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偏高,手腳會出現什麼明顯變化?

漫天畫飛雪


首先要說的是,如果手腳出現了能感知的明顯變化,至少說明兩個問題:一是血糖可能已經不僅僅是偏高一點了,二是高血糖發生的時間已經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了,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

臨床上經常見到很多患者因為手腳麻木、刺痛、像有蟲子在爬而來就診,卻被診斷為糖尿病的例子,對於這樣的患者經進一步檢查會發現,胰島功能已經受損到一定程度,高血糖已經持續存在多年,是被漏診的糖尿病患者。

這是因為手腳出現的異常感覺實際上是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表現,是一種絕大多糖尿病人最早出現且發病率最高的併發症,是糖尿病高血糖損害血管的結果,這是因為:

  • 升高的血糖最大的危害,是對血管內皮造成損傷,使之發生動脈硬化致使血流受阻,造成周圍的組織細胞長期缺氧和營養物質,從而發生病變而引起了功能障礙。

  • 由於手腳屬於肢體的末端,是離心臟最遠的部位,血糖流經此處時無論是壓力還是流速都處於相對最慢的狀態,加之遠端的毛細血管細小而豐富,最容易受到高血糖的侵蝕而發生損害。

  • 發生損害的血管使周圍與之並行的神經細胞營養缺失而造成損傷,不能對正常的感覺發生感知,於是便出現了麻木、刺痛、發涼等症狀,總感覺有蟲子在爬行而倍感不適,甚至有很多糖尿病人對疼痛的感覺會喪失,即便扎破了皮膚也毫無知覺,最終導致了糖尿病足的發生。

類似的情況其實還有很多,比如有些人反覆發生泌尿系感染,總有尿急尿頻的發生;有些人總感覺眼睛酸困、視物模糊不清;有些人皮膚有了小傷口,總也癒合不了;甚至有些人毫無徵兆地發生了心梗、腦梗等等,最終檢查卻發現罪魁禍首是長期高血糖的糖尿病所導致。

現如今,糖尿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十個人中就有一個糖尿病患者,但由於糖尿病的發生有一個緩慢的漸進性過程,而人的身體對高血糖又有很好的適應性,所以很多患者並不會有任何感覺,等到已經發生了糖尿病的併發症出現明顯感覺時,糖尿病實際上已經發生多年,從而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

事實上,早期發現糖尿病的方法很簡單,就是定期檢測血糖,成年人每年都應當進行一次血糖篩查。不過,需要特別提醒的是:檢測血糖應包括空腹血糖和餐後2小時血糖兩個時點的血糖,因為兩個時點的血糖中任何一個升高都屬於不正常,而且餐後2小時血糖異常出現的時間往往要早於空腹血糖,但大多數的體檢只測空腹血糖,這一點應引起特別重視。

最後,來了解一下血糖的正常值及糖尿病的診斷標準:

  • 血糖正常值:空腹血糖3.9-6.1mmol/L及餐後2小時血糖4.4-7.8mmol/L

  • 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6.1-7.0mmol/L或餐後2小時血糖7.8-11.1mmol/L

  • 糖尿病:空腹血糖大於7.1mmol/L或餐後2小時血糖大於11.1mmol/L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歡迎點擊關注並留言,一起學習交流更多健康知識】

天天聽健康


"三多一少"是糖尿病最常見的臨床表現,即為多飲、多食、多尿和體重減輕。但這些症狀常常會與其他病症混淆在一起,從而使得高血糖不易被發現。而一旦血糖升高到一定程度後,就會帶來糖尿病併發症,甚至引來尿毒症。

手腳一旦出現3個症狀,請提防高血糖

1、麻木

約有40%的高血糖人是以手足發麻,甚至疼痛為最早表現的。主要原因是,神經系統對高血糖很敏感,過多的葡萄糖使神經系統代謝異常,引起自主神經病變;其次是由於血糖代謝紊亂導致動脈硬化和細小血管增厚,致使神經系統的血液供給產生障礙。如果你時不時覺得手指尖、腳趾頭刺痛、麻木,很可能是血糖高了。

