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話:吃桌兒

吃桌兒:是河南土語,當然也是洛陽話。這是我早就想寫的單詞,遲遲不寫是不好下筆。

洛陽人在婚禮,慶生禮節上特講究,擺上十桌八桌根本就不算事兒,一般都得二十幾桌以上。當今更厲害,三十桌正好,五十桌過多,再添加那就是豪華奢侈啦。

說別人家那叫:結婚娶媳婦兒,小孩子過生兒,老年人過壽。自己家人說:擺桌、待客兒。親戚朋友曰:吃桌。如今,不想去的宴席叫:吃高價飯。

擺桌:必然上菜,八大涼菜講究四葷四素,十六海碗一大一小,酸辣、甜輪番快上....這就是“洛陽水席”的特點。一般人家外地人喜歡說“吃酒席”,洛陽這個地方文化深厚、禮節、忌諱甚多,席與涼蓆同字同音,你能說去“吃席”?後面的人肯定懟你:恁咋不去吃稈草哩?慢慢釋義,人家擺桌,咱去吃桌,吃桌子上的美味佳餚。不管恁使用啥詞說宴席,洛陽人都嫌囉嗦,還是簡化的“吃桌”簡明扼要,一步到位,反正咱自己人都理解、都懂。

外地來洛工作人員好奇怪:吃桌?那是木頭,吃得動嗎?洛陽人都是鐵嘴鋼牙?慢慢的大家都理解了,吃桌就是赴宴,老百姓自己家的宴會,就叫:吃桌。請注意,洛陽很多區域說“浮”乃耍的意思,赴與浮同音,宴席的“宴”與“咽不下去”的“咽”同音,這都是忌諱。

解釋通了嗎?如果還不理解,那就是去赴宴,吃桌子上的麥味佳餚,簡稱:吃桌。說多了嫌囉嗦,倆字的有忌諱,吃桌?也有毛病,但大家都逐漸認可啦,也就這樣啦。

當今,普通話的流行,“吃桌”一詞開始被認為不雅,太土而拋棄,年輕人開始使用:參加婚禮來取代:吃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