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災|科技裝備顯威力

救灾|科技装备显威力

近日,四川多地遭受暴雨襲擊,在受災城市中,綿陽市更是遭受了當地七十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幾十個鄉鎮都出現不同險情,幾千民村民面臨著生死危險。在綿陽市消防支隊的指揮中心裡,根據報警電話,每一位受災村民的被困情況被一一登記在一塊黑板上。

“搶救生命是我們的第一個任務”綿陽市消防支隊政委孔令通過“天網”在指揮中心大屏幕上關注著各地發生的險情。河水猛漲,許多村莊被瞬間淹沒,很多老百姓在房頂緊急呼救,有的是拿衣服搖旗吶喊,有的在搶救自家的財物。

根據險情的大小和被困人數的多少,綿陽市消防支隊出動了幾乎所有救援力量,冒雨連夜趕赴不同的救災點,漆黑的夜色中,救援隊員開著橡皮艇,冒著暴雨,頂著洪水不斷前行,他們在一個個救災點不斷解救出被圍困的群眾,黑夜中洪水無情,不斷上漲的洪水威脅著被困群眾的生命安全,同時也在威脅著救援人員的生命安全。

救灾|科技装备显威力

高科技“救生衣”提升救援安全係數

救灾|科技装备显威力救灾|科技装备显威力

消防員穿著的救生衣和頭盔與普通的救生衣明顯不同,這是為了提高救援效率和消防人員的安全特意採購的消防裝備。孔令介紹,這些裝備都是高精尖技術生產的,被投入到防汛、抗大災的救援中,綿陽市購進了2000多件套次。這些救生衣,無論從帽盔到背心,都能夠在洪水中浮起,使消防員始終保持站立姿勢,最大程度保證官兵在救援過程中自身的安全,從而提升搶救群眾生命財產的信心。

在救援過程中,有兩個人被困在變壓器邊上,他們的生命危在旦夕。救援人員駕著衝鋒舟前去搶救,但衝鋒舟的螺旋槳卻被水下的障礙物打斷,在此情況下,救援人員更換螺旋槳後第二次又衝了上去,這一次救援人員身穿這種適合大江大河救援的救助衣。冒著洪水遊了過去,並順利抵達救援位置,用救生繩把兩名被困群眾成功的解救了出來,剛被救出五分鐘後,被困點便被洪水淹沒。

“無人機”為被困人員運送衣服和食物

救灾|科技装备显威力

7月12日下午,綿陽市龍樹鎮2名群眾為了將被困在島上的20多牛救回來,冒險涉水上島,但讓他們沒想到的是20多頭牛已經在洪水中游到安全地區,而2人卻被急速上漲的洪水困在了島上,夜裡又餓又冷,於是他們不停地呼救。

通過對上游降雨和洪水水位的綜合判斷,洪水不會危及這兩個村民的生命安全,於是當地決定夜裡用無人機給他們運送衣服和食物。第二天,二人被安全解救。

“救生拋投器”顯身手

救灾|科技装备显威力

7月11日,綿陽市消防支隊發現西綿高速靠近涪江大橋下有多名群眾被困在沙堆上,而洪水還在不斷上漲,沙堆上的群眾手機進水,無法取得聯繫,為了防止群眾在被救援前遭到生命安全威脅,救援人員立即拿出救生拋投器,把繩索拋到距離50米開外的群眾身邊,及時給他們送去了食物和對講機,在生命安全得到確保後,消防人員駕駛衝鋒舟成功解救被困在沙堆上的多名群眾。

這些科技裝備的投入大大提高了救援效率,孔令十分高興,他認為這些投入是值得的。據他介紹,綿陽市去年就投入了4500多萬的資金,專門用於購置大型的搶險救災、滅火裝備。

為衝鋒舟專門設計定製“拖船支架”

救灾|科技装备显威力
救灾|科技装备显威力

在分秒必爭的救援戰中,消防戰士經常會遇到的一個棘手的問題——1到3噸不等的衝鋒舟由於體型很大,搬運困難,有的時候遇到災情時難以及時投入使用,為了解決這個難題,綿陽市消防支隊為每一條衝鋒舟專門設計並定製了拖船支架,還專門購置了大功率的皮卡車,這樣的裝備能夠第一時間把衝鋒舟運到救援的水域。在此次的救援中,這些裝備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快速的救援讓被困群眾面臨的風險大大降低,被困群眾也對及時獲救充滿感激。

指揮中心的眼睛“4G圖傳裝備”

救灾|科技装备显威力

在救援現場投入使用的單兵4G圖傳裝備,安裝在制高點上,就能夠把現場畫面實時傳到指揮中心,後方指揮員就能夠根據現場情況作出更為科學的決策和調度,提升救援效率。

“指揮體系順暢了,指揮高效了,救援的效果就比較明顯了。”孔令說。

截止到7月15日,綿陽市在70年不遇的洪災中雖然造成了161個鄉鎮50多萬人受災,農作物受災面積達到20多萬畝。由於各種科技裝備支撐高效的救援,無一人因洪災死亡或失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