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傳統理論與西醫分子生物學說的研究,怎樣更好結合,即整體與微觀的結合?

李豔勤


我是經方中醫。用的是六經辨證。但我一直是六診,即望、聞、問、切、檢、試。其中“檢”就是西醫的檢驗指標。我是中醫粉,但我不否認西醫,反而認為可以西為中用,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西醫的病名和西醫的檢查結果對中醫來說是一個“症狀”,而不是結果,反映了疾病發展的部位和狀態。檢查結果是客觀存在的,古人沒有這樣的手段,不能獲取這樣的數據,現在能獲得為什麼不能很好利用呢!比如一個轉氨酶升高的患者,對中醫來看是其肝系統功能不足,人體需要多產生酶來補充肝系統功能不足,說明一是肝不足,二是人體還處於有補救能力,未放棄補救的狀態。一個肝硬化晚期的病人可能轉氨酶不高,但並不代表他的肝系統功能正常。而是說明人體系統已經放棄了補救。二是:西醫檢查對愈後判斷有幫助:凡是西醫檢查不出來器質病變的病,多數三到五付藥能解決。而對有器質病變的,或病變嚴重的其愈後周期就要長。三是:西醫的器官儘管和中醫臟腑是不一致的,但他們有交集。這就說明他們有共同之處,比如西醫的說肝,就是肝臟器官,而中醫的肝,包括肝臟,膽,胰和部分脾的功能,中醫是從宏觀上把人體內所有具有疏洩和升發的功能的系統功能都歸結為肝系統。所以中醫的肝不是器官是無形的,更側重功能性。但是這個功能系統包括了西醫器官的器官功能,所以生理器官病變的檢查結果,對中醫的病位,和歸經以及臟腑辨證也有參考意義。


閒雲野鶴158088349


這個受邀兩次了。

不是我不回答,是這個問題本身就有問題。

不知道你這兩個學科學了哪一個?

兩者之間的關係並不明確,我甚至都覺得沒有什麼可以聯繫的地方。

中醫理論是有從整體論治這一說法,但並不代表中醫理論全部都是從整體看到人。

分子生物學是從分子水平研究作為生命活動主要物質基礎的生物大分子結構與功能,從而闡明生命現象本質的科學。是研究生物大分子和分子水平上去研究生命的本質。

一門學科的發展,一定要基於自己的理論,分子生物學就是建立在現代醫學的基礎上的,怎麼能夠和中醫傳統理論結合呢?

我們現在確實可以通過現在醫學解釋中醫方藥治病原理,但是去解釋甚至結合中醫理論,貓不像貓,狗不像狗,如今尚不可。

我本身對分子生物學和中西醫結合並不瞭解,所說有誤請大家指正。


經方的小孩


中醫與西醫生物學結合,應該是分層次的。

簡單的結合,就是借西醫的手段,觀察中醫的病情,以中醫思維為主體,找到中醫的說法對應的西醫的說法,而不是反過來,用西醫套中醫。

複雜一點的結合,就是病因病機層面的結合。在中醫的病因病機面前,從生物學角度予以揭示。比如中醫的溼飲,虛實,等等,在身體層面是什麼表現,把思路理清楚。

更深層的結合,是把陰陽五行理論與生物學對應上,在中醫的指導思想層面,指導生物學研究。但關鍵是如何銜接。中醫是象思維,看生物學如何對接。這需要時間,需要之前的銜接有了一定的結果,慢慢來演化。


踏雪無痕5141815


中西醫理論結合這個問題我研究了幾年,我本不是醫生,也不學醫,退休前是電腦系統高工。退休後由於家人有病,胡亂看了一些醫書,中西醫都有不成系統。隨著採用一些非藥物療法治好了一些病,像腦委縮型顛嫻,高血壓,膝關節炎等。是瞎碰治好的,還是有一定道理。我這幾年終於從中西醫理論中找到道理,捉摸出一定的關係,要講清楚需要一篇較長文章,它可能推翻我們目前一些長規認識。如高血壓我們為什麼治不好,實際上大多數高血壓是可以治好的。因為沒有搞清發病原因怎麼可以治好呢。西醫認為高血壓是血管堵塞引起的,我的理論認為是經絡不通引起的,如果你能把你的經絡都搞通尤其頭部經絡通,血壓一定會正常。這個理論既不是中醫也不是西醫,是兩者結合而成。


張學晉6571


分子生物學只是現代醫學的基礎學科之一。現代醫學是與現代科學的多種學科相結合的。舉個簡單例子,臨床實驗、雙盲對照實驗就是運用現代統計學從整體出發分析驗證分子生物學的實際效果。

遺憾的是,總是標榜整體和辯證的中醫學,卻偏偏很排斥大樣本對照實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