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英、祝芳浩、羅忠生,這屆酷派系高管做機都不行

郭德英、祝芳浩、羅忠生,這屆酷派系高管做機都不行

在華米OV發新機搶佔暑期市場之際,去年高調回歸中國的夏普手機卻基本涼了。不僅官微全部清空,而且操盤手羅忠生也調崗,微博認證改為“資深通信人士 數碼博主”。

去年8月全面屏大戰興起之初,夏普手機以“全面屏鼻祖”的身份高調回歸,推出第29款全面屏手機——AQUOS S2,銷售近1年,售價從最初的2499元一路降到現在的1099元,接近腰斬,在京東平臺只收獲5.7萬個評價,銷量自然好看不到哪裡去。

因此,如果夏普手機無奈退出中國市場,我一點也不奇怪,畢竟富士康真的不擅長做消費者品牌,夏普手機(被富士康收購之前屬於日本品牌)也無法像其他洋品牌一樣販賣情懷。儘管夏普手機在中國市場慘敗使羅忠生“下課”,但他並未離開富士康,而是轉向探索工業物聯網。

翻開羅忠生的履歷,你會發現他在加盟富士康之前,曾先後在中興、酷派擔任要職,2013年以副總裁身份加入酷派,負責酷派海外業務,是一名十足的手機行業老兵。遺憾的是,憑藉豐富的操盤經驗和敏銳的市場洞察力,羅忠生未能帶領夏普手機在中國市場佔據一席之地,相反存在感極低,讓人大跌眼鏡。

事實上,不光是羅忠生做機不行,這屆酷派系高管做機都不行。他們的經歷和所處環境各不相同,但結果驚人一致:慘敗,要麼品牌歇菜要麼被撤換。

郭德英吹噓“非蘋果,即酷派”

2015年12月,酷派前董事長郭德英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放出豪言,稱未來酷派將以安全為切入口,以“非蘋果,即酷派”為企業發展的長期目標和願景,估計同場論劍的小米掌門人雷軍內心閃過無數個呵呵。

當時,酷派剛從“3酷大戰”中抽身出來,投入樂視的懷抱,希望藉助樂視的資源和互聯網經驗,能夠成功轉型、走出困境。回過頭看,儘管郭德英是酷派創始人,但他並不具備企業家精神,在酷派危難之際引入樂視,不是真心想扭轉酷派頹勢,而是一心想著如何利益最大化,把野心勃勃的賈躍亭當成酷派接盤俠。

2015年12月是一個關鍵的時間節點,往前推半年,樂視網耗資21.8億元入股酷派,佔股18%,成為酷派第二大股東,郭德英持股減至20.3%,不再為控股股東。往後推半年,樂視網斥資9億再獲得11%股份,總股份佔比達到28.90%,成為酷派第一大股東,郭德英持股由20.23%降至9.23%,不再為單一最大股東。

不得不說,郭德英的如意算盤打得真好,兩次都選擇在高位套現,過上逍遙快樂的退休生活,從此酷派死活與他無關。因此,他本質上是個精緻利己主義者,而不是企業家。或許,郭德英曾想過出手拯救酷派,但谷底反彈談何容易?時間成本和資金投入必不可少,且未必能達到預期效果,還不如套現離場來得實在。只可惜,一向坑人的賈躍亭在入股酷派一役上栽跟頭,這樁生意虧慘了。

李旺成“短命”一把手

李旺曾任酷派常務副總裁,主抓供應鏈管理。2015年6月,其被任命為奇酷科技(360手機前身)總裁,負責公司整體事務,半年後調任360副總裁,負責公司戰略合作相關工作,向360 CEO周鴻禕彙報。界面曾報道,李旺是明升暗降,接近奇酷科技高層的人士透露,“絕大部分原因還是老周認為李旺的策略有誤,沒達到老周的要求。”

由於李旺在奇酷科技任職時間不長,他只有兩件事給我留下深刻印象:一是“3酷大戰”期間他兩不相幫,僅從奇酷科技利益出發,希望兩大股東能夠友好協商、化解分歧。360與酷派和解後,李旺強調奇酷科技將獨立運營,360和酷派不會再撕逼。

二是雙11鼓吹“花旗小妹”,2015年雙11,奇酷科技全網總銷量達160521臺,其中天貓銷量排行第四、銷售額排行第五,這對於成立不到3個月的新品牌而言實屬不易,但放在整個手機行業極不起眼,彼時小米與榮耀殺紅眼,出貨量均達到百萬級。“花旗小妹時代的開啟,意味著手機行業更加強調用戶體驗,更加重視用戶與廠商的溝通,也更加突出產品的重要性。”李旺說道。

明眼人都看得出,“花旗小妹”是奇酷科技自己造的詞,以此來突出自身行業地位,儘管李旺不會承認。以奇酷科技當時的實力,顯然無法與華為、小米、魅族並列,“花旗小妹”是赤裸裸的抬高自己,與金立自我標榜的“金華OV”如出一轍,感動自我卻應者寥寥。