2、水皰疹

這是隱性糖尿病的常見表現,多出現在手、足以及足趾、小腿伸側,在沒有任何誘因情況下,常突然出現外觀頗似灼傷後的水皰,其特點是不痛不癢。

3、背肉芽腫

早期糖尿患者在手足背常出現色澤淡紅,如指甲大小、質硬、呈環狀的肉芽腫。

高血糖來了怎麼辦?用好這3招,血糖自然回到正常值

1、吃食物發酵液——提升降糖效率

在按時吃降糖藥物的同時,也可以搭配一些有降糖作用的食物酵液來輔助降血糖,如蕎麥、枸杞子、桑葉、決明子、槐米、菊花等,它們富含的蘆丁、生物鹼、桑葉多糖、枸杞多糖、花青素和鉻等活性成分,能夠能夠刺激胰島素的排洩,降低血糖。也可以直接喝蕎麥桑葉發酵液,通過將多種降血糖的活性成分發酵提純,成倍地提升了降糖的效率;且人體吸收也容易,適合長期用來飲食保健,除了可以降血糖,對降壓降脂防治三高也有很好地療效。

2、按揉然谷穴——輔助降血糖

然谷穴是我國古代記載最早的治療糖尿病的穴位,屬足少陰腎經的滎穴,是腎經氣血流經的部位。首先找到腳的內踝骨,在內踝骨往前斜下方2釐米處有個高骨,高骨的下緣就是然谷穴。具體方法:用拇指加力按雙腳內側的然谷穴,當感覺有酸脹感時再鬆開,再按下去,再鬆開。如此反覆10~20次,堅持每天按揉可以起到很好的降糖作用。

3、降糖健身操——幫助控制血糖

適量運動除了增強體質之外,同樣有助於降低血糖,改善病情。這裡推薦一套降糖健身操:身體保持直立,雙腳距離與肩同寬,雙手在身體兩側彎曲;將右膝快速抬起至腰部高度,左臂向前擺動,右臂向後擺動。在右腳落下的同時,將左膝快速抬起至腰部高度,右臂向前擺動,左臂向後擺動。雙腿快速交替重複動作,量力而行,達到身體微微出汗的程度即可。這套健身操能加強腹斜肌的強度和彈性,對降血糖和控制腰圍非常有效。


美大康兮


血糖偏高,我想提主應該說的是還沒有進入糖尿病,糖耐量減退階段,因為你沒有血糖值的界定,因為我們在調理糖尿病的過程當中,發現很多人對血糖偏高的理解都是不一樣的。血糖偏高,所說的都是還沒有進入糖尿病也就是糖尿病前期的症狀,而在這個時候,手腳一般不一定會出現明顯的變化,即便是糖尿病”三多一少”的症狀,也不一定會在一個人身上體現,半數以上症狀都不明顯。也就是說,當出現明顯變化的時候,說明你的血糖偏高的已經不是一點點,已經很長時間了,或是已經是糖尿病了,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就是因為糖尿病前期,高血糖的時候症狀不明顯,才致使很多人都不在意,往往都是得了糖尿病已經三四年了,自己卻不知道。所以才稱之為糖尿病為”沉默的殺手”,隱匿性極強。



當血糖高的時候,皮膚以及手腳也會出現相應的變化,但多數人不會有此表現,如果是生活細心的人,正好也是在有此表現的,還是會發現一些蛛絲馬跡的。比如:

1、皮膚瘙癢難忍,在抓癢是易滑破

當血液中葡萄糖濃度高的時候。會通過汗液排出,糖分在滲出皮膚之後,會刺激皮膚產生瘙癢感,還會刺破皮膚表面的微血管,所以輕輕抓撓就會出血易破。



2、手足發麻

當血糖高的時候,對神經系統敏感度較高,會引起自主神經病變,血糖代謝紊亂導致動脈硬化和微血管增厚,使血液供給出現障礙,末梢神經供血不足,就會出現手足發麻。

3、手足部位出現皰疹和肉牙腫

這種症狀非常隱匿,不明原因的會出現。



這些細微的症狀很容易忽略,而且多數都是以某種併發症或伴隨症狀來就診,或是健康體檢中被檢出,所以大家還是要做好每年1-2次的體檢,早發現,早干預,早治療。

已經是糖尿病的管理好血糖平穩,定期測血糖,做好正常的藥物和營養治療,避免併發症出現。


李愛琴營養師


當人體長期處於高血糖下時,我們的身體會出現很多變化,並不是所謂的“不痛不癢”,只要耐心一點就會發現。那血糖過高時,我們的手和腳會出現哪些變化呢?

