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化閣帖》書法彙編原來是這位帝王的貢獻

《淳化閣帖》書法彙編原來是這位帝王組編的

《淳化閣帖》是我國曆史上第一部書法墨跡的彙編字帖,它開編於北宋太宗趙匡義時期,共十卷。由於趙太宗十分喜愛書法,雖然水平不高,但他深知書法文物的珍貴,就讓大臣王著等人把朝中所藏古代書法墨跡經過雙鉤描摹後,刻在棗木板上,然後進行拓印裝訂成冊,由於時值淳化三年,就命為《淳化閣帖》。

《淳化閣帖》書法彙編原來是這位帝王的貢獻

此帖中共收錄了先秦至隋唐時期一千多年的名人墨跡書法,其中包括歷代帝王及王羲之等人的書法名作,共計103人420幅作品。由於趙太宗的這種做法,使得古人的書法墨跡得以完整保存,但是,這個字帖由於印量較少,只有在宮中頗有地位的官員中間傳播,民間的士人是無法看到的。後來,宮中意外失火,原來刻的木板上也被大火所燒,只留下了一些印刷的字帖,但至少是保存了下來,這也是十分珍貴的書法字帖。

《淳化閣帖》書法彙編原來是這位帝王的貢獻

到了北宋後期,由於印刷術水平的提高,加上《淳化閣帖》從宮中外傳,才得以大量印刷,方可惠及民間的士人大夫們。《淳化閣帖》在書法史上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歷代文人墨客在原作上題跋的為數不少,其中趙子昂、王鐸、米芾、董其昌等書畫大家都為此感嘆,即興題跋,足以說明此帖的珍貴。

《淳化閣帖》書法彙編原來是這位帝王的貢獻

《淳化閣帖》是書法愛好者學習書法的法典,也是欣賞古人書法的重要素材。歷史已去,但它留下的是文化,是燦爛的笑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