儘管周鴻禕對李旺具體哪方面不滿不得而知,但由於其在奇酷科技總裁任上只有短短半年,基本上拿不出可圈可點的成績。如果給予其充足時間能否大有可為,我看也未必。

ivvi被李斌接手1年後涼了

李斌與李旺一樣,同為酷派常務副總裁,2014年下半年酷派一分為三(酷派、大神、ivvi)後,他接替郭德英擔任酷派總裁,並與酷派高級副總裁張光強聯手操盤ivvi。

ivvi從2014年11月成立到2017年底黯然倒閉,不過短短3年光景,前2年更多由張光強站在一線打拼,李斌在幕後坐鎮。2016年12月,出於優化公司業績和清洗酷派老臣的需要,賈躍亭親信劉江峰治下的酷派將ivvi打包賣給超多維,後者長期深耕視覺科技領域。

李斌獨自操盤ivvi僅1年便被市場淘汰出局,“功力”真是了不得。在我看來,ivvi之所以在他接手後迅速倒下,除了個人能力有限,還與裸眼3D產業不成熟有關。李斌執掌ivvi 1年下來,最重要的一款產品是K5,這是尋求差異化競爭的路徑不假,但用戶接受度、內容建設都處於起步階段,起量尤為困難。

如今,ivvi退出市場舞臺已是不爭的事實,作為企業一把手,李斌都該為ivvi走到這般田地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不管他承不承認自己能力不行。

郭德英、祝芳浩、羅忠生,這屆酷派系高管做機都不行

祝芳浩讓360手機大幅虧損

從2015年12月接替李旺到2016年10月底被免職,祝芳浩在360手機總裁位置上坐了不到11個月,只比“短命”一把手李旺要好一點。他曾操盤過酷派互聯網品牌大神,創造了年銷售1000萬臺、100億銷售額的驕人戰績,在李旺調崗後,成為執掌聚焦線上的360手機的不二人選。

在任11個月,祝芳浩主要做了兩件事:一是將奇酷和大神統一為360手機品牌,並確定F、N、Q三大產品系列,原因在於多品牌運營會導致奇酷、大神和360用戶產生很多困擾;二是瘋狂開發佈會推新品,為了提升知名度,360手機效仿小米互聯網營銷和高性價比打法,一年內發佈8款新機,F系列推出高低配F4,N系列推出N4、N4S、N4A,360N4A,Q系列推出Q5、Q5 Plus。

如果說第一件事是集中有限資源辦正事,那第二件事則備受吐槽,原因在於使360手機陷入低端走量、高端賣不動的尷尬局面,財務虧損不容樂觀,這也是祝芳浩下臺的導火索。他曾承認2016年360手機比較激進,“整個產品性價比非常高,現在盈利還比較困難,之後要逐漸做到盈虧平衡。”祝芳浩的繼任者李開新曾直言,這樣虧損我看著都很嚇人。

除了嚇人的虧損,理工男祝芳浩不擅長營銷和公關也是走人的原因之一。據《中國企業家》報道,“早上9點,周鴻禕在教祝芳浩怎麼發微博,直到晚上8點,這條微博才發出去,祝芳浩長出一口氣。”另外,他為了推廣360手機的安全性,竟然在微博上說想送徐玉玉一部,後者因詐騙電話騙走大學學費而不幸鬱結離世,讓360手機公關團隊捏把冷汗。

張光強操盤YOTA 3半年銷量不到2萬臺

從2014年11月至今,張光強先後操盤ivvi、YOTA各兩年,成績相當“感人”,為不少苦逼做機的廠商增添了些許自信。執掌ivvi期間,他的兩個細節給我留下深刻印象:

一是不高明的營銷淪為笑柄,2016年4月,張光強在i3發佈會上模仿宋仲基,原本想吊威亞帥氣出場,結果威亞在半途中出現故障,出盡洋相使他“一戰成名”,只不過名聲以負面為主,連累ivvi品牌形象。二是對樂視態度的180度大轉彎,從三番兩次向樂視表忠心到對樂視避之唯恐不及。

鮮為人知的是,在ivvi賣給超多維前1個月,張光強便已加盟YOTA,其從ivvi跳到YOTA,不是因為新東家待遇優厚且大有可為,而是因執掌ivvi業績太差而無奈去職。不過,他來到YOTA後並非一帆風順,同樣面臨被市場邊緣化的困境。

去年9月,YOTA 3正式發佈,因低配高價而飽受詬病,加上營銷推廣跟不上,銷量自然好看不到哪裡去。據俄羅斯《生意人報》報道,YOTA 3於2017年10月開始發售,截至到2018年3月31日,總共銷售不到1.73萬部,與張光強在YOTA 3發佈之初制定的幾十萬到100萬臺銷售目標相差甚遠。

如今,YOTA 3價格從最初的3699元一路降到現在的1499元,但用戶還是不買賬,京東平臺上少得可憐的8400個評價便是最佳證明。能力不行的張光強還能帶領YOTA走多遠?估計只有他心裡最清楚。我預測,YOTA像ivvi那樣慘淡收場是大概率事件。

結語

不可否認,在運營商主導的時代,酷派曾風光無限,酷派系高管保持不錯的戰鬥力,表現可圈可點。但從2014年開始,出於公司轉型戰略的需要,酷派系高管不再合力進擊,而是分兵出擊,面對對手的步步緊逼和市場的快速變化,他們能力提升總是慢半拍,不可避免落伍、翻身困難。如今,酷派系全線潰敗,已成為“失敗”的代名詞,曾經的高管大多加入創業大潮,只有極少數仍堅守在手機行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