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想要什麼樣的人才?想明白!別讓我們的孩子苦得沒有價值!

上週,兩會一過,政策即出。2019年,北京市計劃取消各類特長生招生

,加分項目大幅度縮減,攪動萬千家長心絃。不少家庭的長期計劃,孩子的學習戰略,都被層出不窮的新政打亂,一再更改。孩子苦學N年,因為一次改革,或許就會受到很大影響。在改革中,誰的動作快,誰就能在這場新的馬拉松開始時佔得優勢。但是,看著孩子在這本該自由爛漫的年紀白白吃苦,家長們心中自有百感生。
社会想要什么样的人才?想明白!别让我们的孩子苦得没有价值!

01

“我家孩子從小學入學前那個暑假就開始上某某思了,還不算從三歲開始上的英語課外班。現在五年級,沒完沒了的課業。孩子知道盃賽成績的重要性,英語需要達到初三水平,盃賽要一等獎,畢業考試三科成績290(滿分300)以上才有戲。孩子累,家長更累,每天都是雞飛狗跳,一片狼藉。而過程中拼財力,更要拼腦力,孩子昨晚和我說,人生中有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兩種情況,而我的人生只有糟糕透了,生活的小船那麼脆弱,輕易就會被你們大人給打翻。”

社会想要什么样的人才?想明白!别让我们的孩子苦得没有价值!

盃賽帶給學生的痛苦不言而喻,但是這些都不會讓真正想要上進的家庭退縮,一屆又一屆的孩子們投身其中,痛並堅持著。這年頭,當家長的必須既有票子又有腦子,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最佳分工是爸爸負責票子,媽媽負責腦子,孩子負責苦學,全家的教育巨輪就這樣飛轉起來。

開年,一刀切的叫停政策讓部分家長拍手叫好,也讓少部分普通的家庭陷入了新的焦慮,他們希望這個社會能有渠道讓孩子的優秀被發現,政改的同時,是否應該考慮給這些家庭一個拼娃不拼爹的寄託?——孩子們這麼拼命,無非是為了將來可以不用再這麼拼。

社会想要什么样的人才?想明白!别让我们的孩子苦得没有价值!

隨著教育改革的變化,一個家庭的行為決策也會跟著搖擺不定。今天對教育的投資到了明天很有可能會失效,但是家長還不得不認真對待每一項新規。於是學習或者補課都成了投機主義,人們會想著如何在變動的環境中取巧走捷徑,而無法踏踏實實地沉澱。家長對孩子內疚、忐忑不說,還不知道孩子未來的出路在何方

社会想要什么样的人才?想明白!别让我们的孩子苦得没有价值!

02


“體制內的學校,減輕了學生和老師的壓力。校外機構由於教育產業化的不斷崛起,偷摸進行超綱教育。公辦學校的小朋友為了縮短與其他人的差距只能在課外多補課。現在一個孩子從5歲中班起家長就趕鴨子上架,真是苦不堪言。”

這讓我想起一句話,表裡不一的社會最可怕

社会想要什么样的人才?想明白!别让我们的孩子苦得没有价值!

從競爭的層面上分析,一個孩子小時候可以是“跟自己比”的學習狀態,但是到了中高考階段,勢必要面臨著“跟別人比”的競爭環境。換句話說,今天大家是朋友,明天就可能能為一個學位爭得你死我活,難以保持長久的和諧與共贏,中高考不變,減負也只是表面。沒辦法,誰讓中國孩子就是有這麼多同齡人呢?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正是中國社會的寫照

社会想要什么样的人才?想明白!别让我们的孩子苦得没有价值!

03

“以前高考大家努力拼學習,現在變成了首先拼運氣,其次拼學習。孩子不可能一上來就選出自己要學的科目,那就意味著對所有科目你都得全力以赴當做要考的科目來學習,你說嚇人不嚇人?真是心疼改革初期的這些孩子……”

社会想要什么样的人才?想明白!别让我们的孩子苦得没有价值!

高考改革,多元化科目PK一成不變的題型,看誰會對選拔人才更有用一點?學校也是難上加難。語文閱讀有標準答案,能選出獨立思考的人才嗎?中高考作文快速批量,能發現套路之外的更多內容嗎?如果能的話,為什麼近些年北京中高考的創新題型,考倒了一大片死讀書的孩子?

