兒英語、“火花思維”、“微課之家”等在線教育公司也紛紛宣佈了融資消息。而BAT三巨頭早就注資教育賽道。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騰訊累計對外投資了23家教育類公司。百度也在教育市場有11筆投資。桃李資本發佈的《2018上半年教育行業融資併購報告》顯示,截至5月20日,今年上半年在線教育領域已完成融資182起,披露金額的融資總額已達152.73億人民幣,兩項數據均遠超去年同期的水平。

市場規模龐大刺激資本入局

單筆融資屢創紀錄,在線教育為何受風投青睞?記者梳理發現,K12教育領域融資的次數和規模都遠超其他在線教育細分領域,所謂K12教育,“K”代表Kindergarten(幼兒園),“12”代表從小學一年級到高中三年級的12年中小學教育。安賜資本合夥人陳讓表示,在線教育K12鎖定在12年中小學階段,相較於成人類教育應試成分更多,家長也捨得在這一部分花錢。

資本青睞的背後是被不斷激發出來的用戶需求。據極光大數據統計,k12用戶規模達2.19億,每用戶日均使用24.21分鐘。二級市場對教育企業的看好,刺激了一級市場投資人,助推了此輪在線教育領域投融資的火爆。“為什麼大家都想進來?因為市場實在是太大了。”無論是投資人,還是創業者,都不斷強調這一點。

根據IT桔子的創投數據,2017年度在線教育領域公開的融資次數超過150筆,但從融資具體情況來分析,資金規模較大的融資更加偏向中後期成熟項目,早期項目的融資筆數雖然多,但項目分散,金額不高。一方面資本廣泛分佈於早期項目,這一領域仍被看好。另一方面資本青睞於較成熟的項目。換句話說,雖然在線教育行業並沒有形成穩定的格局,但隨著早期成熟項目或平臺對資本的吸引愈加集中,其他相對弱勢的中小教育產品,將會面臨洗牌期的淘汰。最近一年,在線教育行業已經跑出幾家估值10億美元以上的獨角獸公司,特別是學業輔導、英語教育這兩個賽道已跑出頭部企業。2018年3月,科技部發布的《2017年中國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顯示,互聯網教育領域共有9家企業上榜,其中,vipkid、一起作業(現更名為一起科技)、滬江網校成為該領域的估值前三。

2-3年內有望出現一批盈利企業

雖然在線教育產業龐大,外語學習、K12教育、職業教育、留學等方面應有盡有,中金、騰訊、紅杉、經緯、IDG、金沙江創投、鼎暉等眾多投資機構更是駐入,但整個行業盈利模式仍然還在摸索過程中,“AI+教育”成為新風口,並引發激烈角逐。老師講課時彆著的麥克風,學生答題時特製的電子板,跟外教學英語時保證畫面清晰流暢的直播系統……從去年起,在線教育跟AI從未變得如此親密。VR、AR、AI及大數據分析被重用的原因很大程度都源自平臺提高效率,解放老師,從而招收更多學生的商業閉環的實現。

以作業幫、學霸君、小猿搜題、阿凡題等為代表的在線教育公司正在將AI+教育的故事講給資本市場聽,通過語音或者圖像識別技術,解放學生和家長。深度融合了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知識網絡、大數據採集分析的個性化學習體系正在成為英語教育機構的核心賣點,以此來實現定製學習,來滿足“千人千面”的教學需求。

業內人士指出,在線教育行業在資本的助力下高速擴張的同時,也面臨著諸多挑戰。例如部分企業估值偏高,一二級市場價格倒掛;一些企業營收能力被證明之後,其盈利能力仍需要時間檢驗;還有如何在高速成長的同時保證教學質量也是一大難題。不同於2013年到2015年的瘋狂湧入,資本現在更為謹慎,市場也更加理性。卓越教育集團總裁唐俊京認為,互聯網能夠打破時空,但本身只是一種技術,對提升教學效率有明顯效果,但不能解決教育中的所有問題。做在線教育的企業要搞明白的一個問題是:在線解決的只是資源配置的問題,本質還是在做教育。家長看重的就是成績和能力提升。

學易時代諮詢創始人兼互聯網教育研究院院長呂森林表示,目前在線教育領域已經有部分體量較小的企業實現了穩定盈利,行業在未來幾年很大可能會扭轉盈利難的局面。“在線教育的發展呈上升態勢,目前線上的市場份額達到10%-20%,在線化是必然趨勢,未來2-3年內會出現一大批盈利的在線教育企業。”艾瑞諮詢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達2002.6億元,同比增長27.9%。未來幾年,隨著用戶對在線教育接受度不斷提升,付費意識越來越強烈,以及線上產品越來越豐富,中國在線教育的市場規模增長勢頭保持穩健,預計在2022年市場規模將達5433.5億元。在線教育企業商業模式探索將進入初步成熟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