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攻勢:霍山大峽谷景區旅遊扶貧「避暑攻略」

炎炎夏日,霍山大峽谷景區開啟“玻璃吊橋+峽谷漂流+瀑布群+景區企業+特色農家樂+特色農產品+貧困戶”綠色脫貧產業,發揮景區的龍頭帶動作用,日接待量高峰可達到12000人次,培育周邊特色種植業、餐飲旅店業、漂流小商品零售業等相關產業,打造完整產業鏈條,呈現出“清涼避暑、樂遊霍山”的良好局面,不僅讓當地農民摘下了窮帽子,同時也整體改善了景區的經營環境,創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

夏季攻勢:霍山大峽谷景區旅遊扶貧“避暑攻略”

旅遊扶貧“小貼士”

沿著濟廣高速霍山出口行駛不到20公里處就開始零散售賣漂流用品的攤位或店鋪,至落兒嶺集鎮處明顯增多,據不完全統計集鎮內共有52處流動漂流攤位或者店鋪,經過了漂流攤位後公路兩旁則是大大小小、各具特色的農家樂。這些原本僅靠種地為生、農閒打零工的村民們從莊稼人變成了小商販,其中貧困戶以流動攤位經營居多,這裡經營品種齊全,從水槍到拖鞋,遊客們可以買到一切需要的漂流用品。漂流旺季7至9月份,這時正好是農閒時期,村民們種地、經營山莊、農家樂兩不誤。由於遊客的消費需求,當地的特色種養業也獲得了巨大發展,只要有脫貧願望都可能在這裡實現。

夏季攻勢:霍山大峽谷景區旅遊扶貧“避暑攻略”

共享“漂流用具”

共享漂流用品是指首創提供漂流用具共享服務,是一種分時租賃模式和一種新型環保共享經濟。遊客原來花百八十元買的水槍、護眼罩、防水袋等用具用一次就扔了,遊客多花錢還對環境有汙染,造成資源浪費。如今共享漂流用品為群眾提供了就業崗位,遊客只要花1-5元就可以盡情享受漂流戲水的歡快,循環利用、節能環保。

夏季攻勢:霍山大峽谷景區旅遊扶貧“避暑攻略”

以茶造景的“採茶遊”

落兒嶺鎮引進抱兒鍾秀公司實施了黃茶園扶貧項目,在白雲庵村馬家嶺建設了高標準黃茶園基地、標準化黃茶加工廠、現代化茶文化體驗中心,力求“以茶造景,已景創收”,做活“一谷一帶”茶穀皮和生態經濟圈。“這幾年嘗試‘採茶遊’,遊客到這裡可以在基地體驗茶葉採摘,並自己動手製作茶葉。而茶農除了可以獲得較高的茶園租金外,還可以到基地務工。”據村書記徐仁波介紹,“採茶遊”項目一推出來就受到遊客的歡迎,一到週末每天就有大約幾百名遊客來,高峰時還能達到上千人。

夏季攻勢:霍山大峽谷景區旅遊扶貧“避暑攻略”

茶谷節點變身“搬遷點”

落兒嶺鎮依託全市“一谷一帶”的鹿吐石鋪茶谷小鎮的大峽谷漂流景區設置了古橋畈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採取整體規劃、分批安置的方式,引導貧困群眾逐步向中心村有序搬遷,2016年搬遷5戶18人,2017年搬遷3戶13人,2018年搬遷2戶8人。家中的簡陋土坯房變成了風格統一紅瓦房,實現梯次轉移,並結合六安茶谷節點和美麗鄉村建設,合理編制安置點規劃設計,堅持建設色調一致、風格統一、與當地生態環境相協調、不越面積“紅線”、經濟適用的搬遷房。同時根據搬遷貧困戶致富能力等差異為搬遷戶制定“一戶一案”脫貧措施,動員搬遷群眾發展特色種養業,利用霍山大峽谷漂流實行就近就地就業,據悉搬遷的貧困戶已有2戶做起了漂流用品生意,1戶已經開辦農家樂,1戶居家就業,旅遊的小夥伴們可以在扶貧搬遷點停車駐足享受下碼頭的漂流美景。(程睿)

夏季攻勢:霍山大峽谷景區旅遊扶貧“避暑攻略”

夏季攻勢:霍山大峽谷景區旅遊扶貧“避暑攻略”

夏季攻勢:霍山大峽谷景區旅遊扶貧“避暑攻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