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贊成李斌說的「創辦蔚來是對自己的修正,沒把上市當不得了的事」的觀點嗎?爲什麼?

財經小車


雖然李斌說,創辦蔚來是對自己的修正,沒把上市當不得了的事。但是他又不得不選擇上市。

創辦易車網早期,因為互聯網泡沫的影響,李斌為了償還債務不得做數字營銷,這與他創辦易車網的初衷是背道而馳的,在經歷很長一段時間的債務償還後,李斌才開始做To C業務。所以他說創辦蔚來是對自己的修正。而李斌不把上市當不得了的事,主要是因為李斌創辦的易車網已經上市了。上市對於李斌來說,已經沒有新鮮感。他自己都說:“之前也經歷過幾家公司的上市,沒覺得有什麼特別的,對我沒什麼特別的影響。”

而李斌又不得不選擇上市,主要是因為上市可以融資。互聯網造車是一個燒錢的項目,蔚來成立4年,燒掉了特斯拉10年的錢,目前蔚來已經融資22億美元,平均每分鐘燒掉逾6500美元。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曾說:“以前看別人做車覺得100億(人民幣)太誇張了,現在自己跳進去才知道200億都不夠花。”除了燒錢以外,蔚來成立4年還沒有一輛車實現量產,也就是說4年來蔚來除了燒錢,沒有任何的收入。在22億美元燒完後,如果沒有新的資本進入,那麼蔚來就只能是GAMEOVER。所以李斌只能選擇上市融資,支撐蔚來繼續走下去,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爭得一席之地。


全天候科技


也許吧,但是我覺得蔚來不上市,李斌恐怕很難再有大規模融資的機會了。

隨著長城寶馬,北汽戴姆勒,特斯拉這些巨頭的進入,造車新勢力最早判斷的“廝殺期”從2019年中期直接提早到了2018年末,這讓很多造車新勢力都有點措手不及。

所以,交車,佔領市場,建立口碑,突然變成了造車新勢力重點要做的工作,一位造車新勢力的朋友戲謔的說:“把傳統汽車企業產品上市的活兒,一項不落地做一遍,然後發覺我們都一樣。”

這也算是一種領悟吧,汽車這種產品發展至今,各個相關領域的成熟度極高,所謂的新勢力也逃不開那些必有的步驟,毫無捷徑可言。蔚來之所以如此著急交車,不也是希望在產品力上能營造出一種先入為主的感覺嚒!

上市,是蔚來的究極目的,不是說李斌要圈錢或者割韭菜,是因為只有上市融資,蔚來才有跟傳統汽車企業競爭的資本,汽車企業雖然不至於像舒服哥說的“2000億才能玩得起來”,但是沒有足夠的現金流來穩定投入,一定沒有任何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