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歲提前進入了中年期的我,爲什麼這麼辛苦卻還是那麼窮?

前幾天先有“30歲卻什麼都不會,而被職場淘汰”的驚慌感;後有“我今年27歲,沒有存款”的財務危機。這個時候才發現,原來我們90後的中年危機,竟然來的這麼早。年齡已經代表不了我們內心的滄桑,焦灼的心情與慌得一逼的狀態真的讓人有時候會感到絕望。可是我們這時候不禁會發問:我們明明那麼努力,為什麼無論在精神上還是物質上都如此貧瘠?

這個問題的答案真的是個哲學問題,但是我們今天還是從幾個最為現實接地氣的因素來回答這個問題:

一、你可能只是看起來很努力

應對現在快節奏、講求效率、競爭激烈的情況下,有的人是真的很努力地為公司創造了很大的價值,但是也有一部分人是真的只是看起來很努力罷了。每天早上一起來在“鹿小葵式”的的自我激勵中醒來——啊!又是美好的一天!工作時,你也會是想學霸一樣,鍵盤上跳動的手指從不停歇;到了晚上。你也是忍受著漫長時間的無償加班的“夜歸人”。但是當寫工作彙報時、當做數據紀律時,才發祥我們每天都在無效率的工作方式中浪費著我們的生命,慌亂又無從下手。

二、內心的壓力與焦躁不安

90後除面對的壓力又何止一點、兩點!工作上的上升瓶頸,房子的壓力、車子的壓力、單身子女贍養老人的壓力,孩子教育的壓力、沒有結婚的還會面臨催婚的壓力······這些壓力的沉重性剛好和90成長的寬鬆、自由的環境成了一個對比。由於他們的成長環境沒有什麼挫折性,所以他們一般抗壓能力都不太強。可是他們面對的生活壓力卻是70後、80後的好幾倍。一次90後的中年危機才會來的如此早,日此嚴重。

三、職場競爭力不足

內心的焦躁也好,生活的壓力也罷。一個人的抗壓指數其實和他的個人能力有著直接的關係。如果一個職場人有足夠的價值和競爭力,在職場上的壓力自然就少一點。升職加薪的機會也就大一點,生活的壓力也會因此減少一點。俗話說:貧賤夫妻百事哀。畢竟每個人都是要菜米油鹽過日子的,物質上的支持還是必須的。所以越是人到中年,越是要不斷提升自己的職場價值,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積極主動地學習新事物,認識社會新的的發展問題。

一個人如果說如果感覺自己已經非常努力了還是非常的窮,那麼就是你的態度還不夠虔誠;要麼就是沒有找到合適的,有效率的工作方式。願每個人的工資都對得起自己的努力與付出。

27歲提前進入了中年期的我,為什麼這麼辛苦卻還是那麼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