那引入綜合素質評價是不是就能選出全面發展的孩子了?還是單純給孩子們增加了負擔?給投機者增加了更多可能?這些都有待時間去驗證。不過好在,不管是創新題型還是綜合素質評價,我們都邁出了嘗試和改變的步子。

社会想要什么样的人才?想明白!别让我们的孩子苦得没有价值!

可憐的是變革中的孩子們了,只能說,中國20年到底在篩選什麼樣的人才?我們的社會還沒想明白。

社会想要什么样的人才?想明白!别让我们的孩子苦得没有价值!

04

“月入幾萬在孩子輔導班、興趣班、特長班的面前,真的也算不得什麼,更何況月入不過萬的家長的孩子,差距懸殊越來越大,兩極分化從小孩就開始了。有時候真心覺得挺累的。你看,特長生練了這麼多年一下沒有了。”


社会想要什么样的人才?想明白!别让我们的孩子苦得没有价值!

其實培養孩子的興趣和特長原本是挺好的一事。音樂有音樂專業,馬術有體育專業,一旦與錄取掛鉤就變了味。一說學,十幾個特長,一口吃個胖子,說不學,老師又不喜歡偏科的孩子。實際上,很多大家何止偏科,除了其鑽研的藝術領域,其他方面簡直糟糕透頂,比如漫畫家朱德庸和蔡志忠,比如劉翔,他們學的不是特長,而是專業。而這樣的專才,在我們的社會中並不多見。

社会想要什么样的人才?想明白!别让我们的孩子苦得没有价值!

一提到學習,通常先要看看科目有用沒用

。無法為升學加分的特長是沒用的,所以戲劇交響樂是沒用的,小說詩歌散文這些也是沒用,主科老師可以隨便佔用副科的時間。體育課沒用,老師不講運動不講人體肌肉,上來先跑八百米,跑完解散。這不是因為孩子不願意做體育,而是老師根本沒有讓孩子覺得體育是件有趣的事情。與其談人才多元化,不如先把全國孩子的音樂體育課程好好落實落實。

社会想要什么样的人才?想明白!别让我们的孩子苦得没有价值!

05

“孩子作業多,課外班多,每科老師都催著交作業,孩子已經開始厭學了,會跟我抱怨,學習中有很多毛病她都想改,可實際上都沒有見效。而且,最嚴重的問題是,孩子因為睡眠不足開始頭疼,學校老師已經因為這個問題叫家長好幾次了,孩子經常到家作業不寫就困得不行了!但只能繼續努力啊,只能繼續努力啊!可憐啊!”

社会想要什么样的人才?想明白!别让我们的孩子苦得没有价值!

從心理到生理上,我們的孩子承受了許多這個年紀不應該承擔的壓力

。強迫式學習已經動搖了他們最初的學習動力,對自己的成績感到悲觀無望,與其他學生比較又毫無信心,很容易出現各種心理問題。

家長付了昂貴的學費給孩子找最專業的老師,為他們創造最優質的學習氛圍,明明投入了很多,孩子卻覺得學習不快樂了。可是話又說回來,過去這麼苦,大家一起苦。有天讓你不苦了,你敢嗎?不敢,因為現在不苦,會讓未來更苦

社会想要什么样的人才?想明白!别让我们的孩子苦得没有价值!

中國人才不能多元化,因為價值觀單一,所有人趨同。一個模印刻出來的老師,一個標準選出來的學生:普通人家孩子想變得優秀點,不行,不能超綱。普通人家孩子想上個好學校,對不起,取消盃賽。普通人家孩子想學個美術,別學了,學那個沒用。普通人家想中高考考個高分,沒關係,明年換幾個科目。可憐天下父母心,社會沒有給普通人家的孩子留一條出路

社会想要什么样的人才?想明白!别让我们的孩子苦得没有价值!

孩子們被社會被改革推著走,

生活和工作都很被動。或許,這就是傳說中那層看不見的天花板吧!過去我們總說,這個拼爹,那個拼爹,其實我們都錯了,真正拼爹的時代還沒到呢。

中國孩子實在太苦了,而且我們的孩子苦得沒有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