1.肢體容易發生瘙癢,因為血糖過高會使得皮膚細菌滋生,更易發生感染,導致瘙癢症狀。這時候撓通常不管用,只會越撓越癢。建議用冷水溼敷癢處,輕輕拍打,嚴重者可使用抗癢藥物。但是解決瘙癢的根本辦法,就是把血糖控制正常。

2.手腳麻木、刺痛。這是因為高血糖會引起下肢血液循環障礙,使得四肢麻木、刺痛,變涼。

3.手足感覺不靈敏或缺失,長期的高血糖可引起圍神經病變,導致手腳等感覺缺失,受了傷而不自知,非常危險。

4.傷口難以癒合。高血糖患者如果手上或身體弄傷一小塊,往往需要很長時間癒合,甚至會潰膿、感染。這是因為血液中過多的血糖會培養細菌,降低免疫力,讓傷口遲遲難以癒合。

5.糖尿病足。糖尿病足的發生往往是因為足部的一個小傷口,遷延不愈,再加血糖失控造成的。一旦發生糖尿病足,就有截肢的風險。

以上說到的主要是手和足的表現,其實高血糖還有很多其他的表現,比如口渴多飲、皮膚潰瘍、反覆發生牙周炎、視力模糊、心煩失眠等。糖友們一旦出現異常,需要及時查血糖,並積極採取治療措施。


糖人健康網


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

稱為“三高”,是小康社會與現代文明推進而出現的“富貴病”,也稱為“文明病”,屬於高發慢性非傳染性疾病。

而今天主要談的“高血糖”,是血糖代謝紊亂造成的。臨床表現有顯性的症狀,如口渴、飲水多、尿多、消瘦;也可以是隱形症狀,沒有明顯的主觀不適。國外稱之為“沉默的殺手”(silent killer)。


高血糖的病因

胰島素分泌障礙:

胰島素是胰島B細胞分泌的參與調節糖代謝的蛋白質激素。分泌障礙可能是自身免疫問題,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引起的。

胰島素抵抗:

就是胰島素作用的組織和器官對胰島素敏感性降低,而血液胰島素含量正常或高於正常。

胰高血糖素分泌失調:

胰高血糖素是胰島A細胞分泌的與胰島素對抗的激素。

分泌失調可能是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因素受損,對葡萄糖敏感性降低等。還有一些其他因素。

高血糖引起的病變

1. 微血管的病變

微血管有不同程度的異常,隨著病程的延長和治療不及時會促使微血管病變加重。主要表現在視網膜、腎、心肌、神經組織及足趾。

2. 大血管的病變

主要是

主動脈、冠狀動脈、腦基底動脈、腎動脈及周圍動脈等的動脈粥樣硬化。

糖尿病血糖高手腳的可能變化?

1. 手足發麻:

40%的高血糖患者以手足發麻,甚至疼痛為最早的表現。

主要是因為神經系統對高血糖很敏感,過多的葡萄糖會引起自主神經病變,還有就是血糖代謝紊亂導致動脈硬化和細小血管增厚,使血液供給產生障礙。

2. 手足部水皰疹:

隱形糖尿病病人可在沒有誘因的情況下出現外觀像燒傷的水泡的皰疹。但不痛不癢。

3. 手足背肉芽腫:

色澤淡紅,如指甲大小,質硬,環狀的肉芽腫。

4. 間歇跛行:

走路後出現腳趾痛,休息後緩解。

高血糖一旦發現,要及時就醫,聽醫囑治療調整,要從飲食、睡眠、運動、情緒、生活起居等方面注意。

保持健康只是缺一個提醒你的人,為你的健康打開一線天!

大家有問題可以,留言評論諮詢, 點擊關注“醫線天”


醫線天


人體的手指和腳主要是由小血管和末梢神經組成的。這些小血管和末梢神經主要的任務是完成手指和腳的供血和對外界感覺的感知。您可能會說,這些和這個問題有什麼關係,下面小編就和大家聊聊糖尿病和手腳的關係。

