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成功合成「金屬氮」:第四代核武器即將橫空 出世!


眾所周知,核武器的發展現今受到了國際社會的一致反對,但現實是,美俄等大國一直在發展新的核武器技術,如利用超級計算機模擬核爆的過程,在此基礎上開發威力更大,更為安全的核武器。國際社會反對核武器,是由於其一次爆炸所帶來的大規模殺傷,以及後續長年累月的核輻射。尤其是後者,是反對核武器的重要原因,因此,軍事界又提出了一個新的概念——第四代核武器技術。

第四代核武器技術就是為了克服核武器的輻射而研製的,又被稱為核定向能武器,其不會產生輻射,因此使用的成本比普通的核武器要低。第四代核武器目前主要的種類有:乾淨聚變彈、同質異能素武器、激光引爆核炸彈等等,第四代核武器的出現,再一次掀起了世界大國之間的核武器競賽。

目前,有一種新的第四代核武器構想,就是使用金屬氫作為爆炸材料,由於金屬氫爆炸威力相當於相同質量 TNT炸藥的25-36.3倍,因此極具開發價值,美國國家點火設施科學計劃以將金屬氫列為重大研究項目。金屬氫的製造條件非常的苛刻,必須在超高壓的狀態下將氫氣轉化為固體結晶體,轉化完成後,金屬氫就可以在常壓常溫下保存,應用十分方便。


發展金屬氫第四代核武器的最主要瓶頸就是生產金屬氫,即超高壓條件下的生產技術。近來,我國一項成果的公佈,宣示著我國即將擁有製造金屬氫的能力,距離金屬氫第四代核武器技術又近了一步。《科技日報》2018年7月9日報道,我國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在合肥院工作的由固體物理研究所亞歷山大·岡察洛夫帶領的科研團隊近期取得了重大科研成果,該科研人員成功合成了“金屬氮”,而金屬氮的能量密密度為TNT的10倍。

這一科研成果的發佈,反映了我國已經克服了金屬氮合成過程中的極端製造要求,據合肥院公佈,製造金屬氮所需要的大氣壓超過了170萬大氣壓,溫度超過了8000攝氏度。金屬氮製造成功,其將首先被應用到火箭或者導彈發射領域,據估計,如果將火箭燃料換成金屬氮,其運載能力以及軌道高度將比之前提升幾倍帶十幾倍左右。

擁有了極端製造技術,中國的科研團隊將向金屬氫發起衝擊,通過不斷地完善現有的設備,研究新的極端製造技術,我國將可以順利地突破金屬氫的製造,為我國第四代核技術打好材料基礎。 雖然,我國支持世界無核化,但是,國際局勢的風雲詭譎不容得我們空想和平,堅持兩手準備才是最現實的做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