血糖偏高,身體環境就會處於一種高糖高滲的狀態,就像咱們平時醃鹹菜一樣,糖就會把人體也漫漫淹沒。長期的糖浸泡短時間人體沒有不舒服,但時間長了,併發症就會找上來,而且這些併發症是不可逆的。糖尿病的主要攻擊的就是血管、神經,因此他的併發症主要是大、小血管和神經病變。而大血管由於自身的生理特點,發生病變後也不會立即出現症狀。反而是小血管和神經是相對敏感的。這就和開頭我和大家介紹的手腳的血管和神經組成息息相關了。糖尿病的小血管和神經病變會造成人體手腳的感覺異常,有的患者會覺得手腳發麻,發涼,有的會覺得手腳發熱,有灼燒感,有的腳底會有踩棉花的感覺,針扎感,還有的會有走蟻感,就是總感覺有螞蟻在自己腳上爬。之所以每個人的感覺都不一樣,是因為血管和神經損害的程度不一樣。

由於糖尿病患者對外界刺激的判斷不準確,因此糖患最好不要泡腳,洗腳水的溫度需要由家人來試,避免外傷,手腳都要注意保暖。


藥事健康


糖尿病(diabetes melitus,DM)是以慢性高血糖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因胰島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致。目前病因和發病機制未完全明瞭。

患者的典型臨床表現“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飲、多食和體重減輕。血糖升高後滲透性利尿導致患者多尿,排尿後口渴出現多飲;外周組織對葡萄糖利用障礙,脂肪分解增多,蛋白質代謝負平衡,為伊消得人憔悴,患者日漸乏力、消瘦。

糖尿病還有皮膚瘙癢,尤其是外陰瘙癢。許多患者並無任何症狀,多是在健康體檢或因各種疾病就診化驗時發現端倪。

有的朋友可能不以為然,不就是血糖高點嗎?有什麼大不了?我以後少吃點甜食多運動就OK了!

但是不在醫生的指導下科學有效的控制好血糖,後果很嚴重!長期碳水化合物以及脂肪、蛋白質代謝紊亂可引起多系統損害,導致眼、腎、神經、心臟、血管等組織器官慢性進行性病變、功能減退及衰竭,病情嚴重或應激時可發生急性嚴重代謝紊亂,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高滲高血糖綜合徵。

糖尿病還容易發生各種感染,血糖控制差者感染更容易中招,程度也更嚴重。

糖尿病可累及全身各重要臟器。

糖尿病,手腳會出現什麼明顯變化?

手腳麻木:在糖尿病病程長,血糖控制不佳的時候,患者會出現手腳麻木,這可能預示著出現了一種併發症——糖尿病性周圍神經病變。而神經一旦受損,幾乎是無法逆轉的,需要早期重視。

手足發涼:手足發涼,伴有下肢疼痛及間歇性跛行(病人在不走路的時候沒有明顯的不適,但一走路患病下肢就會出現酸脹不適感,以致不得不停下來休息,休息一段時間後這種不適感消失,又可以繼續走路,臨床上把這種現象叫做間歇性跛行。)症狀,則提示很有可能出現了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

糖尿病容易導致或加速動脈硬化造成合並血管病變,引起動脈狹窄或者堵塞等併發症。一般輕度狹窄的病人可能沒什麼感覺,但嚴重者可能會發生糖尿病足引起足部壞疽,輕者表現為足部畸形、皮膚乾燥和發涼、胼胝(高危足),重者可出現足部潰瘍、壞疽甚至需要截肢。

(【付虹醫生】系悟空問答簽約作者,本文為原創問答,首發於今日頭條號悟空問答,圖片來源於網絡,不做商業用途!免責聲明: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做診斷、用藥和使用的根據,不能替代醫生和其他醫務人員的診斷、治療及建議,如有身體不適,請及時就醫。)


付虹醫生


糖尿病的患者血糖濃度是升高的,相應的皮膚的血糖濃度也是比較高的,大約是血糖濃度的1/3左右,因此糖尿病的患者容易在皮膚繼發各種細菌感染,比如細菌感染出現的毛囊炎,火癤子,或者真菌感染,比如各種念珠菌病或者腳氣,或者灰指甲或者股癬等發病的概率明顯的增加。

糖尿病的患者不僅僅是血糖濃度的升高,相反它會累及到全身的各個臟器,以及出現小血管和大血管的病變以及外周神經的病變。

外周小動脈或者小靜脈出現病變的時候可以在四肢的末端出現像丹毒一樣的紅斑,伴有或不伴有潰瘍的形成;如果大血管發生病變的時候,最常見的症狀就是局部的缺血,出現小腿和腳上的壞疽和潰瘍形成,進一步加重了感染,嚴重的時候出現壞疽,需要截肢或者截指(趾)。

糖尿病的患者可以在小腿,腳上,手背和手指自發的出現水皰和大皰,也可以出現糖尿病足,疼痛性的糖尿病神經病變性的潰瘍,甚至因為神經的病變導致身體遠端的肌肉無力感,而且如果出現感覺神經變的時候可以導致皮膚不出汗。有的糖尿病患者感覺到手腳發涼可能這和血管病變導致的供血功能不足也有很大的關係。

總之,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只是一個表現,一定要重視因為血糖升高所導致的全身各個臟器的損傷,以及末梢周圍神經病變所導致的一些問題。


皮膚科徐宏俊醫生


高血糖導致四肢手足病變的表現是什麼呢?

皮膚騷癢:由於高血糖刺激皮膚表面的微血管,糖尿病人的皮膚抵抗力比普通人的差,容易引起皮膚表面的病變,被各種病原體感染,導致出現不同程度的皮膚瘙癢。

神經病變:周圍神經病變是最常見的,表現為對稱性肢體隱痛,刺痛或燒灼樣痛,下肢比上肢嚴重,肢體疼痛前長感覺到有異樣,比如襪套狀、手套狀。後期因為累及運動神經會出現肌力減弱,肌萎縮。

糖尿病足:由於神經末梢的改變,下肢動脈供血不足及細菌感染等多種因素,可使糖尿病病人發生足部疼痛,皮膚深潰瘍和肢端壞疽等病變,嚴重者會截肢。

那糖尿病患者要怎樣保護好自己的手足呢?

控制好血糖在正常範圍內,定時監測血糖值。

預防皮膚損傷和感染,具體措施應包括每日進行手足皮膚的清洗和按摩;修剪指甲略成弧形,與手指,腳趾等緣。鞋襪平整、寬鬆等。為了及時發現病情,要經常觀察手足部末梢循環的狀況和手足部皮膚的感覺,防止燙傷。

大家有什麼想法或看法請在下方留言,動動你的手指請為我點個贊或關注吧!謝謝!!


聊醫聖手


我們先看看血糖高對手腳部皮膚的影響:

1、 瘙癢症

有些糖尿病患者可能會出現手腳部的瘙癢。糖尿病的神經病變可以引起皮膚失去神經營養而表現乾燥,也可發生於全身皮膚。

2、 皮膚感染

皮膚感染佔糖尿病皮膚病的50%以上。其可能機制為高血糖和尿糖為微生物的生長、繁殖提供了有利條件。外周神經病變使皮膚感覺下降,容易受傷,繼發感染,同時由於患者缺少來自血小板的生長因子,導致延期癒合。

3、 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的發病機制由血管併發症和運動、感覺、自主神經病變所引起的。自主神經病變使皮膚柔韌性減少,再加上皮膚乾燥、痛覺減退,皮膚易開裂和外傷發生蜂窩織炎或深部組織感染。運動神經病變導致足內骨間肌萎縮和反饋調節喪失,不能保持正常足的體位和彈性。導致足部結構破壞,畸形如錘狀趾、爪樣趾、足弓塌陷等,體重著力點轉移到趾骨頭,是導致足趾頭和第一蹠骨頭下形成胼胝、潰瘍和感染的主要因素。

4、 糖尿病性大皰病

多發生於嚴重糖尿病患者,手足背和四肢是好發部位,常突然發生,可自數毫米脂3-125px,皰夜澄清,可在3-4周內自愈而不留瘢痕,但常復發,大皰的發生不一定有周圍神經病變,但表明大皰代謝與碳水化合物代謝有關。

5、 糖尿病性皮膚髮紅

有長期糖尿病病史的患者易發生。是糖尿病微血管病變的一種臨床表現,由於血管基底膜玻璃樣黏多糖聚積,使血管彈性下降可能是發紅的原因。臨床表現為面部呈紅玫瑰色,有時手足也可發生境界清楚的紅斑,不伴發熱及血沉增快或白細胞增多。對診斷糖尿病有幫助,糖尿病得到控制後可恢復正常。

手足部除了皮膚的改變,血糖高還可造成其它神經病變:如手足發麻、感覺遲鈍甚至喪失等。

所以,大家一定要控制好血糖,避免上述現象的發生。

有什麼問題大家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我看到就會回覆的。

以上答案由微糖註冊營養師宋明月老師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